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多角度思考

2023-08-28 00:50朱文芳王乾丽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国式中国共产党现代化

朱文芳 王乾丽

(1.云南省昭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云南省昆明市实验中学)

【背景材料】

2023 年2 月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中央继往开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谋划接续奋斗提出的新目标。从愿景看,这个目标就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但把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连接在一起,则赋予了崭新的内涵。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内容和深刻思想,为加深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提供了全新的认知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

【理论分析】

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角度分析

1.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重申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我们要继续奋斗,到21 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就是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途径。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新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从《经济与社会》角度分析

1.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防止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2.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保护环境、绿色低碳,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从来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从《政治与法治》角度分析

1.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人民立场、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是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事业的统领者和开拓者,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根源所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特征和本质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指引方向的“指南针”、凝心聚力的“主心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3.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法宝。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中央继往开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谋划接续奋斗提出的新目标。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

四、从《哲学与文化》角度分析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着眼于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奠基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发展实践。中国国情作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立足点和根本依据,从自身特点出发,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

2.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这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现代化道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要坚持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共性要求,更要凸显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特色、中国逻辑。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有着现代化的一般性特征,又有着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基本国情的中国特色,更有着由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社会主义本质要素、中国特色要素和现代化一般要素的一种综合性再造。坚决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和走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主要目的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和为民族谋复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与群众建立血肉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立场,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价值取向。

6.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在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生态观等。

五、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角度分析

1.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走出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具有解决人类共同问题、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世界意义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解决了中国的实际问题,也在一定意义上回答和解决了其他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如何发展的共同问题。对世界而言,拥有占世界近20% 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不仅将极大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也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巩固提升】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以上论述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①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②新事物总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发展进步的

③困难多、挫折大,才有利于新事物的发展

④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新事物必定壮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遵循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彰显鲜明的中国特色,并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展途径,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来自它( )

①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②是人类未来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南

③提供了解决现代化问题的所有答案

④是揭示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客观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在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生态观等。这说明( )

①坚持古为今用,必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②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融合才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④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 年2 月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

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参考答案与解题分析】

1.【答案】A

【解题分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途光明,任重道远,说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①符合题意;我们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蕴含了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②符合题意;适度的困难和挫折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长,但新事物产生之初往往力量微弱,过量的困难、过大的挫折会阻碍新事物的成长,③错误;发展道路是曲折的,需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但不是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新事物就一定成长壮大,④不选。

2.【答案】B

【解题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丰富了人类现代化的内涵,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①符合题意;中国式现代化贯通着人类追求现代化的普遍性规律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共性要求,④入选;中国式现代化充分揭示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各国实际有差异,作为根本指南与题意不符,②排除;中国式现代化为寻求独立自主与和平发展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新方案、注入了新理念,但不是所有的答案,③不选。

3.【答案】D

【解题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③符合题意;在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生态观等,说明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④符合题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因素很多,①过于绝对,不选;不断激活传统文化理念的当代价值,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精神源泉和思想引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融合才有超越时空的价值的说法不正确,②不选。

4.【参考答案】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②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成功拓展的根本保证;④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才能保证将党的意志贯彻到中国式现代化之中,顺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党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落实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学科素养。

【解题分析】设问要求“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解答本题时,可以带着问题看材料,明确问题的要求及材料的内涵,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点,最后结合材料,运用党的性质、宗旨;党的根本立场,党的地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等相关知识,加以说明即可。

猜你喜欢
中国式中国共产党现代化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