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2023-05-30 20:51宋艾优
幸福家庭 2023年1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课外阅读文章

宋艾优

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到各种文学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学生可以开拓思路,拓宽视野,学会分析和判断。同时,阅读还能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让他们对自己身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更加了解,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拓宽课外阅读渠道

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外阅读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开展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阅读选择,如科普读物、名人传记、故事集等,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素材。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成立阅读小组,引导学生定期讨论阅读过的书籍,分享阅读感受和收获,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课外阅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数字阅读平台有海量的数字图书、期刊、杂志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内容,并提供阅读辅助工具,如在线字典、笔记、书签等,方便学生随时查找单词、记录感受、标记重点,使阅读更加高效、便捷。

在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与同学互相推荐书籍,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社交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阅读类应用程序,借助设置读书目标、管理书单等功能激励学生阅读。此外,一些阅读类应用程序还有书评、推荐、排行榜等功能,既方便学生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习惯,为其推送相关类型的书籍。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相关的数字化资源,如PPT、视频、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阅读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阅读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优化班级阅读角

教师要保证班级阅读角的环境安静舒适、明亮通风,可以在墙上张贴一些与阅读有关的图画、海报,或者展示一些学生的阅读心得,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创设舒适的阅读环境,组织有趣的阅读活动,并适时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喜好、阅读水平、阅读方式等,据此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此外,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阅读比赛、阅读俱乐部等,让学生有机会交流和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阅读策略和技巧,适时就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促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三、布置课外阅读任务

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基于语文教学需求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工作,在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阅读兴趣和能力水平,据此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并提供适宜的指导,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以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在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时,教师要明确阅读任务的目的和要求,确定阅读材料的类型和数量,并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科普读物、历史小说、人物传记等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阅读笔记、阅读题目、阅读导读等方式,提供阅读指导,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阅读材料,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四、科学指导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提升小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以保证阅读指导的科学性。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进行指导。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弱,如果给他们提供较难理解的阅读材料,可能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因此,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并为学生提供恰当的指导。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阅读兴趣是学生主动阅读书籍的主要驱动力,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

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开展课外阅读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基于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阅读材料中的内容,启发学生的思考。

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不是一时的事情,它应该成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每天抽出一些时间进行阅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念。在指导學生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精读法或略读法阅读文本。

(一)精读法

精读法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一种主要方法,其特点是理解精、阅读慢、重点多、阅读量少。这种阅读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使用精读法时,学生需要关注文章的每个细节,不断想象情境,全面理解所阅读的内容。同时,学生可以用笔记本或阅读笔记软件,记录每个细节和重点内容,写下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感想等。在精读时,学生要注重思考,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情节等,寻找其中的隐含信息,并在阅读笔记中加入自己的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

在精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线条,将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等重点内容标记出来,方便理解和记忆。精读结束后,学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主动思考文章的意义、价值和影响,进而理解文章内容。同时,学生也要对自己的理解进行质疑和探究,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全面阅读、及时记录、注重思考、突出重点和深入思考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提高阅读水平和提升语文素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适当调整精读的难度和要求,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乐趣和知识。

(二)略读法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重要途径,而略读法则是开展课外阅读的一种高效阅读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识别文章的重难点信息。略读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在指导学生运用略读法开展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仔细浏览文章的标题、摘要、目录等信息,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让学生明确自己阅读的目的和重点。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把握段落的主旨和要点,特别是观点和论证方法,同时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标志词和连接词等,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和信息传递方式,识别重点和难点信息。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概括、摘录、标注等方法,提炼文章的重难点信息,方便后续的深入阅读和理解。

五、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并给予指导和鼓励,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借助课内阅读活动,在课堂上分享一些精彩的阅读片段,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开展课外阅读,发掘更多的阅读资源。此外,学校可以设置“课外阅读俱乐部”或者“阅读角”,提供一些优质的阅读资源,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学校还可以举办一些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阅读大赛”等,让学生通过分享、比赛等形式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进而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六、促进家校联动模式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而家校联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教师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阅读活动,与学生一起选择适合其年齡和阅读水平的书籍,并陪伴学生一起阅读,一起分享阅读体会,讨论书中的情节和主题,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读书分享会、阅读推荐、朗读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与家长分享课外阅读的经验和资源,鼓励家长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并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教师还可以鼓励家长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丰富的阅读资源,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兴趣,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

结语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是拓宽学生阅读广度和知识面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丰富的阅读材料和科学的方法指导,以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福泉市牛场堡子小学)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课外阅读文章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