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秾大云上(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探索
——以“遗传学”课程为例

2023-12-02 07:40李亚兰叶春秀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40期
关键词:本门遗传学教学资源

李亚兰,张 萍,叶春秀

(新疆农业大学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引言

“遗传学”课程是生命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子代过程中的遗传与变异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我校林学、园林、设施、园艺等多个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遗传学”课程的学习,一是要帮助学生对遗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物质的变异等基本规律有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强化核心知识与前沿理论,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自主学习。二是要立足林学学科,通过线下线上育人元素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提升科学素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遗传学”课程广泛应用现代数学、物理、化学及其他生命科学的新成就,又与其他许多学科相互结合与渗透,涵盖内容多,涉及领域广。为了确保给学生创建连贯丰富的学习体验,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笔者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秾大云上”进行了混合式教学实践。

一、“遗传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习惯欠佳

“遗传学”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繁杂,包括植物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总课时为32课时。课程学习对于学生前期的知识积累及学习能力有较高要求,并且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难以激发学生持续和深度的学习,精力容易分散,缺乏持续学习和挑战难点的动力;尤其双语班的部分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课程内容,无法较好地总结归纳理论知识,前期讲述的课程重点内容也容易遗忘。

(二)教学资源不够丰富

学生在学习“遗传学”课程过程中普遍存在不易接受内容中抽象和不易理解的基础知识的现象,而课程中科普性较强与应用性显著的内容学生更感兴趣。以往的教学资源不够丰富,而且缺少对实践能力、探究力培养的设计,学生只习惯于通过阅读教材和听教师讲解进行学习,面对庞杂枯燥的理论知识内容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意愿,无法较好地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动力。

(三)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以往考核偏重期末和知识考核,而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导致很多学生不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没有养成持续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短时间内要求学生掌握庞杂枯燥的理论知识容易导致学生倾向于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创新及推理能力。

二、“遗传学”课程实行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本课程涵盖内容多,涉及领域广,但课时相对较少,通过混合式教学,利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秾大云上),根据已收集的不同类型教学资料,在不同学习阶段发布学习资料,课前上传引发学生兴趣点的视频及基本概念内容,供学生提前预习及学习;课中根据学生学习效果反馈,教师及时做出调整;课后除了发布课堂教学资料外,上传自测题及课后拓展资料。此外,教师还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补充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料。

(二)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在课程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上也存在差异。通过混合式教学,前期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如秾大云上)上传预习、复习、章节试题、拓展资料等不同类型教学资源,发布学习指南,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及兴趣等实现差异化学习,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再次对理论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继续阅读平台提供的学科前沿理论资料,实现个人的探究式学习。这样不同类型学生都能实现持续学习,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反馈,有助于激发学生持续和深度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有益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遗传学”课程包含理论内容和实验内容,由于班级人数较多,传统线下课堂讲授过程无法客观、实时地了解到每位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混合式教学,借助于学习通App 的抢答、选人及随堂练习等功能,及时发布具有一定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讨论或随堂测验等,并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相互补充,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而且提升了其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

三、“遗传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

(一)线上教学资源建设

1.收集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平台收集“遗传学”教学资源,包括最新的科学进展等图片、PPT、网络动画、视频、微信公众号、试题库、相关教学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电子书等。将课程相关主题的最新研究动态资料提供给学生,供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2.网络课程门户建设。网络课程首页由课程介绍、课程章节、教师团队、教学资源、参考教材、学习目标、考评方式与标准、学习指南等八个板块组成。教师在课前对学习资料(如电子教材、课件PPT、课前预习及作业、章节测试等)不断丰富和优化,课中利用学习通投屏进行教学,课后利用学习通进行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及答疑等教学活动。学生则能够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在平台上预习、观看视频、完成练习、上传作业、反馈问题、开展自主学习等。

(二)线下教学设计建设

1.课前准备。开课前,教师在班级群内发布通知,提醒学生关注学习通平台发布的“学习指南”板块内容,让学生了解学习任务、课后拓展、章节测试及课后作业等要求,并在课前按照学习指南中的要求完成教师上传的课前学习资料及相关知识点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和课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见图1)。最后,教师提前将课程PPT上传至学习通平台,利用平台并在PPT中添加本节课所需进行的课堂活动(如选人、讨论、随堂练习等),利用手机可直接投屏至课堂屏幕,为教学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图1 “遗传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开展模式

2.课堂教学设计。(1)课堂知识模块:以学生逻辑思维培养为主线,结合核心知识网络,将课程原有章节凝练为遗传、变异、选择三个知识模块(见表1),从走进遗传世界,到了解遗传变异,最终探索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从理论到应用逐级递进,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体系。同时针对课程内容在课后学习资料中补充拓展前沿性和创新性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培养科学思维,构建遗传学知识体系[1]。(2)融入思政元素:开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学习融入了思政元素的预习资料,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和思政元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开展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家国情怀教育(见表1)。如在《孟德尔遗传》章节中,介绍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的故事,强调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的严谨性,让学生明白科学家在科学探索道路上的不易与坚持,引导学生树立探索未知和严谨的科学精神[2]。

表1 “遗传学”理论课程思政元素设置

3.课后总结。课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完成平台发布的作业,章节测试题采用平台打分、教师打分及学生互评等不同方式进行,一定程度上学生能够及时自行检查学习目标达成度,反思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监督和学习。教师则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制订应对措施和改进计划。

(三)课程考核设计

课程考核是提高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遗传学”课程考核偏重于期末时考核知识点,即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导致很多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没有养成持续学习的良好习惯,不利于充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门课程对考核方式进行重新设定(见表2),包括:(1)平时成绩占20%,主要包括实时签到考勤、课堂互动、在线随堂测验和笔记总结等综合情况;(2)实验考核内容占30%,主要包括实验态度、操作技能(操作流程熟悉程度)、实验报告(实验总结和完成照片)等三方面内容;(3)期末考试占50%,为闭卷考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考核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这种考核方式能够较为客观地检验学生学习习惯、能力培养和知识掌握情况,并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表2 “遗传学”理论课程各项考核分配比例

四、“遗传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效果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

本门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不仅有助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培养逻辑思维,构建遗传学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还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结合前人科研故事与前沿实践,为学生创设思政情境,多方面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本专业角度出发,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绿色中国助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门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中,教学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能够为学生课前及课后学习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同时师生、生生等多元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更加侧重于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纠正学生仅在考试前进行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评价体系中反馈评价的及时性,一方面能让学生自行检查学习目标完成度,并对班级其他学生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调动日常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能够看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制订应对措施和改进计划。

(三)提升学生满意度

通过本门课程混合式教学开展,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不仅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环节,整体学习氛围很浓郁,有学生认为该门课程虽然有难度,但这种教学模式开展使得自己更有动力坚持学习,收获很大。在教学质量评价中,94%以上的学生认为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产生了深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具备了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93%以上的学生认为通过本门课程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

结语

本门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创建了良好的师生交流互动平台,促使师生共同成长与进步。教师对网络资源进行收集、把握和整合,整理成学生易于接受且能提升学生兴趣度的结构完整、重难点突出的教学资源,上传至线上平台后能为教师组织多样化课堂提供资源,对教师课程开发及提高教学水平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另外,通过本课程混合式教学,教师能够在课前、课中及课后与学生保持沟通,对其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指导,还能够根据平台反馈数据掌握每名学生的学习动态,为不同类型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对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本门遗传学教学资源
开设全科医疗中的医患关系及沟通技巧课程的调查分析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Control-Orient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n Rigid-Aeroelasticity Coupling for Hypersonic Vehicle
体育学院学生对理论课课程改革的适应现状
——以《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为例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医学遗传学PBL教学法应用初探
表遗传学几个重要问题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