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方法

2023-09-22 05:46吴丹
幸福家庭 2023年12期
关键词:竖笛社团双减

吴丹

“双减”政策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和过多的作业负担,为学生学习体育、美术、音乐、计算机等课程提供了更充足的时间。小学音乐社团是以音乐作品欣赏、音乐演唱训练、乐曲演奏、音乐舞台剧排练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团体组织,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感受和体验音乐,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元、鲜活有趣的音乐社团活动中增强关键能力,提升音乐核心素养。基于此,笔者探讨了“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意义

音乐课程是学校美育的关键内容和重要途径。在“双减”背景下,教师积极组建小学音乐社团,深入挖掘、拓展课内外音乐资源,创设多维、立体、互动的音乐教育情境,开展丰富多样的音乐社团活动,能够在鲜活的音乐表现形式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师组建小学音乐社团,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演唱歌曲、表演音乐剧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夯实音乐知识基础,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

(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它蕴含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并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满足了人们的想象和需求。在“双减”背景下,教师积极组建小学音乐社团,开展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由地歌唱,让学生放松身心,在聆听与歌唱中感受音乐的魅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此外,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音乐能让学生获得对周围世界的深刻体验和丰富感知。因此,教师积极组建小学音乐社团并开展相关的活动,能够让学生获得多样化的听觉体验,在悦耳的音乐声中升华文化品格。

(三)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积极组建小学音乐社团,开展音乐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合唱歌曲,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让学生深刻体会集体的力量,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为学生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音乐社团活动存在的问题

部分小学音乐社团的活动项目较为单一,除了合唱、舞蹈、音乐欣赏等保留项目,很少在其他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使得学生的音乐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失去了参与社团活动的兴趣。

同时,在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组织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音乐活动的表演性,多出于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获得名次的目的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使得学生无法感受到参与社团活动的乐趣,逐渐丧失了音乐学习兴趣。此外,部分学校的音乐社团缺乏管理,无法保证音乐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难以体现音乐社团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三、“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策略

小学音乐社团活动是一种非课堂性的音乐教育活动,是教师在不受教学大纲约束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组织的音乐活动。在组建小学音乐社团时,教师要逐步制定、完善和优化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完整、合理的社团活动目标,大力开展音乐社团实践活动,并在社团活动开展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歌唱能力、音乐欣赏能力和乐器演奏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创新社团种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设计小学音乐社团活动项目的过程中,除了合唱、舞蹈、音乐欣赏等保留项目,教师还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社团活动的项目种类。由于部分小学的人数较少,教师可以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开展音乐社团活动,深入挖掘校内外师资力量,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一些极具特色的内容,如戏曲、竖笛等,在培养学生特长的同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根据地方特色,组建了戏曲、竖笛演奏、音乐欣赏、合唱等音乐社团。低年级学生可参加音乐欣赏社团,中年级学生可参加竖笛演奏社团,高年级学生可参加戏曲社团,合唱社团则是全校学生都可以参加的,这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特长,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推动了学校艺术教育的进步。与此同时,笔者所在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实行梯度选拔模式,先采用学生自荐的方式,选拔出音乐天赋较好的学生,组建“第一梯队”,然后在不断筛选中组建“第二梯队”“第三梯队”,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适合自己的音乐社团活动,为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做好准备。

(二)创设音乐情境,加强专业辅导

提高小学音乐社团活动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辅导。教师要积极创设鲜活灵动的音乐情境,通过丰富多样的游戏、多觉联动的感官体验,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教师还要精心挖掘课内外音乐资源,跳出课本的框架,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游戏与聆听体验中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掌握演唱、演奏、欣赏音乐的相关技巧,在音乐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音乐素养,升华人文品格。

随着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应积极创设与主题相契合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在音乐欣赏、演唱中获得丰富的音乐经验,以促进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带领低年级学生开展音乐欣赏社团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创设优美生动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并利用优美动听的声线引导学生迅速进入音乐情境。在引导学生欣赏钢琴曲《秋日私语》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秋日寂静空旷的田野,让学生感受乐曲悠扬飘荡的旋律,引导学生在与大自然的交互中充分感受音乐里的宁静与美好。

此外,由于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在带领他们开展音乐欣赏社团活动时,应巧妙地将音乐欣赏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艺术审美情趣,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例如,在引导学生了解打击乐器时,教师可以开展关于聆听的小游戏,先引导学生利用“开火车”的方式传递腕铃、手铃、板擦、原木舞板、塑料沙球、木鱼、三角铁等打击乐器,让学生在观察、摸索、思考中利用不同的打击乐器奏出不同的声音。然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用纸板隔开,让一组学生手拿乐器演奏,让另一组学生识别并说出该乐器的名字,借此让学生在游戏体验中掌握不同乐器的相关知识。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这些乐器演奏《森林狂想曲》,让学生感受森林中那些可爱精灵的不同声音,鼓励学生巧妙利用打击乐器模仿森林中不同動物的叫声,一起演奏奇幻的森林之歌。

(三)把握学生学情,夯实学生的音乐功底

在开展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立足学校实际,精准把握学生学情,找准学生的音乐学习起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音乐辅导。小学生的音乐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音乐水平,据此合理安排学生参加音乐社团活动。

例如,在合唱社团中,有些学生适合唱高声部,而有些学生则适合唱低声部。教师在开展合唱活动之前可以先了解社团内学生的歌唱能力和特点,为学生安排合适的活动任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参与音乐社团活动的兴趣。

又如,在竖笛演奏社团中,教师要将已经学过一段时间器乐、对乐理有基本认识的学生和刚接触乐器的学生区分开,并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可以让已经会吹竖笛的学生担任“小老师”,为刚接触竖笛的学生讲解竖笛的基本知识,自己则在一旁做好观察指导工作,在出现问题时适当介入并点拨。

(四)重视民主管理,规范社团纪律

小学音乐社团实质上是一个小型的活动团体。在开展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完善社团的规章制度,重视民主管理,在遵循公平公正原则的前提下,让学生投票选出各音乐社团的社长、副社长等,让社团内的成员共同商讨并制定社团规章制度,以规范社团的活动。在开展常态化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音乐社团的管理,明确社团辅导的目标和要求,并及时开展活动评价。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过多干预社团活动,以免影响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五)构建展示平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开展小学音乐社团活动时,教师要注重实践性和有效性,积极组织校内、校际艺术类比赛,为学生构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并鼓励学生发挥音乐潜能,大胆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艺。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校园歌唱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音乐才艺的表演舞台,让学生获得在课堂中学不到的实践经验、视野阅历,在音乐的熏陶中培养舞台自信,提升音乐素养。

此外,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丰富多元的音乐社团活动,通过展演、交流、合作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实现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的并驱融合发展。

结语

音乐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组建小学音乐社团,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音乐社团活动,将小学生浸润于优秀的音乐文化氛围中,引导学生在格调高雅、朝气蓬勃、富含美感的音乐情境中丰富情感体验,丰盈精神成长,并利用乐器学习、歌曲演唱、音乐欣赏、戏曲学唱等方式,积极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

猜你喜欢
竖笛社团双减
农村小学竖笛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缤纷社团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笛声悠扬 回味悠长——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三计
K-BOT拼插社团
小学竖笛教学“分层互动”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