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2023-06-03 09:49曹俺艮季青云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梁 元 曹俺艮 季青云 杨 楠

1.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2.成都理工大学数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3.数学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1 研究背景

2020 年1 月,中央提出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确立了“两中心两地”的发展定位,以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2021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指出要继续坚持一体化发展理念,并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既要增强成都和重庆的辐射与带动能力,提升成渝地区中部城市的经济实力,又要引领带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更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推动全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已有学者针对该问题进行研究,金大伟等[1]认为国家提出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国家重大战略,将是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圈之后的又一经济增长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协同创新能力,助推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推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徐波等[2]认为成渝地区城市间发展差距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依然严重,地方政府投入会加大对环境调控和工业结构升级的不平衡,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开发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规制的协调发展。何潇[3]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需加快整体区域网络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引力结构特征,建设西部经济科技中心,打造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融入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有重要意义。张婷[4]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产业协同发展尚未形成有效合力,亟待认清产业协同发展的目标定位,加强产业规划引领,建设高端智力型服务机构,引进人才,打造新型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为两地产业协同发展提供机制保障。杨洁等[5]认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发挥金融资源集聚效应,拓展西部金融中心市场形态,有助于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金融市场定位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行科学引导。邓陈铖[6]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其发展水平不仅能有效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能促进技术创新与人才资源的再配置。赵智等[7]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国家西部的制造业重镇,应进一步优化行业布局、壮大新兴制造业、改造传统制造业,有助于区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杜静婷等[8]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工业园区经验,分析成渝地区产业现状,找出制约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成渝地区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成渝地区土地广袤、人口众多,其中成都和重庆是国家中心城市,还有8 个区域中心城市,按照区域划分,大致可分为成都平原、川东北、川南、渝东北、渝东南几大区域,每个区域的人口几乎都超过了千万。成都和重庆的中心城区,作为成渝地区的双核心、双龙头,不仅可以辐射带动成渝地区,还要承担起整个西部区域的发展。因此,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产业协同机制,加快外围中小城市实现资源重组,进行差异化布局与分工,走特色发展道路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现状

成都、重庆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大核心城市,始终坚持全局意识和整合发展思想,促进中部城市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之间的科技创新,完善合作机制,合力打造西部地区高水平示范区[9]。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2.1 成渝地区产业同质化问题日益明显

由于川渝两地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的近似性及历史原因,川渝两地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又由于两地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尚不明确,造成成渝地区产业同质化、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愈发严重,进而导致科技创新对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空间外溢效应提升有限。

2.2 成渝地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略显不足

依托成都、重庆和绵阳3 个科技城市,重点打造高新技术园区、自贸区、创新平台等,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然而,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成渝地区产业协同意识和程度仍然较低,尤其是顶层设计、融合机制方面仍需完善。需要提升产业竞争力,激发制造业内生动力,提高科技研发投入。通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助推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从而调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地区产业结构整体上的发展。

2.3 成渝地区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式”形态

成渝地区城市群的竞争力,在西部地区占据重要地位,在成都、重庆两个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成渝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式”形态。主要原因是成都、重庆两个城市之间中小城市虽多,但缺乏有影响力的经济中心,中间地带的经济活动较弱,从而表现出成渝地区“中部塌陷”的经济形态,反而制约了成渝两大“极核”的联动发展。

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的提升路径

产业协同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川渝两地近几年出现了明显的产业同质化现象,产业结构出现了严重的趋同现象,导致科技创新对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空间外溢效应难以提升。对周边城市,尤其是重庆主城区和成都两地发展的吸纳能力仍然大于辐射能力。要采取积极措施,扩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总体投资,加速跨越此阶段的进程,这将有助于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地区产业结构整体上的发展。通过构建协同共享经济模式以及以资源共享为主体的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之间的聚集发展、创新发展,从而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集群发展的整套创新产业发展体系[10]。具体提升路径如图1 所示。

图1 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水平的路径

3.1 立足区域产业之间的聚集发展,提升经济效益

产业合作应着眼于成渝地区产业整合、协调和聚焦发展,保持川渝两地传统优势产业,如制造业等的持续发展,合力打造在我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体系。这将促进新形势下成渝地区的协调发展,进而形成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结构。利用新的发展方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将会得到整体提高,这不仅有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更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形成高质量的增长极,与东部、中部区域合作协调发展,这也为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迈出了重要一步。

3.2 协同共享,提高城市能级,增强经济引力

解决成渝地区“中部塌陷”,需要周边城市提高自身城市能级,增强经济引力。在进行市场资源配置的时候,需要考虑协同共享。例如,通过将成都、重庆两大中心城市的部分资源转移到中间城市,推动中间城市的产业发展。还需要使用对口帮扶的策略,让成都、重庆两地中经济发展较好的区,“一对一”帮助经济发展较弱的中间城市,促进中间城市的发展,实现中部城市的崛起。在协同共享的模式下,通过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在周边城市建立新兴产业链,逐渐形成由成都、重庆两大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的产业体系。

3.3 建立统一的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成都、重庆以整体性融入取代了同质竞争,克服了行政障碍和特有的“邻里效应”。通过建立统一的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加强成渝地区之间的人才共享、资源共享,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科技成果、技术成果。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作,鼓励多层次、多渠道和多模式的交易共享、技术共享,将科技创新中心技术成果向周边地区转化,并且推进科技成果的分享,进一步推动和加强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能力、协同能力,以实现成渝地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和集聚发展的完整创新产业链,进而探索适合成渝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11]。

4 结语

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以长江经济带中的长三角城市群为参考,积极引导成渝地区中心城市实现转型升级后生产要素合理外溢,推动外围中小城市实现资源重组,进行差异化布局与分工,坚持特色发展。本文从前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产业协调发展的途径,加大产业协同发展的内涵、外延、核心要义与内容拓展;从区域治理的视角着重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的能力,让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成为一种常态,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发展创新中心。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双城和一周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
成渝复线璧山段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