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真实

2023-12-03 15:32周彪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绘画语言弗洛伊德

摘 要:卢西安·弗洛伊德是英国最伟大的当代画家之一,他开拓了写实绘画的新领域,标立了新的画风,创造出个性化的技法和形式风格。弗洛伊德发展和深化了写实绘画,运用写实的手法表现所感受到的现实世界,充满了对当代人灵魂深处的无限探索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层认知,并以精神诉求为核心,运用独特的绘画语言震撼观者的心灵。梳理弗洛伊德绘画风格的演变及其绘画语言特色,解析其对中国油画家的影响,以期对中国当代油画创作有所助力。

关键词:弗洛伊德;写实绘画;绘画语言

一、弗洛伊德绘画风格的演变

弗洛伊德的绘画受到了不同绘画大师、个人成长经历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呈现出与其他画家不同的绘画语言、绘画风格,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风格。

弗洛伊德于1922年12月在德国柏林出生,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他的祖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学享誉世界,弗洛伊德则因绘画为世人所知。弗洛伊德和其他维也纳人一样,具有对事物强烈的质疑意识和探索精神,这对他的绘画道路及绘画创作思维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曾说:“由生活入手进行创造从未阻碍过我,相反,我感到更加自由,我能掌握专横的记忆所不允许的主动权。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再现真实,但不是机械地再现。”

弗洛伊德的绘画风格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是1936年至1949年,中期为1950年至1960年,晚期是1960年以后。他早期阶段的油画,笔触平滑细腻,以表现线条为主,画面轮廓清晰、明确,构图极其严谨,将实物形象刻画得一丝不苟。然而,弗洛伊德早期绘画作品中的色彩不够丰富,明暗对比不够强烈,画面不够厚重,从而显得其绘画技法不够灵活。总体来说,其早期绘画呈现出理性、严谨、精致、细腻和装饰的艺术特色。20世纪40年代左右,他以第一任妻子姬蒂·嘉曼为模特画了一幅人物肖像画——《女孩与玫瑰》(图1)。这幅作品展露出弗洛伊德早期的绘画语言及风格,画中人物呈现出紧张而忧郁的表情,手中紧握着一朵玫瑰,衣服上还掉落了一朵。弗洛伊德运用严谨的线条进行勾勒,细腻地刻画着人物身上的每一处细节,绘画态度一丝不苟,言说着他所崇尚的“再现真实”。这幅画成为弗洛伊德早期绘画的代表作。

弗洛伊德中期的绘画风格已经从焦虑和紧张转向了优雅和平静,但总体上还是理性的、精致的。这时期的典型作品如《床上的女孩》(1952年,图2),整个画面呈现浅灰调子,画面中一位美丽的女孩侧躺在床上,将白色床单盖在身上,单手撑着头,表情平和,眼睛微微望向侧面,且眼神中透露着深情与渴望。作品中的女孩被画得极为细致,从画面中能感受到弗洛伊德对人物精神状态的精细表达。从他的作品整体面貌可以看出,1950年以后的弗洛伊德开始重视明暗对比及结构塑造,画面中不仅色彩比其早期作品更加丰富了,而且笔触比早期显得更细腻,人物也更加生动形象,并保留了以往较为清晰的轮廓线。然而,在用色方面依旧比较单薄,没有经过反复修改和叠加。总之,弗洛伊德中期作品中较为深入的表现方式已经预示着他开始走向了自己成熟的绘画语言体系。

弗洛伊德在其绘画生涯的后期开始以猪鬃笔代替柔软的貂毛笔。猪鬃笔相对于貂毛笔来说,能够更有力地拖动厚重的颜料来表现画面的肌理感,从而对人物进行强有力的塑造,并用强烈的结构和笔触对人物的关键转折处进行强有力的笔触表现。绘画中大部分的笔触都是围绕着人物形体穿插结构展开,利用笔触的强硬去体现人物身体的厚重及人物心灵深处的沉稳內涵。例如该时期的代表作品《反思(自画像)》(1985年,图3),从这幅作品可以看出弗洛伊德的用笔肯定、形体扎实,运用大胆的笔触表达人物的情绪,清晰地在画布上留下了厚厚的印迹,对人的生命和内在精神实质进行了独特的描绘。弗洛伊德在该画中的下笔有薄有厚,丰富多样,塑造出强有力的人物形体,展现了粗厚的肌理效果和极强的绘画表现力。

二、弗洛伊德的绘画语言

弗洛伊德的早期绘画严谨、理性、细腻;到中期有所转变,造型以线为主,保留了清晰的轮廓线,画面中的用色依旧很薄,没有附加更厚的色彩,但这一时期更加注重人物的体积和明暗对比效果;弗洛伊德后期绘画中以稳重的色彩、强烈的笔触、扎实的结构、粗厚的肌理效果展现的极具个性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造型,以及对人物心理的独特描写和极致的视觉冲击力,共同构成了其成熟阶段的绘画艺术风格。

弗洛伊德似乎从他祖父身上继承了塑造、捕捉人物精神状态的衣钵,同时对绘画形体结构的关系、主次的虚实表达、色彩构成关系等把握得极其到位,他非常注重对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和表达。弗洛伊德的作品大多数题材都是他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反复刻画他在生活中所看到的一切他认为值得画的物体,以其独特的形式构成及色彩、笔触,对画面的内部结构进行深度描绘,形成了极具审美价值的绘画语言。他热爱人物肖像和人体油画,所画的模特大都是身边的朋友、家人、情人和他自己,尤其喜欢画外形独特的人,用画笔去表现他们敏感、脆弱的内心。弗洛伊德在绘画艺术实践过程中,喜欢与模特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和感受模特的情绪和感觉,这样便能更好地在作品当中表现出模特的真实感和内心感受。由于弗洛伊德深受其祖父的影响及其与生俱来的质疑意识和探索精神,他刻画出的人物的精神特质和别样的审美造型常给人以紧张的心理压迫感。

弗洛伊德是一个追求绘画真实感的完美主义者,总是希望刻画出人与物的实在感。他在绘画过程中,不断地用笔划过画布,留下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观察的痕迹。他作品中夸张的造型、大胆的笔触、强烈的形式感和结构塑造以及厚重的色彩、粗厚的肌理效果给人以震撼之感,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沉稳。弗洛伊德也非常重视色彩的真实,在他的绘画语言当中,色彩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他在绘画过程中会极力地观察真实的颜色。弗洛伊德曾说:“我不希望看到所谓‘神奇的色彩。我想看到‘真实的颜色,这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我并不想被带离这个世界,我绝对希望自己活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时间都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这表现了他对于这个真实世界的热爱和艺术真实色彩的推崇。

观众看到弗洛伊德的作品,第一时间就会被他的绘画语言深深吸引,画中人物的姿态、饱满的身体、冷漠的表情、呆板的眼神和紧张的肌肉近在咫尺,好像一个活人出现在人们面前,似乎能感受到人物的体温和心跳。他的作品是那么形象生动,且把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强烈而深刻地表达了出来。弗洛伊德善于把握人的形象特征,刻画人物的性格,挖掘人物心理,这些最终形成了弗洛伊德绘画中独特的绘画语言与色彩魅力,让人感受到他绘画艺术的“再现真实”。

三、弗洛伊德的绘画艺术对中国油画家的影响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弗洛伊德的绘画作品渐渐受到了中国油画家的关注和模仿。20世纪90年代以后,弗洛伊德的作品图片、相关书籍等通过各式各样的媒介传入中国,其绘画观念的当代性和画面的巨大冲击力受到了年轻油画家的强烈追捧。中国油画家纷纷被他稳重的色彩、丰富的造型、厚重的笔触、扎实的结构和饱满的人物形象深深吸引。时至今日,弗洛伊德仍被中国一批一批的油画家学习和喜爱,使得我国涌现出了刘小东、忻东旺等优秀的油画家。

刘小东的油画拥有坚挺的造型和强劲的笔法,其用笔相互交错、抑扬顿挫、干净利落,将复杂的人物简单化。刘小东油画中的人物造型结实,结构准确传神,其干净利落的大笔触与弗洛伊德的造型特点达到了高度的契合,体现出刘小东清爽利索、明快干净的艺术特色。刘小东在绘画中继承了弗洛伊德绘画的真实性和对于精神的向往,他的绘画不仅表达了自我的状态,同时也表现了他们这代人的整体处境与精神面貌。

忻东旺也汲取了弗洛伊德绘画里丰富的营养,然而中国人与奥地利人的哲学思想不同,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注定了忻东旺和弗洛伊德的作品在内容与精神内涵上存在差别。当然,二者也有相同之处,如忻东旺把弗洛伊德绘画中的笔触积极运用在自己的写实绘画中,且用到了极致,同时他在作品中十分重视画面肌理,如在人物额头上将厚重的颜料一抹或者堆砌。这是忻东旺自己的一种绘画标志,体现出他与刘小东在弗洛伊德绘画里汲取养分的不同。忻东旺常在绘画作品当中表现不同生存状态下的农民工,通过几根既严谨又放松的线条来表现人物外在的形态和内在的心理状态,这使得他笔下的农民工大都具有忠实敦厚的造型特点,并且他对人物的夸张和变形运用得恰到好处。此外,忻东旺和弗洛伊德一样注重写生,崇尚写实,其作品大多表现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他对绘画语言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对城市中的农民工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他所描绘的农民工等城市流动人口是一个很特殊和值得被关注的群体。总之,忻东旺的绘画来自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生活感受,继承了弗洛伊德的艺术精神。在他的感受、思考背后,更多的是对中国现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与理解。

弗洛伊德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硕果累累,在实践和绘画理念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写实绘画创作、写生观看方式等方面为中国油画家提供了可知、可借鉴和学习的典范。弗洛伊德基于他扎实的造型技巧和独特的表现力形成了极具审美价值的独特的绘画语言体系,深受中国油画家的青睐,在中国美术类院校当中形成了一股学习弗洛伊德的潮流。无论是其绘画观念还是技法,都对中国当代绘画产生了极其重要且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弗洛伊德的绘画在造型、色彩、笔触、空间、构成等方面对中国油画家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用强烈的造型绘画语言和饱满的形体结构塑造出的人物形象影响了中国一大批油画家。写实绘画从500多年前走到当下,有人说,其已经无路可走、再无创新,或者说架上绘画已死,然而弗洛伊德的具象写实绘画点燃了传统写实绘画发展希望的火苗。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被各种装置、行为、影像艺术等包围,绘画形式观念不断创新、不断更替,传统绘画一度成为落后的代名词。然而中国一批批被弗洛伊德绘画深刻影响的油画家们,他们在作品中逐渐突出现实主义与强烈的人文关怀,创作出充满人性深度、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优秀艺术作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油画的艺术语言。

参考文献:

[1]诸迪.卢西恩·弗洛伊德的油画技法:《大室内景,W·9》[J].世界美术,1990(3):54-55.

[2]王靳然.卢西安·弗洛伊德艺术及其对中国绘画的影响[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

[3]曹云红.论弗洛伊德绘画对中国当代油画家的影响[D].太原:山西大学,2013.

[4]张佳惠.论卢西安·弗洛伊德写实绘画的艺术特征及对中国油画的影响[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5]孙锐.卢西恩·弗洛伊德对中国写实油画的影响研究:以忻东旺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6]孫文刚.灵魂的窥探:弗洛伊德绘画语言探析[J].艺术品,2018(6):66-69.

[7]郭国群.弗洛伊德绘画的后现代特征[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0.

作者简介:

周彪,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

猜你喜欢
绘画语言弗洛伊德
从弗洛伊德入门精神分析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中西方绘画趣味性的表达方式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卡特林的装饰性色彩静物探究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浅谈王宏剑
张元的艺术理想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