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2023-09-22 01:17朱芯苗
幸福家庭 2023年1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植物生长

朱芯苗

种植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教师开展种植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还可以增进幼儿对大自然的了解,使幼儿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劳动意识等。幼儿园教师应该充分发掘当地的自然资源,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种植活动,引导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积累有益的经验,帮助幼儿与大自然建立紧密的联系。

一、开展种植活动的意义

(一)培养大班幼儿的劳动意识

开展种植活动可以培养大班幼儿的劳动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种植活动中,幼儿需要参与松土、播种、浇水、施肥、除草、除虫等多项劳动,并且需要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精心看护植物。这能使幼儿明白劳动是一项艰辛而有价值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使他们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二)培养大班幼儿的环保意识

开展种植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幼儿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观念。大自然是最直观、生动的教育课堂,在种植活动中,幼儿通过参与多项劳动,亲身体验种植的过程,感知生命的多样性,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从而了解植物与环境、人类的关系,进而树立环保意识,懂得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三)培养大班幼儿的良好品质

开展种植活动可以有效渗透德育,培养大班幼儿的诸多良好品质。在种植活动中,幼儿需要参与松土、浇水、施肥和除草等劳动,这可以让幼儿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同时在看护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和大自然的奇妙,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敬畏之情。在种植的过程中,幼儿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耐心和毅力,因为种植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常會面临气候和病虫害带来的挑战。在此过程中,幼儿能够形成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质。同时,在种植活动中,幼儿能体验共同劳动的快乐,形成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四)提高大班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参与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幼儿需要进行各种实践操作,如松土、播种、施肥等,这些劳动技能都需要幼儿动手实践才能掌握。通过这种实践学习方式,幼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如何高效地养护植物,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五)提高大班幼儿的观察能力

通过种植活动,幼儿不仅可以学会如何养护植物,还可以学会如何观察植物。通过观察植物,幼儿学会了捕捉细节,提高了自身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幼儿在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时,要探究其与环境的关系,并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提高养护植物的能力。通过这些观察实践,幼儿可以逐渐掌握观察方法,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六)提高大班幼儿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种植过程中,幼儿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植物被害虫侵扰或者缺少必要的养分等。面对这些问题,幼儿需要积极探索解决方法,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实践探索,幼儿不仅可以学会如何养护植物,还能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

(一)保护幼儿的探究精神,引导幼儿自主思考问题

在幼儿园种植活动中,保护幼儿的探究精神并引导幼儿自主思考问题,是培养大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时,教师应当给幼儿足够的探究空间,促使幼儿在自主探究中成长。

首先,教师应当提供充足的工具和材料,如小铲子、小水桶、放大镜、尺子等,让幼儿可以更好地开展种植活动,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在幼儿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你们知道这种植物需要什么样的土壤吗?”“你们知道植物每天需要多少水才能更好地生长吗?”等问题,引导幼儿自主思考和探究。

其次,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意见和想法,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让幼儿自己作出决策和选择,以保护幼儿的探究精神。如在选择植物品种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植物品种及喜欢的原因。在种植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和疑问,以便后续进行探究。

最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支持和指导,帮助幼儿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使幼儿保持探究的热情。当幼儿遇到困难和困惑时,教师不能直接给出方法和答案,而应通过巧妙提示,引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以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引导幼儿自主发现问题

在幼儿园大班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引导幼儿自主发现问题非常重要。在种植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幼儿足够的自主权,让幼儿自主观察并发现问题,以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幼儿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独立和有条理。

例如,在以香草为主题的种植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了解香草的生长过程,以及香草生长所需的条件,如土壤、水、阳光等,并让幼儿自己选择适合室内种植的香草品种,如薄荷、迷迭香等。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香草的生长过程,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香草的形态、颜色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掌握观察植物的正确方法。如教师可以问幼儿:“植物长高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当幼儿回答“长出新的叶子和枝条”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记录这个发现,让幼儿在笔记本上用文字或图画记录植物的形态变化,标注出植物在每个生长阶段的特点。当植物叶子发黄或枯萎时,教师要引导幼儿思考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增加浇水量、调整光照时间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和记录,更好地理解了植物的生长原理,提高了观察能力和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组织合作讨论,引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

在种植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合作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一起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还能够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学习的质量。

以蔬菜种植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先为幼儿提供一些蔬菜种子和土壤,向幼儿讲解不同蔬菜的特点,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幼儿讨论如何种植和照顾蔬菜。在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解决方案,鼓励幼儿自主思考和表达。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种植活动,为幼儿提供种子、种植所需的工具,并给予幼儿必要的操作指导,引导幼儿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之后,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和蔬菜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当幼儿在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有些种子没有发芽?”“为什么有的蔬菜生长缓慢?”等,并让幼儿思考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在幼儿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并鼓励幼儿通过请教家长、查阅绘本资料等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邀请家长参与,提高幼儿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种植活动可以提高幼儿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是培养大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家长参与种植活动可以给幼儿提供支持,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同时,家长的参与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种植活动的意义,使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其中。

例如,在春季,幼儿园可以开展亲子种植活动,邀请家长来园与幼儿一起种植花卉。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和家长一起讨论如何种植、养护植物,确定浇水时间和除草方法等。在此过程中,家长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些有关种植的知识,如不同植物的种植方法、育苗周期、养护方法等,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调动幼儿自主探究的積极性。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幼儿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将自己的发现和疑问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开展探究。

结语

近年来,种植活动越来越受到幼儿园的重视。幼儿园种植活动对大班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参与种植活动,幼儿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还可以获得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机会,并萌发自主探究的兴趣,获得初步的探究经验,进而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在未来的成长中,这些经验和能力会对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种植活动的开展,并在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的能力,以在种植活动中更好地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为大班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后塍幼儿园)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植物生长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碗莲生长记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生长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