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英语学习共同体的互动协作

2023-05-30 20:51方婷婷
幸福家庭 2023年1期
关键词:译林共同体交流

方婷婷

小学英语课堂不是教师独白的课堂,而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对话与倾听的课堂。教师要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建立共同的学习愿景,促进教与学的深度融合。学习共同体有着开放的思维模式和共同的奋斗目标,师生通过分享、互动、协同、碰撞、创新,能够形成对语言知识的深度理解。

一、形成学习共同体的情感联结

如果师生之间缺乏情感的联结,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就难以维系。教师要建立情感联结,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习共同体更有凝聚力。在学习共同体中,师生是彼此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是情感联结的引路人,要准确定位自身的角色,构建开放共融的关系,为学生构建对话、交流、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成为知识的主人。教师还要发挥引导作用,調动学生交流的积极性,让课堂互动更加高效。

在学习共同体中,课堂学习目标不应局限于教师课前的完美预设。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控整体学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话表现,与学生协商,控制课堂进度,使课堂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小学生活泼好动、思想自由、想象力丰富,教师要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发掘他们的真实需求,与他们达成目标共识,从而在目标的引导下实现共同发展。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强,同时他们的思想与行动需要用正确价值观念引导。因此,教师要发挥育人作用,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要借助真实语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形成趋同的价值观念。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Keep our city clean”的“Story time”板块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熟悉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What can we do to keep our city clean?”这一问题,让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小事谈起,比如put rubbishes in the bin、walk to school、plant more trees等,使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二、创设开放的学习共同体环境

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按学生的身高编排座位,学生之间的交流仅限于同桌与前后座,这样的座位编排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应发挥多种座位编排的优势,满足不同教学情境的需求,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构建小学英语学习共同体时,教师要营造平等、开放的学习氛围,根据学习任务、学习主体的不同,灵活变换座位的编排方式。比如,U型座位排列法不同于传统的座位排列方式,教师处于U型的缺口处,既可以观察学生,倾听学生的表达,掌控课堂的进度,也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对话。再如,教师可以采用模块化的座位编排方式,每个模块呈椭圆形、圆形,学生有独立的活动空间,更便于与同学进行交流。另外,模块之间也有教师走动的空间,更便于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

不同的座位编排模式对教学效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灵活选择不同的模式,并在互动过程中灵活把控课堂,以发挥学习共同体的效用。教师还要采用丰富的互动形式,比如单词接龙、游戏比拼、开火车式问答等,促进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In the library”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话交流,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课桌摆成U字型,引导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让学生有自由展示的空间和表现自我的机会,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采用灵活的学习共同体活动方式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存在“一言堂”的现象。但是小学生的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会导致学生缺乏课堂参与感,从而产生厌烦的情绪。在构建学习共同体时,教师要借助语言交际活动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操练语言、运用语言,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兴趣。教师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形成协作探索的学习共同体。比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Seeing the doctor”的“Story time”板块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一个学生扮演医生,一个学生扮演病人,其他学生则准备道具,为情境对话做准备。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内容,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要丰富学习共同体的活动形式,围绕教学目标运用多样的方式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有学语言、用语言的机会,让学习共同体发挥效用。比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What do they do?”的“Story time”板块时,在学生了解文本对话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What do you do?”创编对话,运用“What does your father /mother do? My father/mother is a …”句型谈谈自己父母的职业,让学生对父母的职业有深入的了解。教师还可以运用对话表演、课本剧表演、才艺展示、短剧配音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协商、交流的过程中,进行观点的分享、产生思维的碰撞。

另外,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进度,采用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比如,教师可以运用英语学习软件,以配音、播报等形式引领学生参与口语练习,使学生获得及时的反馈,从而增强口语训练的效果。教师要创新课堂活动的形式,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加以整合,以发挥教育技术的优势,增强英语教学的效果。

四、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导学作用

教师是学习共同体不可或缺的部分,发挥着引导作用。师生之间和谐共融的关系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基础,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延伸内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调动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热情。当学生在探索中发现不懂的问题、交流自己的困惑、表达自己的见解时,教师要以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对话,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惑,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对话能力。比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Story time”板块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熟读文本,然后问学生“How do the lion and the mouse become friends?”,并鼓励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m?”,有学生回答“We shouldn’t look down upon others.”,也有学生回答“We should be kind to others.”,还有学生回答“Where there is a friend,there is a way.”。

教师要融入学习共同体中,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引领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疑难问题。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表现,比如针对思维不太活跃、表达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给予他们指导,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教会他们参与合作的方法。在分组学习时,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分配学习小组,采用组间同质的方式,保持各组的实力均衡,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通过课堂观察、个别交流、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情,合理兼顾学生的差异,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

教师可以根据男女生思维方式与认知风格的差异进行分组,以实现优势互补;或根据学生基础水平与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组,通过相互帮扶实现共同进步;或按照学生性格特点的差异分组,让活泼、外向的学生带动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使学生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在分组时,教师还要兼顾学习任务的类型和学习问题的难度,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合理安排,使每个学生都能有参与感。教师要对每个小组进行必要地指导,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使互动效果更好。例如,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Grammar time”和“Fun time”板块的内容时,教师运用歌曲引导学生复习了4个职业类单词,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接着,教师呈现图片,并提出问题“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jobs?”,让学生围绕图片展开小组对话,诸如“Look,he’s a driver.”“What does he do?He is a driver. He drives a car.”等,掌握a cook、a farmer、a policeman、a nurse等词汇的含义及对应的职业。教师引导学生围绕“Who are they talking about?”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也能让他们巩固与职业有关的词汇与句型。

五、培养学习共同体的共学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共学能力,让学生之间相互倾听、相互表达。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导学生对话、倾听,让对话与倾听成为英语课堂的常态。学生在共学中要遵守规则,学会倾听,学会帮助他人。只有这样,在倾听与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才能产生情感的联结、思维的共鸣,充分地吸纳、内化他人的观点,从中获得启发,形成自己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How much?”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Say the numbers”的游戏,先告诉学生规则“When you see the number,say it out and shoot it.”。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问题“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enty and ten/twenty/thirty?”,引导学生探讨构词规则。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学,围绕“What are they selling?”“What would Liu Tao/Yang Ling/Mike like?”“How much are these shoes/socks?”“How much is this umbrella?”“How much are they in all?”等问题展开探讨、表演,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去询价、购物。

结语

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组学习,并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还要定期引导学生交换角色,鼓励性格内向的学生担任汇报员,鼓励缺乏自控能力的学生担任纪律员,从而形成合作、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译林共同体交流
爱的共同体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译林》创刊四十周年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