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探究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策略

2023-05-30 12:15林小暄
幸福家庭 2023年1期
关键词:涂鸦美的幼儿园

林小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强调“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并明确指出“学习品质是指能反映幼儿自己以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倾向、态度、习惯、风格等”。具体来说,学习品质并非幼儿所获得的知识或技能,而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态度、良好的行为倾向和不怕困难、敢于尝试的学习精神。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中,幼儿园教育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都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其中,艺术领域作为五大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所谓的美包括自然美、生活美与艺术美,其学习与创造过程是放松的、自主的。艺术教育为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赋予了无限成长的空间,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艺术教育活动为载体,鼓励幼儿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主创造,专注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一、开展环境创设活动,激发幼儿对美的浓厚兴趣

幼儿园环境对于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美的环境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学习环境的创设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更是幼儿的权利与义务。教师通过开展环境创设活动,鼓励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不仅能让幼儿产生“主人翁”的感觉、增强幼儿的自主意识,还能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与环境、材料的互动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

(一)让幼儿参与幼儿园环境规划设计

一成不变的幼儿园环境会让幼儿产生审美疲劳,难以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为此,每年暑期,笔者所在幼儿园都会组织教师对幼儿园环境进行重新规划与设计。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学习的第一作用力,教师只有尊重幼儿,认真倾听幼儿的意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才能使打造出来的环境真正满足幼儿的需求。比如,在户外活动时间,笔者发现几名幼儿在幼儿园内的一个小山坡旁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于是走近静静聆听。琪琪正发表着自己的意见:“你们看,别的地方都有小草,这个山坡上却都是土,真难看,要是它也可以长满小草就好了。”其他幼儿闻言纷纷表示赞同,有的幼儿还提出可以找教师帮忙。看到幼儿兴致盎然,于是在艺术教学活动中,笔者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小山坡设计改造方案。团团说:“我想在山坡上种上美丽的花朵和小草。”萱萱说:“我想在山坡上建一个滑滑梯,这样可好玩了。”还有幼儿说:“我想在山坡上建一个沙池和水池。”鉴于幼儿对山坡的规划与改造十分感兴趣,笔者让幼儿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方案。从幼儿的作品可以看出(见图1),他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充分体现了他们渴望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愿。

(二)让幼儿参与班级环境的创设

相比于园所的环境创设,班级的环境创设活动更便于幼儿主动参与。在班级环境里,教师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设计各个区域的背景、主题墙、过道、走廊等,让班级成为幼儿心中的美好乐园。

比如,涂鸦是幼儿进行思考、表达心情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幼儿而言,涂鸦是一种游戏活动,涂鸦的过程就是体验与享受艺术的过程,他们可以用各种画笔、材料,创作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为此,笔者在班级设置了一面涂鸦墙,并投放了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和工具,鼓励幼儿自主创作、快乐涂鸦。幼儿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大胆构思,发挥想象,尽情创作。幼儿有的独自涂鸦,有的合作涂鸦;有的画植物,有的画动物;有的一边涂鸦,一边向同伴讲述自己的作品。每一幅作品都表现出了幼儿独一无二的内心世界。可以说,涂鸦是幼儿内心世界和真实情感的流露,不仅丰富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而且极大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

二、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勇于探究的学习品质

主题教学作为幼儿园的一种教学方法,既要有效平衡五大领域教育内容之间的关系,体现幼儿园的教育特色,又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需求。主题教学活动能够帮助教师从实践层面真正关注幼儿在生活中、游戏中、探究中的学习需要,有效落实“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主题教学活动

艺术教育本身就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价值,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离不开传统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壤,离开了它,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积极作用。我园本着以“培养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儿童”为目标,利用本土资源和节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学活动,在引导幼儿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幼儿幸福健康成长。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神奇的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随着气候的逐渐变暖,春意融融、万物竞生的春分时节到来了。通过日常观察,笔者发现幼儿对和春有关的话题比较感兴趣,但对二十四节气比较陌生。探索自然是幼儿的天性,为此,我园开展了“迎春分,畅春意”主题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艺术探究的方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和春分这一节气的特点。例如,“竖鸡蛋”是春分节气的传统习俗,寓意着春天的来临。基于这一习俗,我园不仅设置了“竖鸡蛋”的游戏活动,还让幼儿打扮“蛋宝宝”,引导幼儿通过涂、画、贴、团等方式为“蛋宝宝”添上“新衣服”。幼儿在活動中还发现了鸡蛋不倒的原因,体验了探究的乐趣。又如,“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分时节东风来,最适宜放风筝。基于此,笔者和幼儿一起讨论了风筝的由来,并让幼儿分小组尝试制作风筝,用各种方法放飞风筝。在此过程中,幼儿亲身体验了制作风筝的全过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形成了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道德品质。传统文化的渗透为幼儿提供了学习素材,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以幼儿兴趣为载体,开展主题教学活动

幼儿大多具有强烈的表演欲望,他们渴望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表现自己。戏剧表演、歌唱表演、舞蹈表演、故事表演等是幼儿热衷的活动,也是深受幼儿喜爱的艺术表达形式。表演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还有利于促进幼儿多领域能力的发展。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段特征,笔者所在幼儿园开展了以“童心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童话剧表演活动,让幼儿走进戏剧世界,感受戏剧之美。

幼儿情景剧能将故事、音乐、舞蹈、绘画等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促使幼儿把情景剧中的角色表演得惟妙惟肖、生动有趣。例如,在《愚公移山》《森林保卫战》《我选我自己》《小猫钓鱼》《白雪公主》等节目的准备过程中,舞台的道具和服饰是由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制作的,幼儿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商量台词、动作、表情等,用自己喜欢且具有创造力的方式表达对角色和故事的理解。幼儿敢于表现,能够用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演故事,凸显角色特点。虽然在表演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忘记台词,有的幼儿忘记动作,有的幼儿独自一人表演乱了节奏,但是幼儿敢于上台、敢于自我介绍、敢于大胆表演,这些都能够使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开展家社园共育活动,培养幼儿表现美的创作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艺术学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只有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实现多方合作与联动,才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机会,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一)开展亲子活动,共促幼儿成长

家庭层面的拓展学习是提高幼儿艺术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家园共育为载体,教师和家长充分发挥幼儿园与家庭的资源优势、开展艺术探究活动、形成双向合力,有利于培养幼儿表现美的创作能力。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和家长开展了“有趣的塑料袋”家园共育活动,教师首先展示各种各样的塑料袋,带领幼儿了解塑料袋不同的用途,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接着,教师要求幼儿与家长一起用塑料袋、彩纸、双面胶、剪刀等多种材料,运用剪、贴、画等多种技能设计具有不同图案和造型的塑料袋玩具。这样的亲子艺术探究活动能够帮助幼儿了解塑料的多种用处,体验到塑料袋玩具的乐趣,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其懂得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二)开展社区活动,拓展创造空间

社区是幼儿快乐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社区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拓展与延伸场所,能為幼儿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了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使其发展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笔者所在幼儿园携手社区举行了艺术探索主题活动,让幼儿在自由的艺术天地里畅游,感受不一样的儿童节。

在环节一“趣味海底世界”美术探索活动中,教师先向幼儿介绍活动内容,讲解趣味海底世界的绘画方法。讲解结束后,幼儿、家长和社区小伙伴们一起开始作画,他们用水彩笔、蜡笔、水粉等材料创作自己心中的海底世界。事实上,每个幼儿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给奇妙的海底刷上了五彩缤纷的颜色,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中,幼儿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发展了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环节二“小小音乐会”非洲鼓探索活动中,教师自弹自唱,幼儿自告奋勇地上台表演,有的唱歌,有的伴奏,有的伴舞,现场氛围十分欢快。在一片欢愉声中,教师开始了非洲鼓课程,幼儿跟随着音乐,尝试拍出好听的旋律,还和社区的爷爷奶奶们一起玩了非洲鼓游戏。非洲鼓探索活动加深了幼儿对非洲鼓的认识,使其接触到更加奇妙的音乐世界,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音乐美、展示音乐美,这在无形中为幼儿打开了一扇多姿多彩的窗户。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生活。”让艺术探究从幼儿园向社会延伸,拓宽了幼儿的视野,实现了幼儿园和社区的合作与联动,同时也为幼儿走向社会提供了实践机会。

结语

幼儿艺术探究活动应当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让幼儿在保持艺术兴趣和探索兴趣的同时,不断学习知识,探索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艺术探究活动的价值,陶冶幼儿的艺术性情,挖掘幼儿的艺术潜质,培养幼儿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让他们度过一个独特、快乐而美好的童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机关幼儿园)

猜你喜欢
涂鸦美的幼儿园
创意涂鸦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创意涂鸦
爱“上”幼儿园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涂鸦等
奇妙光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