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助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

2023-09-22 06:44任凤瑞
幸福家庭 2023年12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助力

任凤瑞

家庭和学校合力开展教育可以保证教育的全面性,助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其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在家校共育背景下,家长可以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教师可以与家长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加强师生、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助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家校共育概述

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通过与孩子的日常互动,对他们进行指导和给予关爱,帮助学生发展其人格和社会角色的一种方式。在家庭中,家长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准则,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亲密关系的发展。

学校教育是指在学校内由教师提供的一系列课程和活动,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体育运动等。学校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各项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和社交能力。同时,学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家校共育是指家庭与学校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过程,在这种模式下,家长和教师会密切合作,互相配合,共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家校共育中,教师和家长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家长可以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传递道德观念,而学校可以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教育内容。此外,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能够保证教育的全面性和连续性,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家校共育助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意义

在家校共育中,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初中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够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和谐发展。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青少年面临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压力成为学校教育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家校共育中,家长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指导。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课程,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

同时,家校共育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和家庭的温暖。在家校共育中,家长和教师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形成良性循环。家长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教师要与家长保持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和表现,方便家长更好地引导学生。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学校肩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家长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他们是学生最重要的支持者和学习的榜样,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支持。在家校共育中,家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优势,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干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情绪管理水平,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家校共育助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

(一)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

在家校共育中,家长的自身素质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家长应采取一些措施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助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首先,家长要加强家庭教育,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学习的榜样,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让他们能够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助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其次,家长要关注学校的教学内容和管理方式,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和发展方向,提高自身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认识,以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家校合作,共同推进学生的发展。

再次,家长要加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每个家庭成员的想法和需求,鼓励家人之间互相支持和理解,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并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达成一致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在此过程中,家长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最后,家长要重视自我提升,不断学习,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和学习榜样。家长可以通过读书、培训、进修等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助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家庭与学校作为学生成长和接受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青少年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如学业成绩的压力、社会交往的压力、自我认同的压力等,这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还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能力。因此,为了助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

首先,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体育比赛或文艺表演,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课外兴趣班或者组建社团,让学生有机会发掘自己的特长,并与同龄人进行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学校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助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关注每个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及时给予支持和指导。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反映情况,更好地掌握学生的需求和状况,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受到关心和重视,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最后,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助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構建家校共育平台

在家校共育过程中,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需要构建家校共育平台,加强与家庭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学校可以邀请家长、教师及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构建家校共育平台,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同时,学校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帮助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发展计划,从而让他们更好地支持学生在学习上的发展。

在构建家校共育平台后,相关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利用在线论坛或邮件等方式,与教师、其他家长互动,分享教育经验,帮助家长全面地了解教育环境和学生的需求,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学校管理人员可以积极利用这个平台与家长互动,发布学校相关规定、活动安排等,向家长传递重要信息。同时,学校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家长的反馈和建议,改进学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此外,学生的声音也是这个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平台中大胆表达自己对学校或教师的看法,积极与同伴交流,开展友好的社交,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助力其心理健康发展。

(四)优化家校共育模式

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家庭中,家长应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学校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时代在发展,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家校共育模式也应不断优化。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不断优化家校共育模式。

首先,家校之间要加强合作,通过双方共同的努力,助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家校共育中,家长和教师应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确保家校共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潜力,如组织课外活动、举办讲座、开设志愿服务项目等。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将家校共育工作推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努力提高家校共育工作的质量。

最后,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家校共育模式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先进的教学技术和管理工具,如在线学习系统、智能化课堂设备等,拓宽家校沟通渠道,增强家校共育工作的效果,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更多的关爱,进而实现心理健康发展。

四、家校共育助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启示

在家校共育模式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能得到提高。家校共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全面发展,还可以加大家庭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力度,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此外,家校共育还能够增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共同助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家校共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解决。首先,教师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其次,教师需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协作,建立更为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最后,教师需要加大对家校共育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和支持这一模式,为其取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可奠定基础。

结语

家校共育是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晨阳学校)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助力
家校距离
助力成功七件事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