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幼儿园种植活动

2023-09-22 01:17许安静
幸福家庭 2023年12期
关键词:理念幼儿园游戏

许安静

“以游戏为幼儿基本活动”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彰显了游戏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要求教师教学时寓教于乐。种植活动是幼儿园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其以自然环境为教育载体,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自然环境的魅力,拉近幼儿与自然的距离,使幼儿获取丰富的学习经验。教师将游戏活动与种植活动相结合,可以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质量,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

一、概念解读

(一)课程游戏化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这就要求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课程游戏化不是在学习时加入游戏,而是在游戏活动中学习知识。课程游戏化理念要求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将游戏贯穿幼儿的整个学习过程,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丰富的知识,从而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在游戏中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

(二)幼儿园种植活动

陶行知曾言:“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自然环境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神奇的自然景观、奇特的生物现象,这些都是幼儿教育中可以运用的教学资源。幼儿园种植活动是以自然环境为载体,包括松土、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等多个环节的具有长期性的教育活动。幼儿园种植活动蕴含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对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能满足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好奇心,拉近幼儿与大自然的距离,还能满足幼儿自主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需求,促进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独立思考意识的发展。

二、课程游戏化理念在幼儿园种植活动中的优势

(一)拉近幼儿与自然的距离

幼儿经验的获得源于游戏与日常生活,借助游戏开展种植活动,对课程质量的提高有积极作用。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当今幼儿较少有机会接触自然,他们对自然有强烈的好奇心。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幼儿园种植活动,可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幼儿园种植活动与探究性学习活动相结合,可以让幼儿走进自然、接触自然、感知自然,拉近幼儿与自然的距离,有助于培养幼儿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自然课程是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种植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种植、管护等,感知自然生物的多样性与独特性,了解丰富的科学现象及知识,从而使幼儿获取丰富的学习经验,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

(三)促进幼儿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

种植活动具有游戏性、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开始种植前,幼儿需要观察种植场地、活动空间;在种植过程中,松土、播种、施肥、除草各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亲力亲为。由此可见,种植活动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实践操作机会,从而促使幼儿在实践中发展操作能力、掌握多项技能。

三、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的策略

(一)立足幼儿兴趣,选择适宜的种植内容

幼儿园种植活动具有探究性的特点。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教师应当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开展具有指向性、针对性的种植活动,以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需求。

在开展种植活动前,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让幼儿各抒己见,说出自己感兴趣的种植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种植计划,如需要用到哪些工具、要怎样种植等,以激发幼儿的种植意识。在确定种植内容以后,教师可以给幼儿布置一项作业,让幼儿询问家长某类农作物的生长特点、营养价值及什么时候最适合种植等,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这样的种植活动围绕着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展开,有利于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探究意识,使幼儿感受种植活动的独特魅力,从而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二)开展亲子种植活动,营造温馨的氛围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家长在幼儿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幼儿的年龄小,所积累的自然知识较少,对种植活动缺乏正确的认知,他们可能会对种植活动产生抗拒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开展亲子活动,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和幼儿一起参与种植活动。这不仅可以营造温馨的氛围,还可以让幼儿更有信心参与种植活动。

具体来讲,在开展亲子种植活动之前,教师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初步了解种植活动的概念、特点和目的,并帮助幼儿做好种植的前期准备。在开展亲子种植活时,教师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同幼儿一起进行种植。在此过程中,家长可以指导幼儿掌握松土、浇水、施肥等种植技能,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丰收季节,教师可邀请家长走进种植基地,与幼儿一起收获劳动成果,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以亲子活动的形式开展种植活动,不仅能提高种植活动的质量,还能激发幼儿的种植热情,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

幼儿园种植活动是幼儿了解自然的重要途径,能有效丰富幼儿的自然知识储备,提升幼儿的科學素养。自然环境是科学领域活动的重要载体,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教师可深度挖掘种植活动中蕴含的教育契机,以问题为导向,为幼儿设计科学探究游戏,使幼儿通过对科学现象的观察与探究,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比如,在种植花生的过程中,幼儿发现花生秧的花开了一次又一次,却迟迟未见果实。有幼儿疑惑地问教师:“花生的果实去哪儿了?”幼儿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认为“开花就会结果”,对自然生物有一种刻板印象。针对幼儿提出的这一问题,教师设计了科学探究游戏“花生宝宝藏猫猫”,让幼儿在游戏中展开科学探究,了解自然现象,探寻花生果实的奥秘。在种植活动中,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不断提出问题,如“怎么辨别西红柿的品种?”“不同品种西瓜的花纹有什么不同?”“向日葵为什么会‘转头?”等。教师可以因势利导,结合种植活动为幼儿设计科学探究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丰富自然知识储备,将种植活动的教育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四)开展自主游戏,鼓励幼儿自主探究种植知识

《指南》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教师在开展种植活动时不能“预设活动”,而是要以观察引导为主,让幼儿在种植活动中开展自主游戏,鼓励幼儿独立探究种植知识,进而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自主游戏活动“营救小白菜”为例,这一游戏活动源于幼儿的自发行为。在一次种植小白菜的活动中,幼儿在种植基地撒下了许多小白菜种子,随着气候逐漸变暖,白菜苗破土而出,覆盖了整片种植基地。针对怎样将凌乱而分散的白菜苗移栽定植这一问题,幼儿展开了探究,讨论如何让小白菜更好地生长。在此基础上,“营救小白菜”的自主游戏活动诞生了。在游戏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引导幼儿查阅资料、询问家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幼儿最终确定了移栽定植的步骤和方法。这一自主游戏源于幼儿的观察,当幼儿提出问题后,教师没有直接向幼儿灌输相关种植知识,而是鼓励幼儿自主探究,进行深度思考,利用问题推动幼儿成长,凸显了游戏化教学理念下种植活动的教育价值。

(五)开展混龄种植活动,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

混龄游戏教育模式具有跨年龄、跨层次的教育特点,它打破传统的班级制度,以集体性游戏为主,将小、中、大班幼儿置于同一学习空间,让幼儿自主开展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社交能力、合作意识的发展。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教师可以开展混龄种植活动,组织不同班级幼儿共同开展种植活动,让幼儿在合作共建、互帮互助下完成任务,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小、中、大班幼儿在种植能力与经验上存在明显差异。小班幼儿对自然环境了解不多,不知道各项工具的使用方式,种植经验几乎为零,且力量较弱,部分种植环节无法完成。中班幼儿种植经验有限,掌握了工具的基本用法,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劳动,力量相对较强。大班幼儿种植经验丰富,能独立完成劳动,能采用正确的措施解决问题。针对不同幼儿的能力水平和特点,教师可以采用“以大带小”的分组模式,让大班幼儿带着小班、中班的幼儿开展种植活动,让幼儿在合作学习、互帮互助中实现共同进步。

比如,在育苗环节,大班幼儿可以结合自身已有经验,简单地向小班、中班幼儿讲解土培与水培的特点;在挖坑、播种环节,由大班幼儿负责挖坑,小班幼儿负责播种,中班幼儿负责填坑,推动游戏活动的有序进行;在管护环节,大班幼儿可以带领小班、中班幼儿搭建植物攀爬架;等等。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混龄种植活动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说、做、玩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获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直接经验,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结语

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而种植活动具有游戏性的特点。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更具趣味性的种植活动,充分发挥种植活动的教育优势,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石庄镇张黄幼儿园)

猜你喜欢
理念幼儿园游戏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