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四步法

2023-05-30 19:43周莉倩
幸福家庭 2023年1期
关键词:小老鼠笔者内容

周莉倩

看图写话是小学生写作的重要起步训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观察力弱、词汇积累较少、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在进行看图写话训练时,他们往往难以用连贯的话语将图片中的内容描述清楚。笔者通过反复实践,总结了“看图—想图—说图—写图”的看图写话四步法,以期更好地开展看图写话教学,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看图”是前提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没有看图写话的相关教学内容,大多是“看图说一说”这一类型的练习,这显然是为接下来的看图写话教学作铺垫。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插画,如何利用好这些插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图画感兴趣,并看懂图画想要传达的含义,这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有的学生在看图写话时会偏离主题,特别是在面对多幅图的看图写话题型时,无从下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还处于探索、探知、发现的阶段,他们的语言驾驭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还不强,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现象,观察不到图片中各种事物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小学看图写话专项练习中有这么一道题,大致内容是:题目给出了三幅图,第一幅图是两只羊站在独木桥上,白羊在左,黑羊在右;第二幅图是两只羊站在独木桥中间对话,都表示让对方先过;第三幅图是白羊在右,黑羊在左,两只羊都顺利过桥了。对于一些理解能力弱的学生而言,这三幅图会让他们思维混乱。有的学生没有仔细看图,甚至没看到第二幅图中的对话——“你先走”“不,还是你先走”;还有的学生没有把三幅图连起来看就粗略得出了结论,认为是两只羊在桥上打架,整段话都在描写两只羊打架的过程,完全偏离了主题。

显然,学会看图、看懂图画,才是写话最重要的前提。在看图写话的过程中,笔者一直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观察图片。在上述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图片:首先,从整体到局部,学生需要认真观察这三幅图片,每幅图里都有黑羊和白羊,从而得出主人公是两只羊;其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这三幅图最明显的区别是两只羊位置的变化,学生需要观察到两只羊的对话和它们位置的变化,两只羊的谦让表明这座独木桥每次只能过一只羊。最后,教师再让学生仔细分析这三幅图所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总之,看图写话的前提是学会看图,学生只有看懂了图片想要传达的意思、明白了图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才能做好看图写话。

二、“想图”是關键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教师让他们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时,他们写出的内容往往平淡乏味、毫无生趣。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引导他们结合图片内容展开联想。从看图到想图,是学生思维的跨越,有助于实现教育教学效果质的飞跃。

例如,有一道看图写话练习题,其大致内容是:许多小动物在一起玩耍,它们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这幅图非常简单,意思清晰明了,学生一看就能轻松动笔,所写内容也不大会偏离题意。但部分学生写出的是“小动物们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还有的在弹钢琴”或者“鸟儿在唱歌,狗熊在跳舞,兔子在弹钢琴”这样的句子,比较乏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森林王国在开音乐会”这一场景,并添加各种有趣的小细节:如可以将画面中的鸟儿想象成百灵鸟,它刚刚获得了“最佳演唱家”的称号,在空中尽情展现歌喉;可以想象兔子穿了一件燕尾服,而它为了这次的钢琴表演,特地去找啄木鸟裁缝定制了这件燕尾服;等等。各种巧妙的联想能让画面从单调的黑白色演变成灵动的彩色,让内容变得更加鲜活。

很多看图写话所呈现的是一个具体的场景,或在河边,或在山上。当碰到这样的图画时,笔者通常会让学生用一两句话来描写周围环境的景色,这需要学生在脑海中展开联想。比如,如果是在河边,小河是否像一条缎带?河岸边是绿草红花还是垂柳依依?可爱的桃花是否在向人们微笑?山上的空气是否清新?闻到的是草木的香气还是雨水的气息?放眼望去是崇山峻岭还是丘陵沟壑?这些想象都是基于现实基础之上的,能够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丰富作文的内容。

在看懂图画的前提下,学生大胆展开联想,不仅能让看图写话的内容更出彩,还能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让自己的作文内容更丰富。更重要的是,当学生有了这种深入联想的意识时,他们在生活中就能更好地观察周围环境,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三、“说图”是准备

学习课文的时候,笔者常常会在课堂上询问学生:“课文中的插图描写了什么内容?”这就是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说图的能力。有了前面看图和想图的铺垫和训练,说图的难度会有所降低,但对于少部分学生来说还是略有困难的,因为说图也讲究把话说完整,前后语意要连贯,还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语文知识时,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课文是《天地人》,课文只有简单的六个字“天地人,你我他”,与之搭配的插图却有两页。有一张插图是画家傅抱石的水墨画作品:画面大部分是留白的,展现了天之广阔,只在右下方画了一片土地,地上站着两个人。笔者在课堂上询问学生:“图上画了什么?”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他们最先发现的是图中有两个人,因为“人”在这幅水墨画里最形象,学生一眼就能认出。而“地”也是作者画出来的,学生也能说出一二。至于作者留白的“天”,大部分学生都忽略了。笔者利用“人”引发他们思考:“图中两个人的头上是什么?”一些学生反应过来后回答道:“人的头上是天。”笔者继续提问:“为什么不把天画出来?”学生开始迸发奇思妙想:“因为天是透明的。”“因为天摸不到。”“因为天太大了。”笔者适时进行总结:“天非常大,大到没有边际,所以画家没法画出天的边界,留下了一大片空白。”笔者鼓励学生再次把话说完整,这是语文课堂口语表达的重点。在笔者的激励和引导下,学生将整幅图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完整地描述了一遍:“图上画了大大的天、小小的人和平平的地。”虽然这是非常简单的一句话,但它代表着学生口语表达的开始。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中第一次出现“看图说话”这类题目,是在“语文园地七”中的“字词句运用”板块。题目旨在让学生看图写词语,再简单说几句话。与学习《天地人》一文时一樣,学生看图说话的积极性都非常高,但是他们的表达内容却比较零散,有的说“小鸟在天上飞”,有的说“小牛在地上吃草”。笔者仍旧引导学生先看图,再想图,最后才说图,循序渐进,以增强教学效果。

首先,笔者引导学生仔细看图——“两个小朋友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奔跑欢呼”。其次,笔者引导学生创设场景——“两个小朋友去绿油油的草地上春游”。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结合图片中的石头、小牛、鸟儿和山等进行描述,“草地上的小牛在吃着青青的草,天上的小鸟在自由地飞翔,近处有大大小小的石头,远处有高高的山……”这样的观察方式十分有条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难能可贵。

四、“写图”是成果

看图写话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写话”,之前的看图、想图、说图是为写图作铺垫。看图——仔细观察图画上的内容;想图——展开联想,使得内容生动活泼;说图——组织好语言,为写图做准备。看图、想图、说图这三步属于前期工作,最后写出来的才是判定学生看图写话完成情况的依据。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一段话有点难,因为写对字不容易,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也不容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更不容易。在一年级学生刚接触看图写话时,笔者对学生的要求就是把字写对,把话说清楚,正确使用逗号和句号。要求虽然很简单,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却是难于上青天,尤其是部分学生无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此,笔者会在课堂上加强课文的朗读,让学生注意逗号和句号的正确用法。在学生理解逗号和句号所表达的停顿含义的基础上,笔者再让学生运用固定格式进行整段话的写作,在练习中巩固标点符号的用法。

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逐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教师对他们看图写话的要求也可以慢慢增多,要求他们要将话写得有条理、多增加一些修饰语、适当运用修辞、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等。其中,学生进步最快的是对于修饰语的使用,如“一望无际的天空”“绿油油的草地”等,这些细微的改变能让学生的看图写话内容变得更生动形象。运用修辞是学生发挥想象力的一种体现,学生在看图写话中加入各种修辞手法,让每一个汉字跳起灵动的舞蹈,这样写出来的内容颇具吸引力。

例如,在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中有一道看图写话题:一只小老鼠在玩电脑,电脑屏幕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猫头,小老鼠被吓到了。题目要求学生回答“小老鼠在干什么”“电脑屏幕中谁突然出现了”“接下来会怎样”等问题。在想图环节,很多学生加入了有趣的设定;在说图环节,学生争先恐后地讲述这幅图的大致内容,并提出自己觉得该重点描写的地方。有的学生想象小老鼠想偷玩主人的电脑,没想到主人将心爱的猫咪作为屏保,吓坏了小老鼠,在这个故事中,学生用“蹑手蹑脚、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等词语生动刻画了小老鼠的形象,用“眼睛瞪得像大大的铜铃”“一口獠牙闪着锋利的银光”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小老鼠在看到猫时的神态,难怪最后小老鼠吓得“屁滚尿流、一溜烟跑没了影”。还有的学生想象小老鼠在网上交友,对方表现得“宛如一块蜂蜜般甜美诱人”,让小老鼠“心心念念、垂涎三尺”,终于有一天小老鼠“心痒难耐”,“好说歹说”地与对方接通了视频,“一瞬间,一道晴天霹雳劈碎了小老鼠的香甜美梦”,对方竟然是一只猫,这不是“糖衣炮弹”,简直就是“蜂蜜糖浆核武器”。

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品读学生的作品,发掘其中的闪光点,让学生体会到看图写话的成就感和喜悦之情,从而喜欢上看图写话,这能为学生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

结语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他一再强调,写作是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因此,在看图写话的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做到会看图、会想图、会说图、会写图,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慢慢融入看图写话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使学生体会到语言表达的乐趣。

(作者单位:昆山市玉山镇新城域小学)

猜你喜欢
小老鼠笔者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老师,别走……
追逐小老鼠
是谁把小老鼠压上去了
小老鼠去看海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主要内容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