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区自体骨环移植同期种植病例报告1例

2023-07-03 02:37安哲庆齐昱晗程余婷杨童景廖健
贵州医药 2023年6期
关键词:植体前牙种植体

安哲庆 齐昱晗 程余婷 杨童景 廖健

(贵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贵州 贵阳 550000)

自体骨因其同时具有骨诱导、骨传导和骨生成特性[1],能更快更好地整合到宿主骨中,从而被认为是骨移植材料中的“金标准”[2]。本病例为1例上前牙通过采取自体骨环移植并同期植入种植体,在短期内获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患者,男,24岁,1年前因外伤至右上前牙缺失,期间于外院行11树脂牙粘接修复治疗,现因缺牙区影响美观及功能,为咨询种植治疗方案,就诊我科。既往体健,否认吸烟史,否认服用双磷酸盐类药物史。专科检查:前牙咬合关系为Ⅰ度覆,Ⅰ度覆盖,口内见全口卫生情况良好,11缺失,可见一树脂牙临时修复体,缺牙区唇侧软组织塌陷,丰满度欠佳。CBCT示:11缺失,唇侧骨板缺如,剩余牙槽骨伴水平向及垂直向吸收。见图1。

图1 初诊口内情况及影像学检查

1.2治疗计划 11自体骨环移植并同期种植。手术过程:术前检查符合手术条件;抽取自体血液制备CGF;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应用外径为6 mm的取骨环转预备11受区。使用内径为6 mm的取骨环转于颏部制取深度为5 mm的骨块,逐级备洞,游离供区骨块并置于受区再次逐级备洞至13 mm,植入straumann SLActive NC 3.3×12 mm植体1枚,初期稳定性为35N·cm,旋上愈合基台NC 3.6 mm×5 mm;将CGF剪碎与Bio-Oss 0.25 g(s)混匀后置入11处,外覆Bio-Gide 13 mm×25 mm+CGF膜,供区内置入CFG,充分减张缝合术区。见图2。

图2 手术过程及术后影像学检查

1.3治疗结果 种植术后6个月最终修复(A-D),11唇侧轮廓丰满,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点彩丰富,骨增量维持稳定;修复后,修复效果患者满意。戴牙后6个月复诊(E-H):龈缘轮廓丰满,点彩丰富,修复体与周围软组织形态协调、 色泽自然;CBCT示11唇侧骨量大于2mm,种植体颈部周围牙槽骨未见明显吸收。见图3 。

图3 戴牙后及6个月后复诊

2 结 果

本病例通过环状自体骨移植同期植入植体减少了患者的就诊次数,避免了患者的二次手术,缩短了患者得到最终修复的时间,在仅有的观察期内,种植体周围得到了良好的软硬组织稳定性和美学效果。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

3 讨 论

对于前牙美学区的种植修复,在恢复其功能的同时也需要注重患者的美学效果,美学效果及其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这是美学区种植治疗的重要目标[3]。因此,前牙区修复效果需综合考量修复体的形态、色泽、牙槽嵴丰满度和牙龈形态的协调自然并能达到美好的视觉效果。而在临床种植义齿修复过程中,牙槽嵴骨量的不足是影响种植成功及美学修复关键因素[4]。

牙槽骨在牙齿缺失后将出现水平向及垂直向的吸收,尤其是在前牙美学区多数牙齿在拔除后,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发生明显变化,严重影响美学效果。有文献报道,牙齿缺失后的牙槽嵴在拔牙6个月后,水平骨量减少29%~63%,垂直骨量减少11%~12%[5]。因此,美学区牙缺失后剩余骨量往往难以达到良好的种植和修复效果,采取常规Onlay植骨,患者着面临手术周期长,并承受二次手术创伤的痛苦。

自体骨环移植同期种植技术采用取骨环钻制取骨环,制备骨床,使骨环与骨床形成嵌合关系。通过骨环中心植入植体,同时植体起到固定骨环的作用[6]。该技术是一项针对种植体周三维骨缺损较为有效的技术,并可在骨增量同期植入种植体,避免了患者进行多次手术所带来的痛苦和心理创伤,同时缩短了患者获得最终修复的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在一定的条件下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该技术可以使受区的自体骨环在增加骨量的同时也起到了对唇侧软组织轮廓的支撑作用,有助于抵抗软组织的收缩,避免了术中骨粉的移位[7]。根据受区的需要可以制备不同直径的“骨环”,从而较为理想的重建种植区域的骨缺损,并获得可预期的美学效果。目前本病例获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猜你喜欢
植体前牙种植体
非手术治疗植体周炎牙槽骨再生1 例*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从修复体设计谈植体周炎的预防
牙周炎种植位点的软组织垂直厚度对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
植体周炎再生治疗短期疗效观察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前牙烤瓷冠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