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法

2023-09-22 05:46沈洁
幸福家庭 2023年12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双减

沈洁

“双减”政策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保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双减”政策实施以后,学生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在此背景下,班主任要多与家长沟通,引导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共同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了保证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家长会、进行家访、组织家长参加教育讲座等方式指导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别

家庭教育是个性化教育,关注、指导、教育都需要父母来完成,学校不能代替。学校教育具有统一的制度和课程体系,它所提供的是一种公共的、普遍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教师难以关注到每个学生。

同时,家庭教育是终身的、示范性的。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的,在学生接受的所有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影响是最深远的。

此外,在教育内容上,学校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家庭教育以生活教育、人格教育、习惯养成教育为主。

二、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意义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应注重言传身教,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在此基础上,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可以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保证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2~18岁是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班主任积极指导家庭教育,与家长一起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尊重学生的选择,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确定人生的目标,让学生在将来成为优秀的人。

三、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前提

在接手一个班级后,班主任应该利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教育局下达的各项任务,并结合班级内部的各项事务,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明确学生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学生的能力可以提高到什么程度、如何达成预期的教育目标等。班主任要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质做到心中有数,并在不同的活动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正人先正己,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班主任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班主任要认真观察学生,发现不同学生的兴趣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此外,班主任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他们的家庭情况,为后续指导家庭教育奠定基础,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双减”背景下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庭应承担的教育责任,彰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班主任要引导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更多关注孩子的品德教育,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要指导家庭教育,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供支持,其方法及途径如下。

(一)密切联系,点拨家庭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否正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的背景下,作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班主任要密切家校联系,引导家长转变观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科学教育孩子,共同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班主任可以开展一些专题教育活动,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促使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创建良好的家校共育环境。班主任还可以多与家长沟通,学会倾听与表达,拉近与家长的情感距离,使家长真正信任自己,愿意接受并践行其分享的家庭教育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的指导要符合具体、正向、可操作的原则。例如,班主任希望家长能够多陪伴孩子,可以建议家长多跟孩子一起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如读书、玩乐高、打球等,或者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而不是只说“家长要多陪伴孩子”此类比较笼统的话语。

(二)积极互动,加强家校沟通和交流

1.步调一致,产生同频共振。在沟通中,班主任要认识到倾听比争论更重要。例如,在与家长沟通时,笔者会先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努力做个好听众,让家长尽情表达他的想法。如果家长不善言辞,笔者则会用提问的方式逐步了解,之后重新梳理家长的回答并表述一遍,以便和家长产生共情,为合作共育奠定基础。

2.提供可行的具体建议,让家长有着力点。在沟通时,班主任可以给家长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建议,让他们有着力点。例如,针对亲子沟通不顺畅的家长,班主任可以努力控制语速、降低音量,或者让家长把自己想对孩子说的话写在纸上,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发泄情绪。

3.保持与家长的积极互动。在日常教育中,班主任与家长应保持高密度的沟通与联系。班主任要有根据地向家长赞美他的孩子,并顺势归功于家长,感谢他在这方面的教导。在孩子出现状况时,班主任要实事求是地反馈给家长,并与家长共同商讨对策。

(三)合作互补,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

家校共育是一门关系学,它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做好家校共育不仅需要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度作保障,还需要班主任和家长围绕同一个目标,奉献真心,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孩子的美好未来。

1.沟通:家校共育题中之义。沟通和交流是开展家校共育的前提,班主任和家长在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的同时,要双向传递各种信息,以达到理想的家校共育效果。

2.互补:家校共育本质之需。班主任和家长应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以达到最好的育人效果。班主任与家长都有各自的教育理念,而理念不同就无法很好地开展合作,也难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开展家校合作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听取家长的意见,采纳合理的建议,并采取多种措施,如召开家长会议等,向家长传递育人理念,争取家长的支持和主动参与。

家庭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化教育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开展家校共育,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家长和班主任共同的目标。为了使家校合作顺利进行,班主任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桥梁,是连接学校与家庭的纽带。班主任召开家长会的主要目的是与家长面对面地沟通,交流意见或建议,相互理解和支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达成一致。在新时期背景下,班主任应积极探索并召开多种形式的家长会,如家长联谊会、家长恳谈会等,鼓励家长交流教育经验,参与研讨并相互启发,使家长会成为家校的合力作用点。

(四)拓宽沟通渠道,促进家校合作共育

父母并非专业的教育家,却肩负着养育和教育孩子的神圣责任。对此,班主任要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指导,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鼓励他们运用恰当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同时,班主任要积极开展家校合作,构建多元化的沟通平台,为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提供

便利。

1.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开放日是学校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活动。班主任可以组织家长参与“课改”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教室参与听课、评课,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更好地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促使家长在今后更积极地与学校合作,共同教育和培养孩子,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2.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在开展家校合作的过程中,班主任应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培养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相关活动,以拓宽家校合作空间,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3.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家校合作过程中,班主任可以以班级现象、社会焦点、法制教育等方面为议题,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并邀请家长参加,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学校教育。另外,班主任可以采取邀请家长来校听课、观看文艺汇演、监督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等方式,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促使家长认识到自己应承担的教育责任,共同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形成合作共育格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結语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完整的,唯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学生接受到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班主任要指导家庭教育,点拨家庭教育方法,加强家校沟通和交流,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优势,拓宽沟通渠道,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双减
家校距离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