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LICC听评课范式在体育课磨课中的运用*

2023-08-19 17:33吕艳青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0期
关键词:观察点观察者范式

陈 海 吕艳青

(1.马鞍山市第十二中学 2.马鞍山市星光学校 安徽马鞍山 243000)

近年来,体育“学科热度”逐年升温,作为新时代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体育课堂教学,有着与其他学科明显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形式,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与方法有很大区别,学生学习效果与能力提高的验证也不同于多数学科。说到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教师自然再熟悉不过,它是我们这些体育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在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和探索中,体育教师当然也是各有长处、百花齐放。当然,这其中一定少不了它山之石,也就是对优秀体育课的观摩和学习。每个体育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多少都要涉及公开课、展示课、评比课、考评课等。那么,笔者认为,一堂优秀的、有学习价值的、能经得起考核的课,不经过打磨是很难实现的。有人可能会说:“精打细磨的公开课、展示课是作秀。”“考评课能磨课吗?”鉴于此非本文讨论的内容,笔者只简单表达一下:但凡有价值的、经得起推敲和推广的事物,大多是千锤百炼、精打细磨的产物。那么,如何科学地、更有效地进行磨课呢?在本人参与主持的课题“区域性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体育课课堂观察循证研究”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通过多次课堂观察实践,将LICC听评课范式运用到各种磨课中,这给了笔者很多的启发,在此,简单探讨LICC听评课范式在体育磨课中的实践运用和意义。

一、什么是LICC听评课范式,为什么适用于磨课

谈到听评课,不得不谈到当前的听评课现状。传统的听评课活动开课形式化、听课任务化、评课讲假话的现象不在少数。体现在听评课中的“三无”现象——听课,无合作的任务,没有明确的分工;评课,无证据的推论,基于假设的话语较多;听评课,无研究的实践,应付任务式听评课比比皆是,很少具备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的元素,如研究、技术、合作等。指向听评课范式转换的课堂观察则同时具备了这些元素。其中,崔允漷教授在2008年版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和2013年出版的《课堂观察Ⅱ: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中所呈现的听评课的一种新范式——课堂观察LICC听评课范式: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Instru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课堂文化(Culture),为听评课模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指导。回归到磨课中来看,笔者理解的磨课,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我锻炼、成长、精进的过程;也是磨课团队发挥集体智慧,各献所长、共克时艰的过程;还是所有参与其中的教学共同体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更是反复推敲、精益求精、灵感与创新频现的过程。可以说,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研究的过程。而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其一,在程序上,即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保证了磨课研究过程的针对性与延续性;其二,LICC听评课范式的专业性在于课堂观察的主要对象不是教师教学而是学生学习,观察点的设计都是为了改善学生学习,这也为磨课的过程指明了方向:磨课的最终目的和意义不在于炫技,而在于落实学生学习;其三,课堂观察同时提供了观察点确定、观察与记录工具的开发、数据处理与推论、课例编制等技术,使其服务于磨课的过程更专业、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课堂观察LICC听评课范式不仅适用于磨课,也一定有其特有的方法和优势服务于磨课过程。下面,笔者就结合研究的过程谈谈其运用和思考。

二、如何发挥LICC听评课范式的磨课功能及其集智与创新意义

(一)观察点的甄选和实施

磨课是一个反复推敲、修改、验证的过程,发现问题是磨课的首要任务。预测潜在的问题、发现突出的问题、深挖隐藏的问题,有时候光靠经验和推测是很难准确实施的。课堂观察作为观察课堂的研究工具,出于观察的需要,遵循理论的逻辑,形成了“4要素 20视角 68观察点”的研究框架,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基础或问题基础。有的放矢地选择观察点,也成了诊断课堂的有力抓手。

1.结合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开好课前会议,落实目标要求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课,笔者建议首先得拿出标准,了解该教学内容在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下的表述,再结合自身风格特点、所教学生的情况,以及对教材或技术动作的理解,进行认真细致的教学设计。那么,课前会议,可以说就是第一次磨课开始了。笔者认为,课前会议作为磨课的第一步,可以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被观察者要让大家了解本课的大致结构,有哪些创新点或困惑;二是被观察者能明确本课的重难点、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被观察者能表述目标达成的场景或呈现形式;四是观察者根据以上了解提出相应的意见或建议,并据此预设观察点,进行下一步观察。

2.结合教材、教师、学生预设观察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

在选择观察点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授课教师的教学特点,授课时间、场地,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等。在做好这一系列准备工作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为本节课确立观察点。简单来说,观察点的选择要有准备性、实效性、可操作性、针对性。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体育课作为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方式的实践课程,观察点的选择也应该具有学科特点,或者说是带有专业区别的。同时,必须考虑其可操作性和有无实际意义。

3.做好课中观察,以观察量表的形式体现观察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和分析

观察量表是记录课堂情况,提供研究数据的重要工具。根据磨课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开发观察量表,对实现课堂观察的数据记录和分析至关重要。例如,某年轻教师的第一节区级田径公开课教学,磨课中先针对年轻教师可能存在的问题,组建3组观察合作小组并设计量表进行观察。

课后,教研团队也根据得到的信息和反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交流和研讨,对教学各环节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设想,并就下一次磨课的观察方向做出调整和选择,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反馈与评价的落实

在我们的实践研究中,相对于常规听评课,针对磨课进行的课堂观察,在反馈与评价上往往更直入主题,对问题和错误的呈现简单直接,有时候甚至让被观察者陷入低沉的心理状态。因此,对于通过观察得到的反馈与评价,我们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摆正心态,好问则裕

磨课的本质就是找问题、挑毛病、提建议,被观察者首先要有积极和端正的心态,谦虚好问,相信教研团队,才能获得更多更真切的帮助。若有在理念或操作上的相悖意见,也要开诚布公地协调、商议,力求取得知行上的统一。

2.认真梳理,钩玄提要

被观察者在得到反馈与评价的第一时间,就要做好梳理和分析,有哪些是上课过程中准备了却遗忘了的;有哪些是没有想到或没有关注到的;有哪些是失误或认知有偏差的;有哪些建议是醍醐灌顶、一语道破的。要尽快厘清主次,做好修改和提升的准备。

3.补缺补差,及时落实

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才是关键。针对观察得到的反馈,迅速吸收和整合,抓紧落实到改进课中,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这个过程虽是辛苦和煎熬的,但也是提升和精进的过程。

(三)递进式观察

课堂观察LICC听评课范式在4个维度上给出了68个观察点,当然,我们针对体育学科的特点也会在相近的观察点上做出重设,但显然我们不可能都进行观察。关于选择好观察点前文已述,那么,在肯定不止一轮、二轮的磨课过程中,我们还得有更深的追求,要从已解决的问题中发现新问题;从已能熟练运用的教学方法中拓展新的教学方法;从已突破的困难中再寻突破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递进式观察,在磨课的下一轮,做好能让课堂教学进入更高层次的观察准备。例如,在磨课的初始阶段,针对教师教学这一维度,我们在教学环节这一视角下,可以先关注该课堂教学的环节构成及其依据、逻辑关系、时间分配等。接着,根据磨课的进展,我们需要关注教学环节与目标的照应、怎样促进学生学习,以及环节(组织)是否有特色。又如,针对课程性质这一维度,在教学目标这一视角下,前期我们关注目标预设的根据、预设目标的呈现形式等,后期我们则需要关注该目标是否适合该班的学生,以及课堂中有无生成新的目标,是怎么处理的。总之,在磨课的不同阶段,我们应该对课堂教学进行纵深的研究,选择更有眼光和智慧的观察方向,让所磨之课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集智和创新

课堂观察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用于磨课,它的载体必然是团队合作,而团队能提供的最大红利,必然是集体智慧。往往一个金点子成就一个大成功;一个好主意开创一个好局面;一个好设计成就一个好经典。体育课中这种金点子、好主意、好设计更是数不胜数,也有相当多的小口诀、辅助练习、组织方式都成为流传很久的经典。记得2017年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国培计划中,汪晓赞教授在讲座现场提出一个互动——喊数抱团,台下的笔者一开始是不以为然的,全国各地的教师你来我往,一会儿就提出了七八种不同的玩法,我也参与了几种玩法,可以说,每种玩法都有其目的,有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有合作分组的,有“忽悠”学生跑步的,有做拓展练习的,等等。汪教授也将后面的练习讲解要求带到游戏过程中,有效提高练习密度。由此可以得出,发动集体的智慧,再陈旧的事物,也有可能被惊艳到。而磨课中的一个关键的创新、一个出彩的设计,往往就决定了这节课的高度。

打造一节优秀、出彩的体育课是极为不易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借助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课堂观察LICC听评课范式在模式和工具上为我们提供了称手的武器。当然,更重要的是体育教师乐于突破自我、时刻鞭策自己,有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更适宜的环境的决心和责任心。

猜你喜欢
观察点观察者范式
我省4家农民合作社被列为部级观察点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冷静而又理性的观察者——德国华人作家刘瑛访谈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清明节期间全国祭扫民众达1338.7万人次
法治思维下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保障机制*——以河南省原阳县留守儿童学校为观察点
观察者模式在Java 事件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委托与事件在观察者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