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学生共读手册开发及案例探讨

2023-08-14 19:25罗夕花
教育观察 2023年17期
关键词:鲁滨孙漂流记手册

罗夕花

(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广东广州,510310)

统编教材增设的“快乐读书吧”栏目是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沟通的重要桥梁。[1]该栏目介绍、推荐了与教材中单篇课文或单元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书籍,用以补充和完善阅读教学系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而,不少一线教师反映,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开展课外阅读的效果不佳。为此,本文提出小学语文“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的概念,在构建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开发学生共读手册,科学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一、开发价值

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是指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准绳而构建的序列化、活动化、项目化的课外阅读课程体系。其中课程目标对应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基于统编教材选择适度的“1+X”拓展阅读文本或整本书的课外阅读作品,课程设计关注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并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课程实施遵循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审美需求并设置体验式的阅读活动。学生共读手册根据统编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栏目所编写,分别对应每册教材的课外阅读主题或推荐书单,是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的配套材料和助学支架,在推动课外阅读课程化的进程中具有以下重要价值。

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共读手册在导语部分,通过介绍书籍内容,阐明某类阅读文体的文本价值,创设阅读情境,设计阅读任务,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共读手册的结语部分在引导学生回顾阅读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阅读思考,引导学生读得更多,从而开启新的阅读旅程。

第二,制订个性化阅读计划。学生共读手册的阅读计划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制订适切的阅读计划,并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优化阅读计划。阅读计划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拿起一本书并且持续地把它读完。

第三,伴随阅读全程。学生共读手册的主体部分为共读单,呈现了一个个有趣、有料、有度、有伴的阅读活动,伴随学生整个阅读的全程。阅读活动按照章节的次序推进,每一个阅读阶段都会安排练习测评,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效果进行确认和监控,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和理解程度。学生通过完成共读手册中一页页共读单,参与一次次富有挑战的阅读活动。在自主阅读、合作分享、创意表达、思辨探究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想象力得到培养,阅读和讲述能力得到提升,审美情趣得以发展,精神世界得以丰盈。

第四,落实阅读评价。学生共读手册的评价页以阅读种子的发芽、开花、结果为意象,按照低、中、高年段依次梯度设计了“浇灌阅读苗——我是悦读小能手”“绽放阅读花——我是悦思小明星”“采撷阅读果——我是悦行小达人”的评价情境,并嵌入整个小学阶段儿童课外阅读的全过程,构建立体多维的评价体系,形成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引入多元联动的评价主体。教师可以借助评价量表,制作阅读反思单等,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共读手册等为依据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引导学生从阅读习惯、阅读策略、阅读能力、阅读品质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从而指向自身阅读素养的提升。

二、开发流程

(一)明确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课外阅读提出明确的要求:“初步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拓展阅读面,(九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2]而统编教材也借助“快乐读书吧”栏目明确提出课外阅读要求,采用“1+X”阅读模式,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推荐书目遵循由内而外的拓展性、紧扣单元的关联性、古今中外的多样性等原则,旨在夯实学生的课内学习基础,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在课外阅读中要么因为提不起兴趣而应付了事,要么因为缺乏正确的方法与策略而单纯地读。[3]久而久之,不少学生非但没有在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顺利提升阅读素养,反而生发了对课外阅读的排斥感。为了切实发挥统编教材中“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育人价值,最大限度地改善学生低效阅读的局面,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素养,笔者明确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方法与策略的学生共读手册开发与编写目标。

(二)分析资源

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体系中,学生共读手册的开发与编写以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为依托。为了提升学生共读手册与教材的关联性,笔者对教材中“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课外阅读相关资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第一,每册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依附于某一主题单元,作为课内阅读文本的延展与补充。[4]例如,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栏目位于第二单元后,作为本单元学习任务——阅读古典名著的延展与补充,该册“快乐读书吧”栏目主题为“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要求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并重点推荐了《西游记》等书籍。

第二,每册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均设置了“阅读指导”板块,根据栏目主题,或通过简单的描述营造阅读情境,或通过人物的分析梳理情节脉络,或通过节选的文本指引阅读技巧等。此外,“阅读指导”板块高度配合每册教材的语文要素与阅读目标,按照各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重点进行编写,对学生共读手册的开发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第三,每册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均强调学生应该逐步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又充分体现了亲子共读、师生共读、同伴共读等编排理念。[5]例如,低年级“快乐读书吧”栏目便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阅读故事,中高年级则以全班同读一本书的形式实现师生、同伴共读。

(三)选择书籍

除低年段,统编教材中、高年段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均设有“你读过吗”“相信你可以读更多”两大板块内容。教材编者通常在该板块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其中“你读过吗”板块与单元课文紧密相连。例如,五年级下册“你读过吗”板块中的推荐书籍为《西游记》,其为该单元课文《猴王出世》的节选出处;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板块中的推荐阅读书目则是本单元课文主题的扩展材料。例如,五年级下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板块中的推荐书籍为《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与《西游记》一同属于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符合单元学习任务需求。

根据上述统编教材中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笔者遵循以教材内容为导向,以优秀著作为追求的基本原则,为每学年段上下两册学生共读手册选择阅读书籍。例如,三年级上册学生共读手册书籍为《安徒生童话》,五年级下册学生共读手册书籍为《西游记》,六年级下册学生共读手册书籍为《鲁滨孙漂流记》等,均来源于统编教材中“快乐读书吧”栏目所推荐的课外阅读优秀作品。

(四)构思框架

基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形成正确阅读方法与策略的目标,笔者进一步构思了学生共读手册的编写框架。第一,考虑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这一首要目标,笔者在学生共读手册的起始处设置了导语部分,通过简要介绍阅读书籍的基本内容与撰写背景等信息,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情境,产生阅读兴趣。第二,为了使阅读过程更加有序,笔者在学生共读手册中紧随导语制订了阅读计划,用以记录学生的共读伙伴、阅读日期、阅读进度、完成情况等。第三,为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与策略,笔者设计了阅读单,包括相应的阅读任务及阅读活动。通过完成阅读任务、活动,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与主题,同时增长阅读技巧。第四,为了全面展现学生的阅读表现,笔者设计了阅读评价部分,从阅读积累、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阅读活动四个维度,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和家长参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过程及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使之明确自己的阅读收获与不足。第五,为了进一步总结文本内容,笔者还设计了结语部分,鼓励学生将习得的阅读方法运用在今后的阅读中。

三、案例探讨

学生共读手册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可视、可操作的规划。相比常规单一的读书笔记、读后感等形式,学生共读手册更加具有指导性和趣味性,使学生通过完成各项阅读任务及阅读活动,驱动阅读的进程及深度,降低阅读的难度。下面,笔者将以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嵌入式课外阅读学生共读手册(以下简称《鲁滨孙漂流记》学生共读手册)为例,进行探讨、分析。

(一)基本信息

《鲁滨孙漂流记》学生共读手册基于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栏目编写。在该册语文教材中,“快乐读书吧”栏目位于第二单元,主题为“漫步世界名著花园”,并向学生推荐《鲁滨孙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等世界名著。因此,笔者配合教材,选取《鲁滨孙漂流记》作为学生共读手册的内容,带领学生体会精彩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学习阅读整本世界名著的方法与技巧。

(二)具体内容

1.导语部分

导语部分位于学生共读手册的开端,具备介绍、评述阅读书籍,激发学生兴趣等作用。为此,根据书籍主题与内容,导语部分应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营造阅读情境,提升学生对阅读书籍的了解度与接受度。

《鲁滨孙漂流记》学生共读手册的导语部分,在开头交代该书籍与单元课文之间的关系。例如:“同学们,你们是否发现,该单元每一篇文章的题目中都有两个相同的字呢——‘节选’……在这个单元中,每一篇课文都是节选自整部小说……翻开这本书,我们将一起展开一段鲁滨孙的航海之旅、冒险之旅、成长之旅……”如此,进一步强调该书籍的地位,提升学生对该书籍的接受度。随后,通过“阅读惊心动魄的历程”“感受个性鲜明的人物”“感悟坚强不屈的灵魂”三大模块介绍该书籍的大致内容与创作背景,使学生初步了解文本内容,激发阅读兴趣。借由“努力成为积极的阅读者”模块,为学生提供阅读技巧,同时对其阅读过程提出整体要求。例如:“在阅读中适时做笔记,……还可以联结我们之前积累的阅读策略经验,……当遇到阅读疑问和阅读障碍时,不妨停下来,通过查阅资料等其他方式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及时将你的所思所想和阅读伙伴共同交流,感悟作品的魅力和意义。”此类文字帮助学生从整体明确阅读的目的与阅读的思路。

2.共读计划部分

共读计划部分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对阅读过程展开较为整体的规划,多以表格的形式呈现,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该部分通常包括阅读时间安排、阅读进度安排等基本内容,具体到执行日期及故事章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学生按时完成阅读任务。在《鲁滨孙漂流记》学生共读手册中,根据该书籍的情节走向,共读计划部分巧妙地将阅读任务按照章节内容分为三大板块,其中1—5章节为板块一,6—28章节为板块二,29—31章节为板块三,帮助学生规划阅读任务。此外,该部分还设计“我的精读章节”“我的所思所想”模块,旨在引导学生根据自身需要精读精彩片段,与同伴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与阅读感想。如此,学生可以在自行规划课外阅读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自主阅读的意识。

3.共读单部分

共读单部分是学生共读手册中的重要内容,一是因为该部分作为辅助学生展开深度阅读的材料具有指导性;二是因为该部分内设不少阅读任务与阅读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馈学生的阶段性阅读效果,具有可视性。整体来说,共读单其实就是共读计划的完整版本,学生必须在阅读相应的章节内容后,才能完成共读单。共读单内的阅读任务与活动富有趣味性,也符合学生读写训练要求。可见,学生共读手册中的共读单部分是学生实现深度阅读的引子。

《鲁滨孙漂流记》学生共读手册以“航海冒险闯关”的形式设计出五个共读单,对应着不同的章节板块,其中的阅读任务均与故事情节相适配。每个共读单由“导航员手册”“船长朋友圈”“水手船舱”等内容组成,包含“译本对比读”“荒岛小工匠”“荒岛绘图师”“名句漂流瓶”“腰封设计师”“聊聊鲁滨孙”等阅读活动,活动内容集信息提取、梳理探究、人物评价、创造性复述、跨学科学习、创意读写等各种阅读能力的训练与提升于一体,促使学生经历拿起书、读起来、读进去、读完书的阅读全过程,引导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体验与思考,促进整本书的深度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阅读品质。

4.评价页部分

评价页是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所填写的部分,是对学生阅读效果与阅读收获的总结与点评。基于评价的客观性,该部分强调三个评价主体,分别是学生本人、共读伙伴、学生家长,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帮助学生及时梳理、总结阅读经验与方法。《鲁滨孙漂流记》学生共读手册的评价页设有评价表,内含阅读速度、阅读习惯、阅读技能、阅读活动四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其中,“阅读自测营”“阅读收获园”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共读友乐场”引导学生同伴互评,而“亲子悦读圈”让家长来评价。这种“三位一体”的多元化评价为整本书阅读的推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成就感,培养学生阅读过程的自我监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阅读品质。

5.结语部分

结语虽是学生共读手册的最后一部分,但同样重要,能够帮助学生回顾阅读过程,进一步启发学生的阅读思考。《鲁滨孙漂流记》学生共读手册的结语部分设有“阅读心路”“阅读期待”等板块,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中学生共读手册的开发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课外阅读课程化的进程与成效。对缺乏自主阅读能力的小学生而言,让其同步使用学生共读手册作为辅助材料,可以很好地指导其开展课外阅读,促使其逐步养成自主深度阅读的能力。

猜你喜欢
鲁滨孙漂流记手册
拯救火星“鲁滨孙”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漂流记
成功在于什么?
鲁滨逊漂流记
枧潭漂流记
School Admission择校
兔兔自杀手册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