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视角下的习作教学策略初探

2023-07-29 21:33杨丹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整体人文习作

杨丹

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为教学单位,将“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等聚在一起,彰显“双线组元”整体设计。写作是语言实践的重要途径,也是语言能力的直观呈现。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是对新课标核心素养根本贯彻。整体教学架构下,要立足单元,发掘资源,拓展思路,有效设计与组织写作教学。下面,以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为例,探寻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一、整观:厘清写作目标,找准教学方向

新课标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列入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为单元内容教学提供了重要依据。每个教学单元均设有“课文(通常4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教学板块,体现对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的全面培养。习作教学不能仅限于“习作”板块,应从单元整体教学角度全面思考,宏观布局,以明确写作教学目标,找准习作教学方向。

以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开篇以“一花一鸟总关情”揭示了单元人文主题——万物有灵,喻意自然界的万物生灵均有鲜活生命,是人类寄寓情感、诠释心情的重要载体,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文学主张,在本单元得以全面应用。在单元首页的右下角,是单元语文要素,体现对单元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整体规划。阅读要素中提到“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与人文主题呼应,进一步明确了单元语文教学重点,为写作教学指明方向。具体到写作任务,单元习作要素指出实现途径,即通过“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练习方式,来渗透对单元“托物言情”写作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很多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会忽视对单元“人文主题”及“阅读要素”解读,直奔“习作要素”,像本单元那样,围绕“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来建构习作教学,脱离人文主题熏陶,放弃阅读要素涵养,无异于缘木求鱼、敲冰求火,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生成。因此,我们既要明白习作是单元整体教学的组成,也要树立单元整体为习作教学服务的理念,将人文主题、阅读要素、教材选文等教学资源纳入习作整体考虑,方能真正明晰单元习作教学目标,梳理出习作教学正确方向。

二、统构:统整写作资源,架设教学路径

有了单元整体教学观,明确习作教学方向后,习作教学便进入到学程规划与组织设计阶段。合理统筹单元资源,灵活铺设教学途径,通过多层次多渠道语言实践来增强学生语用机会,促进语言素材积累,提升语言技巧能力,从而实现单元习作教学目标,是习作教学规划与设计应重点考虑的问题。具体到落实,可通过“选文精读——词句积累——句段仿写——专题训练”等模式来建构习作途径,将单元资源纳入写作整体计划,全面发展学生写作能力。

以“选文精读”为例,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4篇选文均出自大家之手,分别是郭沫若的《白鹭》、许地山的《落花生》、琦君的《桂花雨》及冯骥才的《珍珠鸟》。上述选文除了要体现单元人文主题、贯彻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外,也为本单元写作教学提供了丰富资源。教学规划中,教师可通过“选文精读”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品研文本结构,学习范文手法,提升写作语感,为单元主题习作做好铺设。如,郭沫若《白鹭》一文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开篇,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结尾,是对“首尾呼应”写法的精彩示范,教师可将其纳入“结构范例”习作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该种写作方法,为习作谋篇布局积累经验。再如,许地山《落花生》一文采取对话方式,将“花生”特点借助不同人的口中说出,避免了直白与单调,可将其列入“句段范例”习作教学设计,在课文讲解中组织学生围绕该内容集中展开讨论,强化语言技巧,提升写作能力。

三、实施:做好写作指引,鼓励个性表达

“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再完美的教学设计都需要经过课堂检验,都需要精准引导,有序实施。写作是将个人心中所感所想以文字方式予以外显的过程,具有极强的个性化特征,没有什么规律可以遵守,更无绝对章法可供衡量。因此,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应因势利导,以支持者的身份介入学生语言实践,从尊重学生意愿出发,鼓励学生个性表达,引导学生在具体语用情境中不断调适习作结构,丰富语言表达,并逐渐形成个人习作风格。切忌不可越俎代庖、大包大揽,为了求快——用成文范式来代替学生结构构思,为了求稳——以程式语言来代替学生表达,这些做法不仅会伤害学生的习作热情,严重情况下会阻碍学生语言能力形成,错失关键期语言发展机会。

以“句段仿写”单元习作教学为例,《落花生》课后习题中有一处小练笔,题目借“‘花生让我们想起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的写作手法,要求学生从“竹子”“梅花”“蜜蜂”“路灯”等物品中任选其一,仿照课文手法试写一段话。教学实践中,同样是选择“竹子”主题,有学生从“生存环境恶劣却四季常青”“竹笋可食用”“竹叶可肥田”“竹竿可编席篓”“竹根可供雕塑”等特點,联想到现实生活中那些默默无闻却甘于奉献的人们。也有学生从竹子“迎风长”“随风摆”“竹笋嘴尖皮厚”“竹干腹中空空”“华而不实”等特点来批判社会上某些精于算计、善于钻营的人。无论褒贬,上述练习均是学生自我真实情感的体现,教师应尊重学生意愿,鼓励个性表达,从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表达的写作习惯。

四、评价:聚焦写作亮点,分层反馈激励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写作意愿影响巨大,尤其是小学阶段。教师的一句肯定,作文纸上的一条批语,均能极大激发学生习作热情,唤起他们写作无穷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习作评价中要善于发现,懂得欣赏,用发展眼光看待学生作品,在平庸表达中发现亮点,在简单陈述中放大精彩,以鼓励态度看待学生点滴进步,从小培养学生对写作的持续热爱。同时,学生之间存在客观差异,习作评价应采取分层分级方式进行,透视学生能力,反馈习作水平,保障评价公正科学高效。

以“专题训练”教学为例,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我的心爱之物”。不同层次学生在习作练习中会有不同表现,在教学评价时应予以区别对待。如,同样是开篇,基础好的学生会这样表达:“那份沉甸甸的礼物,一直藏在我的抽屉里,不,准确地说,是一直住在我的心里。”或者这样开始:“一看到这条色泽亮丽的围巾,我的眼睛不禁会又一次湿润。”基础较弱学生则会这样讲述:“我的心爱之物是毛绒小熊,它是妈妈送我的礼物。”或者是:“我可喜欢滑板了,爸爸给我买了一个,我很开心。”对于语文基础较好学生的习作,教师评价重点应放在文章构思是否巧妙、写作手法是否灵活、语言表达是否生动等方面,对于基础薄弱学生,教师评价则要放宽标准,在意思是否完整、行文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等方面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总之,语文具有人文性、工具性的双重特征。写作既是语言实践的工具,也是人文素养发展的途径。小学语文“双线组元”特征促使整体教学架构形成,习作教学应树立整体观念,立足单元整体,发掘单元资源,为习作教学提供全面服务。

作者简介: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整体人文习作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