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2023-05-30 10:48王燕朱国美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红色基因专业教学

王燕 朱国美

【摘 要】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见证,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共产党精神最核心、最深刻的表达。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非物质文物遗产专业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与运用红色资源,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及勇担时代责任的使命感。

【关键词】职业教育;红色资源;专业教学;课程思政;红色基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13-0044-03

【作者简介】1.王燕,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南京,210009)副校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非遗教育、文物保护、职业教育;2.朱国美,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南京,210009)校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非物质文物遗产专业学院(以下简称“非遗学院”)积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持“保护内涵、传承基因、创新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将红色资源融入专业教学,让学生亲近革命历史、学习革命精神,潜移默化中塑造与培育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一、挖掘红色资源,做好顶层设计

红色资源形式多样,有物质的、信息的、符号的和精神的,物质的如革命遗址、遗迹、文物等,信息的如文献、影像、歌曲等,符号的如旗帜、徽章、标语等,精神的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有些红色资源与专业内容结合紧密,有些地方红色文化独具特色,非遗学院紧紧依托这些资源优势,充分挖掘资源内涵,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充分利用红色文献的修复项目,在教学环境中布置红色文献修复内容展示区域,摘录具有教育、感化意义的语句,陈列修复前后的文献照片等,将专业学习与历史文化有效结合,将价值观引导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绘画、雕版等课程教学中,引入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等地方红色资源,以及党旗、党徽、党章等符号资源,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学习相关历史,让学生领会红色资源的精神力量,牢记红色历史、缅怀英雄人物,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在非遗设计类课程中开发红色项目、提炼红色元素,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红色文化梳理,深入了解红色内涵,通过专业技能传递红色精神。

结合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做好红色资源融入专业教学的顶层设计。首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涵盖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及评价机制等,从制度上明确红色元素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要求,并将其纳入专业教学管理制度和相关教学文件中。建立红色资源融入专业教学的纵向实施渠道,从人才培养方案到专业课程标准,再到校本教材、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及教案编写,都要融入红色教育的目标、内容等。其次,整体推进红色资源融入专业教学的实践探索。成立课程思政工作团队,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打造课程思政“金课”,鼓励教师从教法创新、教育改革以及课程思政融合等方面挖掘红色元素,开展教学研究。最后,重视红色资源库及案例集建设。发动教研组教师考察调研、搜集整理红色资料,创建种类丰富、内容翔实且图文并茂的红色资源库,为专业课提供教学素材保障,同时收集优秀的红色资源课程思政专业教学案例,编写成册,作为学院资料,便于同类型专业间相互学习借鉴。

二、结合课程特点,创新融入途径

要想红色资源在融入专业教学时取得成效,需要深度剖析课程内容,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匹配性,找到与课程内容的最佳契合点,真正实现资源与课程的紧密交融。对此,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非遗学院在红色资源融入专业教学的路径探索中做了一些尝试。

在文献修复课程中,充分利用学校“文物修复医院”承接的红色文献修复项目,如贵州博物馆、东莞图书馆等单位的近现代革命类文献、南京城建档案馆的红色地图等,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烈感人至深的革命精神。教师在文献调研环节引导学生梳理红色故事,并将文献中一些感人至深的语句挑选出来,如《李策烈士生前手抄本》书尾的一句“直到长夜那凄清的冬日,长夜幽哀,映着那阳光惨淡,我只见,片片蔷薇凋坏……”,引导学生联想,让学生感受李策烈士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手抄本所蕴含的沉甸甸的文献价值,帮助学生建立敬畏意识,使学生把对人物、对故事的感动和敬仰迁移到对文献的敬畏,进而迁移到后续对修复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真正做到了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非遗设计课程中,教师将红色主题引入设计项目,如要求学生设计一款红色党庆主题的云锦手包。课前,教师通过学习平台给学生发送红色文化等相关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完成自主预习,教师通过平台反馈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在红色文化认识上存在的不足,课上创设真实工作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学习需求:红色文化应如何更好地融入专业课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在学习平台按时间轴梳理红色文化故事线,在组长的组织和主持下展开活动,讨论确定本组的红色主题,然后查找资料、提炼红色元素、阐释设计意图、创作设计草稿,最后评选出三款较为优秀的设计作品进行打样。红色基因融入专业课教学,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中提升了对非遗设计的兴趣,从而成长为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艺术设计人才。

在绘画、雕版等非遗传承类课堂,教师也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提炼红色元素作为项目教学的内容,如指导学生雕印入党誓词、党旗、党徽等内容,并在重要党庆活动中进行推广,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首先,打造红色元素教学氛围。学院在实训场所建设了红色文献展示区,通过红色文献中饱含革命情感的文句、红色文献的照片等内容和形式,将红色精神外化于行,时时教育、影响学生,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其次,开展红色资源案例教学。在红色资源项目教学中,教师也时常通过导入案例、创设问题的形式有机植入红色教育元素,如讲述故事、播放视频、嵌入话题等,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感召力,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把握课程内容和精髓,进而对学生素养和思想产生积极影响。最后,开发具有红色内涵的体验课程。体验是当前学生比较喜爱的学习方式,学院研学体验中心将红色资源融入体验教学,开发南京革命遗址乐高、英雄人物拼图等富含红色元素的相关课具,还开发了具有红色内涵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制作了如《革命时期的皮影戏》等红色剧本,将本地红色资源融入剧本故事,以沉浸式、交互式的红色剧本体验增强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兴趣,拉近红色文化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进而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紅色资源有机融入非遗学院的专业课程教学,拓展了学院教学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优化了学院专业教学的成效,丰富了学生的历史观、文化观、价值观,让学生将民族情感、革命情怀等精神力量转化为淬炼匠心、踏实做人、精益求精等专业核心价值观,达到了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J].奋斗,2021(19):4-9.

[2]黄细嘉,韩晶晶.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概念、本质内涵与基本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 2021,41(7):186-194.

[3]王香莲.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才智,2023(7):74-77.

[4]张小玲.新时代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价值意蕴探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3-10(8).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红色基因专业教学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增强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职业技能竞赛促专业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