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融合之力 绽教育之美

2023-05-30 20:51龚燕红
幸福家庭 2023年1期
关键词:特需我园幼儿园

龚燕红

2019年的春天,笔者所在幼儿园成为苏州市姑苏区第二批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从此踏上了实践融合教育之路。在融合教育践行的过程中,教师们通过在融合教育实践中不断摸索,渐渐梳理出了正确的融合教育观。通过不断学习、研究、探索融合教育的有效路径,我园不仅在课程游戏化的理念下将特需儿童的融合教育有效整合,还在科学的幼小衔接理念指导下,通过课程设置、活动开展引导更多的儿童进行适宜的学习发展。

一、明晰全纳性融合教育理念

(一)专家进驻,初识融合教育

我园自启动融合教育项目以来,依托特教专家的指导,逐步深入开展融合教育工作。我园聘请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骥德心理研究中心的马艳英教授作为顾问,对我园的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和使用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指导与帮助,全方位地为教师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培训。在马教授及其团队的指导下,我园教师理解了全纳性融合教育实施的意义所在:融合教育就是要让每个儿童都有均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引导下,教师更应关注儿童的主体地位,以树立正确、科学的儿童观,将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作为教育的前提。在这样的理念互通下,融合教育在我园教师的心里不再是额外的教育负担,而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教育关注过程。

(二)跟岗培训,走进融合教育

此前,苏州市特教指导中心巡回教师李老师到我园进行现场教学,作为我园融合教育资源教师培养对象的沈老师在旁跟岗学习。在一周一次的巡回指导工作中,沈老师逐步了解了融合教育常规工作的流程和我园特需儿童的学习需要,并尝试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同时,沈老师还指导班级教师对特需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日常训练与观察,从而加快了融合教育工作进程。沈老师顺利通过了江苏省融合资源教师培训的理论考试,参加姑苏区融合教育资源教师高级研修班的课程学习,并顺利结业。资源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为特需儿童的课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营造全方位融合教育氛围

(一)整合游戏场室,打造“馨悦”的融合空间

我园在建设融合教育中心时,将一楼原有的棋室改造成了专业的融合教育教室。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它两边是创意美工室和图书阅览室,周围有大片的涂鸦墙以及户外感统训练区、科探与光影互动设备。另外,我园将二楼的区域优化调整,打造成科探认知空间,包括光影小屋、科技长廊、科学探索屋、乐高智能室和宝贝工坊。除此之外,我园还不断完善幼儿户外游戏环境,打造了新浪沙水园、新绿艺术廊、新秀嬉戏谷、新绿大本营等户外游戏场所。近期,我园更是丰富了新乐小农场的动物资源,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中,希望特需儿童在多样化的环境中,体会到温馨、愉悦、自然、放松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特需儿童消减对直接教学、机械操练的抵触情绪,减轻疲惫感。

(二)衔接小学教育,共研“馨康”的融合活动

我园是新康实验小学的附属幼儿园,具有一定的幼小衔接课程研究优势。近两年来,我园开展了多样的融合教育衔接活动,努力为儿童提供馨香无痕、健康无忧的衔接体验。幼儿园通过对不同年龄段衔接活动频率的设置和对教学活动的精心安排,让幼儿能够逐渐适应学习环境的变化。例如,在教学活动频率上,大班上半学期为2次、下半学期为4次,中班为1年1次等;在教学衔接活动安排上,大班会提前学习做眼保健操、感受升旗仪式,中小班会提前参观熟悉小学专用场室等。这些幼小衔接活动已逐步形成融合课程,并在持续丰富和优化。这让活动中的儿童特别是特需儿童,能早一步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对适应小学的生活有更充分的心理准备。另外,我园会与小学教师开展特需儿童的联动观摩与教研,让小学教师对幼儿园的特需儿童有一个前期了解,掌握特需儿童的发展现状,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幼儿园与小学的课程过渡。

三、研塑“自由式”区角融合游戏

(一)合理划分区域,培养幼儿做专注的学习者

区域游戏主题应与课程相连接,或由师幼共同讨论和规划。角色扮演区、建构区可以促进特需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艺术区、智力区等安静区域可以提高特需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阅读区的可爱小帐篷能让特需儿童消解心中的不良情绪。不同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能满足特需儿童爱探索、乐交往、享建造和爱表现的本能。区域游戏环境是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一种自然环境,能为特需儿童提供观察和模仿普通幼儿游戏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游戏热情,发挥其学习潜能,并不断超越自己。

(二)开放拿取材料,培养幼儿做游戏的自主者

在融合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我园的教育工作者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区域游戏是融合教育实施的重要阵地。因此,如何将融合教育渗透区域游戏的一系列活动,是我园当前重要的教研课题之一。研究发现,投放开放性材料和设置灵活的游戏规则能够将教育和游戏有效结合,让儿童特别是特需儿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游戏,做游戏的主人,并在有准备的教师、有能力的玩伴的引领下,热情地投入自由开放的游戏中。

(三)渗透学习目标,培养幼儿做成功的体验者

区域游戏的类型和材料丰富多样,为有效达成学习目标提供了可能。每一种游戏材料都蕴含多种概念和技能的学习机会,在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中,我园教师制作和投放了班级特需儿童的专用材料,提供了多层次、不同挑战难度的玩具和材料,形成了特需儿童的学习资源包,如投放不同材质纸张训练他们的手部精细动作,帮助他们学会撕、折、剪、揉等技能。另外,教师提供有引导性的游戏说明、动作示范、口头指导等辅导技巧,使特需儿童得到帮助,他们就能越过困难阶段,进行更高级的社会和认知游戏,从而获得最佳发展。比如有的特需儿童一开始不认识图形,教师通过适当地调整游戏材料和内容,在建构游戏的操作与分享中让其逐步熟悉,现在他们能熟练地讲述图形名称,并能在建构中进行图形组合了。

四、制定融合性的个别指导计划

(一)班级融合的关注指导

在探究和实践融合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需明确班级的融合才是真正的融合,因此,个别指导计划不能忽略班级融合的重要作用。针对特需儿童,幼儿园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以特需儿童的需要为活动设计的起点,通过团体活动开展教学。教师应通过对游戏的组织方式和内容的适度调整,循序渐进,让全班儿童都能在游戏中展现自身力量,而不是将特需儿童抽离群体,单独进行结构化教学或游戏。基于班级融合的活动计划可以在儿童一日生活中随机展开,教师需把平时观察到的儿童表现都记录在集体教学反思和特需儿童观察表中,让幼儿园对特需儿童的各个方面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帮助幼儿园不断改进、优化教育教学方式。

(二)家庭融合的共育发展

父母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满足儿童特殊需要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不管是特需儿童的家长,还是普通儿童的家长,他们都会关注自己孩子在班上的適应情况。家庭的参与是早期干预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我园通过以下途径来鼓励家长参与融合教育实践:一是主办与特需儿童游戏干预相关的亲子教育讲座、工作坊;二是通过家长访谈和家园联系册,及时向家长反馈特需儿童在幼儿园的行为表现;三是分享实用且操作简单的游戏,让家长在家里对特需儿童进行教育干预;四是邀请特需家长进班观察半日活动情况。

例如,我园某一特需儿童的家长,从孩子入园起就经常听取教师的反馈,除了带孩子去医院诊断,明确发展点,还积极与教师沟通,花时间陪伴孩子,增进亲子关系,而且在专业特教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教育干预的技巧,慢慢地,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在融合教育中应尽最大的努力为特需儿童创造能和普通儿童一起正常学习生活的机会和条件,在师生或生生交往、对话的过程中找准每个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并给予相应的教育支持。幼儿园的发展要站在让所有儿童都享有发展权和教育权的高度,用实际行动使特需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真正和普通儿童融合。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构建并完善幼儿园融合教育课程体系,为包括特需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保驾护航,实现融合教育的愿景,推进幼儿园教育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市姑苏区新康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特需我园幼儿园
户外厨房诞生记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特殊需要儿童融入幼儿园生活的环境创设策略探讨
特需医疗何去何从?
患者眼中的“特需门诊”
关注医改:为公立医院参与高端医疗指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