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导向的地方高校航空特色专业培养机制构建研究
——以滨州学院为例

2023-06-03 09:49石向阳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山东省航空学院

石向阳

滨州学院飞行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1 研究背景

1.1 我国航空产业发展现状与形势

“十四五”期间,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总体工作思路是推动公共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产业“两翼齐飞”,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加快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发展[1]。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设备、设施,培养能力明显不足,直接导致了航空人才出现结构化短缺。《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飞行、机务、空管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积极鼓励高校开设航空相关学科专业,培养航空人才[2]。由此可见,我国对航空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而航空人才增长却相对滞后,因此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航空人才成为当前高校航空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1.2 山东省航空产业发展现状与形势

在我国民航业稳步发展的背景下,山东省航空产业也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山东省航空产业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较大的发展潜力。现有山东航空、青岛航空、东航山东分公司3 家运输航空公司,还拥有济南、青岛、烟台等9 个运输机场,形成了“两枢一干六支”运输机场格局。此外还有6 个通用机场,为山东省通用飞机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保障[3]。《山东省民航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30 年)》提出建设民航大省、民航强省的目标,强调要大力吸引和培养民航发展所需的飞行、空管、机务等急需人才[4]。该规划还明确提出要发挥高校在航空人才培养领域的优势,加大培养力度,打造山东省航空人才培养高地,这些都为地处山东省会经济圈的高校航空特色专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 山东省地方高校航空特色专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山东省地方高校航空特色专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山东省开设航空专业的地方本科高校有滨州学院、山东交通学院、临沂大学、烟台南山学院4 所。其中,滨州学院既是全国第一所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本科高校,也是山东省航空专业种类最齐全的地方本科高校。学校现有飞行学院、机场学院、乘务学院、航空工程学院4 个航空类学院,24 个航空类专业(方向),其中飞行技术专业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有山东省通用航空运行与制造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通用航空运行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校航空信息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航空信息技术研发基地、民用航空实验教学中心、民用航空器驾驶员执照理论考试中心,拥有波音737-300 飞机、塞斯纳172 模拟机、CCAR-147 部等教学实验实训平台35 个。近5 年,学校连续被评为“山东省最具就业竞争力本科院校”,2021 年1 月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2021 年7 月,教育部公示了2020 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滨州学院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名称是资源与环境、交通运输。

2.2 山东省地方高校航空特色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2.1 航空教育模式落后,人才培养链不完整

虽然山东省地方高校航空特色已经成为山东省内知名品牌,但是相比国内知名航空高校,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及教育实践等环节仍旧落后,特别是飞行员培养链条不完整一直是制约地方高校飞行员培养质量的瓶颈。地方高校由于没有CCAR-141 部航校,无法促进机务维修、空管、航务、签派等航空相关专业协调发展,不仅制约了与航空公司的进一步合作,而且制约了服务山东省交通强省战略和“十强”产业能力的提升。

2.2.2 航空教育资源不均衡,职业培训类型单一

我国航空教育资源不均衡。当前国家鼓励高校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许多高校开设了航空相关专业,但却没有为学生提供与之匹配的实践实习条件,导致大量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就业竞争力[5]。另外,社会性航空培训机构水平良莠不齐,航空培训费用昂贵,所获得的职业证书含金量也有待认证[6]。

目前,地方高校开设的航空专业种类繁多,但是职业培训类型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飞行员、机务维修、乘务领域,机场运营管理、管制、签派、安检等许多航空专业仍旧缺乏实践和实习条件,导致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

3 高校航空特色专业培养机制改革经验

通过调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国内知名航空高校,梳理总结了其航空特色专业培养机制改革的成功经验。

3.1 出台人才扶持政策,重视高端专业人才引进培育

将人才培育作为高校航空特色发展的第一任务。首先,制订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计划,加快集聚一批活跃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产业化能力的领军人才[7]。从本校选拔一批有潜力的教师,通过校企合作或者出国访学等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加强航空师资队伍建设。其次,加快引入航空领域高层次人才,如两院院士、“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等优秀学者,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安家费、科研经费以及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服务[8]。

3.2 加强科教、产教融合,积极优化航空相关专业布局

地方高校需要立足自身基础条件,以特色专业发展为核心,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教、产教融合[9]。例如,通过高校与航空企业对接,深入了解航空人才岗位需求,然后据此不断地修订完善航空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培养航空人才。此外,还能通过专业实习实训、职业资格考试等方式将学历教育和行业培训有机结合,积极优化飞行、机务、空管、签派等航空相关专业布局,推动高等教育航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10]。

4 山东省地方高校航空特色专业培养机制改革对策

通过借鉴国内知名高校航空特色专业培养机制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山东省地方高校自身基础条件,提出“专业建设融合行业标准、学历教育对接岗位技能”等改革地方高校航空特色专业培养机制的一系列对策。

(1)学校强化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通过与国外航空学校和国内航空企业合作,加强航空师资队伍建设[11]。学校每年安排部分教师深入民航单位进行顶岗锻炼,鼓励教师参加航空相关的资质培训,以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2)围绕航空业发展新要求,积极优化航空相关专业布局,构建多元化的航空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人才培养标准衔接行业规范[12],实现“专业建设融合行业标准、学历教育对接岗位技能”,如图1 所示。以岗位需求为课程目标导向,搭建与行业标准对接的合作平台,深化理论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合理设置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以满足当前航空市场人才需求。

图1 “专业建设融合行业标准、学历教育对接岗位技能”的航空特色专业培养机制

以飞行专业为例,地方高校全面构建了飞行技术专业“双校园”(国内、国外)、“两段式”(2 年+2 年)、“双证融通”(学历学位证、岗位资格证)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 所示。

图2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3)深度对接行业标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融入和更新教学案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构建“一条主线、两个融入、三个平台、四个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如下:①以民航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②将行业标准融入培养方案,将行业经历融入培养过程;③通过实验平台强化学生基础实践能力,通过科研平台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通过行业资质平台考取相关行业资格证书;④通过基础实践、专业实践、职业实践、创新实践四个阶段,实现学历学位证和岗位资格证“双证融通”。利用地方高校已有的CCAR-147 部维修培训中心、CCAR-66部民航维修人员执照考点、民航飞行人员执照考试点,以及正在筹建的CCAR-141 部航校和CCAR-65 部签派员培训考点,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质教育有机统一,满足行业需求。

(4)在考核方式中突出民航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将行业标准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适用于山东省地方高校航空特色专业的培养机制。除了获得学历证、学位证,学生通过参加培训还将获得相应的民航职业资质证书,有助于保障高质量就业,提高就业竞争力。

5 结语

本文以滨州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在航空专业培养机制上存在的问题,紧贴航空人才岗位需求,积极优化航空相关专业布局,提出了“专业建设融合行业标准、学历教育对接岗位技能”航空特色培养机制,构建了“一条主线、两个融入、三个平台、四个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质教育有机统一,构建了多元化的航空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了地方高校航空特色专业发展的培养机制。

猜你喜欢
山东省航空学院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初等教育学院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山东省即墨市
学院掠影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一战航空百年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