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2023-05-30 12:48马园
幸福家庭 2023年1期
关键词:科学实验科学素养彩虹

马园

幼儿园科学实验活动属于科学教育领域,是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主要方式。科学实验活动包括科学认知与探究,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掌握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幼儿园开展科学实验活动的流程与实际案例,探讨了幼儿园开展科学实验活动的策略,旨在提高活动成效,让科学实验活动更具有针对性,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发展其科学探究能力。

一、幼儿园开展科学实验活动的策略

(一)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影响着科学实验活动的进度,在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前,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针对以往科学实验活动设计中存在的目标制定不科学、活动重点不突出、活动组织不合理、活动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教师需要重点抓住以下两个环节。

一是制定详细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紧紧围绕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三个维度设计活动内容,明确每一个维度的功能与内涵,然后将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按照最佳的方式组合起来开展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将教学内容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以此解决以往科学实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如何识别温度计度数”时,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先明确幼儿对体温测量方法的了解程度;再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温度计,并让他们知道看每一种温度计度数的方法;最后为幼儿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幼儿回家后用温度计为父母测量体温并记录下来。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可以更加突出活动重点,增强科学实验活动的效果,从而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

二是合理选择科学实验内容。幼儿园科学实验活动的内容要符合《指南》和《纲要》的宏观要求。在设计科学实验时,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均衡性、衔接性、科学性和全面性,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为其提供熟悉的事物,选择多维度、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幼儿动手实验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园的科学实验条件,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实验活动,如让幼儿观察蚂蚁运东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蚂蚁运到另外一个地方,让幼儿观察它们能不能找到家。此实验不是教材中规定的教学内容,而是教师结合实际,坚持以生活化为原则的背景下,对活动内容进行了优化,这能有效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二)科学组织实验活动

构建主义理论提出,组织科学实验活动要遵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让幼儿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在科学实验活动中,有的幼儿缺乏自主意识,在实验环节只是一味地重复教师做实验的过程。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设计活动内容时,要注重全面性和系统性;第二,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按照《指南》中提出的活动流程,设置实验前期、实验中期、实验后期三个阶段;第三,在以幼儿为主体的基础上,要设置猜想、推理、验证等步骤,使活动更具规范性与系统性;第四,在实验活动中,要设计具有趣味性的问题,灵活调整提问方式,鼓励幼儿思考“怎么做”,激发幼儿的实验兴趣,并确保实验中的每个环节都能有序衔接。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融合直接讲解与间接指导两种教学方式,教师要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全面了解幼儿,主动询问与倾听幼儿的想法,鼓励其大胆尝试与探索,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體地位,切忌直接将实验过程教授给幼儿。在科学实验活动中,当幼儿遇到问题与困难时,有的教师会直接告知解决方法,这样做实际上很容易打断幼儿的思路,影响幼儿继续进行实验活动。例如在科学实验活动“积木构建垂直建筑”中,当幼儿因为自身身高问题无法继续搭建房子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你已经这么棒了呀!你还能再想想办法,将房子搭得更高吗?”如果幼儿在不断的思考和尝试下还是无法继续搭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你能不能用小椅子让自己变得更高呢?”当幼儿没有向教师寻求帮助时,教师要尽量采取观察的方式,让幼儿充分利用实验材料自主进行实验。

2.指导幼儿进行活动记录。记录信息是幼儿科学实验活动的主要环节,是指幼儿对实验重点内容与方法的记录。教师让幼儿记录信息可以帮助幼儿客观地认识科学,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针对以往科学实验活动中存在的信息记录环节随意化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实验前期、实验中期与实验后期三个阶段指导幼儿以多种形式进行记录,如图表记录和绘画记录等。这可以帮助幼儿优化信息记录形式,使其能够运用图画、表格、符号等方法,记录科学实验中的猜想、问题、方法等信息。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教师一般可以让大班幼儿直接进行实验记录;小中班幼儿知识面还不够丰富,教师可以先引导他们了解实验原理,然后再指导他们进行实验记录。例如在实验活动“钻空空”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先按照不同的顺序往收纳筐中依次放入材料,通过尝试操作,幼儿可以了解如何利用物品间的空隙摆放更多的物品,然后,教师再指导他们记录操作过程并与同伴交流、讨论。这种开展实验活动的方式能够让幼儿对活动充满兴趣,还能丰富幼儿的知识面。

(三)重视扩展延伸环节

教师要创设能够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活动环境,为幼儿布置可行的活动任务,引导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设计科学实验活动时要遵循点面结合、动静结合的原则,让幼儿在自然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主动运用材料进行实验,这有助于增强科学实验活动的效果,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

针对以往科学实验活动中教师不重视延伸环节的问题,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在拓展延伸环节多引导幼儿交流和表达。一节科学实验活动课的时长为30分钟,有时师幼互动和小组讨论的时间仅有2分钟,师幼交流时间短、内容少,这可能导致科学实验活动难以深化。教师一定要意识到,交流与表达是促使幼儿深度学习的主要因素。教师要引导幼儿将问题、猜想与观察合为一体,建立行之有效的整体活动机制。例如,在科学实验活动“神奇的力”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任务,如“找一找哪里还藏着神奇的力,请你和同伴说一说吧”,以此为幼儿的拓展探究活动指明方向。又如,实验活动“鱼儿水中游”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鱼鳍的位置与功能,在实验结束后,为了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究,教师可以布置生活类课后作业,如“你还想知道鱼肚里有什么吗?等家里吃鱼的时候,认真看一看,然后与同伴分享你的发现”。教师布置此类具有拓展性的作业可以让幼儿在延伸活动中获取相关知识和经验,激发其深入探究的兴趣。第二,在课后多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不能只依靠书本上的科学实验活动,教师还要将科学实验活动延伸到课外。教师可以借助幼儿园内的资源激活幼儿的已有经验。例如,教师可以将幼儿园的洗手间变为探究物体沉浮的活动区域,将幼儿园的户外区域作为探究树木种类与特征的区域。第三,深化家园合作。教师要鼓励家长多带幼儿到社会中进行实践,如到公园观察蝴蝶、到博物馆观赏藏品,让幼儿在观察中开阔视野、积累知识。

二、幼儿园科学实验活动的实践

在小雪节气这天,依据“小雪之日,虹藏不见”的气候特征,教师带领大班幼儿开展了科学实验活动“美丽的彩虹”。活动一开始,教师直接指出了这一气候的典型特征,让幼儿猜想:“为什么在小雪节气彩虹会消失不见?”有的幼儿说:“因为冬天太冷啦!”有的幼儿说:“彩虹需要冬眠,它搂着彩虹妈妈睡觉去了!”幼儿的回答千奇百怪,十分有新意。教师为幼儿播放了动画片《彩虹的形成》,并在看完后对他们进行了提问:“为什么会形成彩虹?”有的幼儿回答道:“因为天空中有很多小水滴,在太阳的照射下水滴就有了不同颜色的光,于是就形成了彩虹。”教师接着问:“为什么在小雪节气不能形成彩虹呢?”当幼儿在思考、讨论后得不到正确答案时,教师告诉他们:“因为在小雪节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大都被冷凝,所以彩虹也就不会在这个节气出现了。”在讲解之后,师幼一起制作了“彩虹”。教师拿出水、镜子、手电筒、白纸并为幼儿介绍这些材料的作用。然后,教师先给幼儿做示范,将镜子斜放到水里,创造折射条件,再用手电筒模拟阳光向水面照射,最后将反射的光用白纸遮住,此时白纸上就形成了一道彩虹。示范完后,教师为每一名幼儿都提供了相应的材料,让其进行彩虹实验。在幼儿完成实验活动后,教师布置了家庭亲子任务,让幼儿和家长一起用喷水壶制作彩虹。教师还在幼儿园的美工区投放了画笔,让幼儿画出彩虹;在科学区投放了制作彩虹的相关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

在这次实验活动中,教师先引导幼儿从光的色散原理出发探究彩虹是怎么形成的,从而进一步探究小雪节气降水转换成降雪的天气现象。彩虹对于幼儿来说是神奇的现象,他们在活动的时候表现出很强的探究欲。教师在这次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探索的机会,使幼儿先了解彩虹出现的原理与条件,再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最后制造出纸上彩虹。

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科学实验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优化科学实验活动的各个环节,扩展科学实验活动的路径,对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淳化第二幼儿园)

猜你喜欢
科学实验科学素养彩虹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将于4月发射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
乐于助人的彩虹花
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
为什么雨后会有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