人教B版高中数学教科书德育内容研究*

2023-05-16 06:21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650500姜梦洁刘冰楠
中学数学研究(广东) 2023年8期
关键词:人教主线教科书

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650500)姜梦洁 刘冰楠

在教育的历史演进中,德育的地位曾由“教育的唯一目的”发展至“教育的最高目的”,再至“教育的普通目的”,与智育、体育相提并论[1].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再次将德育置于教育目的最高地位.2017年8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要发挥其它课程德育功能,并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2].《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指出:“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3],亦对数学学科德育提出要求.而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不可忽视的德育功能.

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B 版)》(以下简称“人教B 版”)必修部分作为研究对象,从德育内容类型、栏目分布、主线分布三个维度进行编码统计,分析其内容设置,为德育内容在教科书中的融入与教学提出建议.

1 人教B 版德育内容设置分析

选取人教B 版必修教科书,从内容类型、栏目分布、主线分布三个维度进行编码统计,分析其中蕴含的德育内容设置.

1.1 内容类型

参考《指南》相关表述将德育内容划分为显性呈现与隐性渗透两个维度.其中显性呈现参照《指南》中的“德育内容”划分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分别编码为“1”“2”“3”“4”“5”);隐性渗透参照《指南》中对数学学科课程育人的“实施途径和要求”,根据数学学科特征和本质划分为“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别编码为“A”“B”“C”“D”“E”).教科书中同一内容条目可能涉及多类型的德育内容,均将其统计在内.

人教B 版德育内容的类型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人教B 版德育内容的类型分布

由表1 知,人教B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显性呈现的德育内容数量(98)明显低于隐性渗透维度(265).考察节密度,显性呈现为2.58 次/节,隐性渗透则为6.97 次/节.显性呈现中,“心理健康教育”呈现频次最高(30),主要涉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即《指南》中表述的“学会学习与适应社会生活”,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呈现频次次之(27)且形式多样,涉及我国文学、数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优秀历史传承;“理想信念教育”呈现频次最低(9),主要涉及我国政治制度、思想方略.隐性渗透中,“逻辑思维能力”(119)“科学探究能力”(93)呈现频次较高,且常聚焦同一内容条目,涉及探索性质、研究关系、总结规律、归纳方法等数学探究活动;“科学态度”呈现频次最低(8),涉及新闻或数学史等情境材料.

1.2 栏目分布

人教B版高中数学教科书的栏目包括“章节引导图”“章节导语”“正文”“情境与问题”“尝试与发现”“探索与研究”“想一想”“例题”“练习”“习题”“拓展阅读”及“本章小结”.为便于统计分析,依据栏目功能将“章节引导图”“章节导语”整合为“扉页导言类”,“情境与问题”“尝试与发现”“探索与研究”“想一想”整合为“探究类”,“例题”“练习”“习题”整合为“例习题类”,共计六个维度进行编码统计.

人教B 版德育内容的栏目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人教B 版德育内容的栏目分布

由表2 知,探究类栏目中呈现的德育内容数量最多(117),以数学探究活动形式呈现.正文与例习题类次之,其中正文多为学科知识,而例习题中则多以题干信息方式呈现新闻、传统文化等德育内容.扉页导言类、拓展阅读、本章小结中出现频次较少且数量接近,原因在于教科书章节引导图、章节导语及拓展阅读栏目所占版面较少,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名人名言、数学史等材料,而本章小结栏目大多涉及学习方法的介绍.

1.3 主线分布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包括“预备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的五条主线,分别对其蕴含的德育内容进行统计.

人教B 版德育内容的主线具体分布情况见表3.

表3 人教B 版德育内容的主线分布

由表3 知,几何与代数(84)、函数(79)主线中德育内容数量较多,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中数量最少,这与教科书中各主线内容占比相关.进一步考察节密度,预备知识(11.50 次/节)和概率与统计(11.25 次/节)主线节密度最高,大多涉及生活情境与学科知识.

人教B 版德育内容呈现在各维度上的统计情况见图1.

图1 人教B 版德育内容呈现情况统计图

2 结论

通过对人教B版高中数学教科书德育内容的内容类型、栏目分布、主线分布三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2.1 内容类型丰富,隐性渗透为主

人教B 版德育内容数量可观,类型涉及各个维度,主要通过指导学习方法、设置情境信息、介绍数学史或名人名言、设计数学探究活动等方式,进行显性呈现或隐性渗透.显性呈现内容偏重于社会伦理的教化,隐性渗透内容则更关注个体精神的发展.以隐性渗透为主,其中“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呈现频次相对较高,“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渗透较少.

2.2 注重探究栏目,凸显学科特点

人教B 版德育内容在各栏目均有分布,其中探究类在教科书中较密集,促进学生参与数学探究活动获得知识、培养品格,符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中“数学课重在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在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活动中发展演绎推理能力,发展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4]的要求.此外,例习题类的题干信息主要反映数学“课程内容所依托的社会情境”[5],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反映我国优秀历史传承及国家发展、生态环境现状;扉页导言与拓展阅读栏目关注数学自身蕴含的人文精神,涉及数学知识发展历程、名人名言等阅读材料.

2.3 依托章节内容,主线分布不均

人教B 版德育内容在各主线分布不均衡,函数、几何与代数主线涉及德育内容节密度较低.究其缘由,较之函数、几何与代数主线,预备知识、概率与统计主线与现实生活联系更为紧密,抽象性低,每一章节可呈现的显性德育素材及学生能够完成的自主探究等隐性德育活动更多.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主线德育内容节密度最低,原因在于该主线在教科书中的文本多叙述学生完成数学建模或探究的活动要求,鲜有德育渗透.

3 建议

基于人教B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德育内容设置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3.1 依托社会生活情境,均衡德育内容分布

教科书作为课程内容的实施文本,承载的德育功能不可忽视,因此应注重德育内容在各维度及主线上的分布平衡.一方面,道德教育是社会伦理与个体精神的相互影响[6],其显性呈现内容,突出社会人与合格公民的道德标准,体现德育社会性功能; 隐性渗透内容则更注重学生个体能力的发展,体现德育个体性功能,二者不可偏废,均衡德育素材在各维度的分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同一主线的学习相对集中,因此只有平衡主线分布才能使德育源源不断,渗透于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之中.具体而言,教科书编写可增加更多社会生活情境作为依托,既可渗透显性德育内容、体现数学应用价值、提升学习兴趣,又可帮助学生将抽象程度高的知识具体化、降低难度.

3.2 聚焦建模探究活动,突出数学德育特色

数学学科在德育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一方面,数学学科极具严谨性与抽象性,使人获得清晰的、论证性的、有条理的推理习惯[7],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为德育提供工具性前提;另一方面,数学自身的价值亦包含德育因素,如数学本身的文化内涵、数学内容的美学价值、数学课题的历史背景、数学体系的辩证因素[8].数学学科德育以数学为本,《指南》要求“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2],故更应聚焦数学建模与探究活动,突出学科特点.《课标》也指出: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更能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和实践,是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3].在数学建模与探究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也是道德学习和成长的主体[9].学生亲身参与大量数学活动,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发展科学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同时亦经历了深刻的道德体验,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

3.3 运用数学史料素材,切实践行学科德育

数学史在形成理性思维、激发积极情感、树立正确信念、培养优秀品质等方面都起着独特的作用[10],教科书中一些素材能够涉及多维度的德育类型,如数学家生平介绍可涉及“理想信念教育”“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中国古代数学思想方法可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科学方法”.但这些素材大部分呈现在扉页导言、本章小结及拓展阅读栏目,德育效果颇受教师对其重视程度的影响.虽然学科德育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自然生成的,但是这并不表示可以忽视教师在学生学科德育发展中的作用[11].数学学科德育,不是外在的灌输,而是数学教学的自省与自悟[12],教师的教学方法、互动方式等也表现出道德意义,属于隐性课程意义上的德育.因此,全体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师德育专业化是教育事业的本然性的要求[13].教师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教科书中的数学史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学科知识中的伦理问题延伸,实现知识与道德的联结,让学生既成为知识学习的主体,也成为道德主体[14].

猜你喜欢
人教主线教科书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人物报道的多维思考、主线聚焦与故事呈现
更加突出主线 落实四个到位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苏教版与人教A版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
数字主线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教育领域传统书籍的数字化发展——以人教学习网电子教材教辅为例
下沉和整合 辽宁医改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