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人画中的古琴

2023-12-03 05:03贾敏书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文人画古琴

摘 要:古琴位列文人四艺之首,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必修之道。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弹拨乐器之一,文人雅士经常借古琴抒发情怀、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这种闲雅的生活方式在文人画中也得以体现,成为古代绘画中音乐图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由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博物馆承办的“清音悠远——古琴文化展”为依托,以辽宁省博物馆馆藏古琴和绘画作品为切入点,梳理中国古琴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分析文人画中古琴再现的场景,进而阐述古琴审美意向的转变。

关键词:古琴;文人画;琴境;审美意向

一、文人画与古琴的关系

文人画与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瑰宝,一直被视为文人雅士的象征。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为主要特征,注重表达文人的内心情感和思想,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展现中国古代艺术表达的独特魅力和中华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文人画多以水墨为媒介,运用细腻的线条和淡墨渲染,以表现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古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又称瑶琴、玉琴,千百年来作为古代文人爱不释手、用以标榜身份的把玩之物,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凝聚着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古琴以其深沉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方式,传达出文人的内心情感和思想,表现了对内心宁静和超脱世俗的境界的追求。

文人雅士多喜爱绘制以古琴为题材的作品,将绘画的有形语言与音乐的有声语言相融合,通过作品的意境和内涵向观者传达出画外之意、弦外之音。文人将绘画与古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说明它们在艺术上有着相通之处。首先,文人画和古琴都强调艺术的内涵和气质。文人画注重的是画家的个性表达和情感体验,强调画家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艺术追求。古琴演奏也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艺术表达,演奏者通过琴音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气质。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古琴,都追求艺术的内涵和精神的升华,强调艺术的思想性和哲学性。其次,文人画和古琴都注重营造意境。文人画以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墨和独特的构图,营造出宁静、深邃的意境。古琴音乐也以鸟鸣、流水等为题材,通过琴音的起伏和音色的变化,创造出宁静、恬淡的意境。文人画和古琴都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使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一种深邃而超越尘世的美感。最后,文人画和古琴都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文人画家通过画笔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表现内心情感的起伏和变化。古琴演奏者则通过琴音的起伏和音色的变化,传递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思考。这种内心情感的表达,使得文人画与古琴都能够与观众产生共鸣,引发思考和感悟。

文人画和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形式、文人雅士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更是文化传承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媒介。文人画和古琴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创造出深邃的意境和超越尘世的美感,它们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文人画中的琴境

文房四艺,以琴为首。文人雅士弹琴不仅是自身怡情养性的生活方式,也是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他们常以琴、棋、书、画、诗、酒、茶为伴,无论是城市楼阁、乡郊茅庐,还是文人自家的庭院、花园,抑或山路水边、石上林间,都可以成为他们冥思、修心、访友、聚会的场所。若将“清音悠远——古琴文化展”中的绘画作品按照古琴再现的场所进行划分,那么他们或抚琴或置琴或携琴的地点大致可分为在居所、在庭院和山水间三类。

(一)在居所

文人画里的古琴图像出现在居所中,大多描绘的是琴人独自抚琴或是三五好友聚集在一起欣赏、探讨乐曲的画面。他们要么一个人轻抚琴弦,与自己的内心交流,抒发情感;要么邀约三五好友到自家做客,以琴会友,与友人交流琴技,分享心得。

此次展出的《缂丝仇英水阁鸣琴图轴》(图1)是以明代仇英的画作为原型制作的,此幅作品表现了以琴会友的故事。画面中心描绘了主人正在水阁中专心弹琴,旁边的侍童正在忙着招待客人。邀请的友人有的在专注地欣赏乐曲,有的边听琴边观赏水阁外的美景,还有的友人正从长廊中穿过,向着弹琴的方向走去。画面近处虬松湖石,厅堂水榭,长廊环绕,泉水澄净,一派怡人景色。画面远处山岭巍峨,岩崖险峻,泉水淙淙,与近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仇英作为职业画家,比较喜欢表现与古琴相关的象征性主题,比如文人雅士在大自然中抚琴休息、与友人交谈,在山林隐逸的文人等候远方朋友来临等。这更能表达仇英内心向往山林、远离尘世的理想。

(二)在庭院

诸多文人画中常见琴者在庭院中或独坐或迎客来访的画面及诗句,其中少不了主人抚琴而坐,琴童、友人携琴的场面。这无不在昭示古琴是文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展览展出了清代黄麟的《莳庵行乐图轴》(辽宁省博物馆藏),图绘莳庵独自坐在一丛修竹掩映的石凳上,身侧斜置一张古琴的画面。这应该是主人公在享受与大自然接触的生活方式,通过抚琴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纾解心中情绪。清代俞宗礼(款)的《肖像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图2)描绘了主人公坐在庭院中的石凳上休憩,侍童正携琴向他走来的画面。画面右侧主人左腿盘坐在石凳上,头戴草帽,身着宽衣,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身旁两棵古树枝繁叶茂,只见树下的侍童手里环抱古琴,正通过小桥向主人方向走去。画面左侧翠竹与叠石错落有致,构成宜人的景观,人物身后远处薄雾氤氲,隐约能看到池塘中盛开的荷花。

值得注意的是,画中常以古琴为道具,而不是其他物件。笔者认为,这或许是延续了自宋代以来绘画造境写意的趋势,画家经常表现的便是文人雅士在大自然中接触自然的方式:一方面是生活上的方式,如自己携带古琴或让侍童携带古琴,穿行在大自然中;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方式,在大自然中獲得心灵的清净和解脱。

(三)山水间

在传世绘画作品中看到古琴所处的环境,大多是在景色优美的山水间——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身旁没有闲杂人等,除了与琴者一样风姿高迈的雅人外,便是烹茶煮酒的侍童。文人雅士在山水间临流而抚、携琴游历、雅集聚会,借山水、琴乐怡情养性、抒发理想、陶冶情操。

此次展览中,出现在山水间的古琴作品最多,如朱栋的《松下听琴图轴》(辽宁省博物馆藏,图3)。画面中心绘制了三个人物,中间一位年龄稍长的琴者坐于山石上,膝上放置古琴,双手正在拨弄琴弦,后面两人在认真聆听悠扬的琴声,其中一位靠在古树上,一手托腮陷入沉思,好像在回忆往事,另一位身后背着一个大葫芦,兴致勃勃地欣赏着乐曲。顺着人物向画面上方端详,观者会看到陡峭的山峰被雾气笼罩,只能隐约看到瀑布从画面顶端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完全符合古琴乐曲《高山流水》的意境。

笔者发现在这类作品中存在着共同点,即文人都喜欢在巍峨壮丽的山峰下、空旷的水边空地、孤松下的巨石旁抚琴、置琴、携琴。这或许是文人雅士追求精神寄托的绝佳场景,在此地能够释放压抑于心中的各种情绪,使内心得到慰藉和满足,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

三、文人画中古琴的审美意向

古琴作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精神交流的载体,在文人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文人雅士精神与情感的象征符号,也是他们自况的常用意象。文人画中出现的古琴充分展现了悦己、持道、养身、寄情、怀古等象征意义,将审美主体自身的情感与精神通过画面传达给公众,体现着人文理想与自然之乐的结合,彰显着自由无拘的精神与清雅脱俗的品格,从而形成了文人意趣。

文人择景弹琴是有深意的:从浅处说,是一种生活趣味;往深处说,是他们安置精神、灵魂的一种独特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同时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画面中古琴所处的环境不同,它所隱含的审美意向也会随之转换。笔者在“清音悠远——古琴文化展”的绘画作品中选取了几幅代表作,并按照居所、庭院和山水三种场景来阐释古琴的审美意向。

第一类古琴意向是单纯的弹奏器物。此类作品通常描绘以古琴演奏为主体的活动,它只单纯具有器物的功能。此次展览中在居所内抚琴或置琴的作品只占少数,透过画面可以了解古琴的使用场景和方法,同时其还是文人之间交往必不可少的器物。如《缂丝仇英水阁鸣琴图轴》,远处绘巍峨山峰,云雾缭绕,瀑布飞流直下,下有清泉,水波荡漾。近处树枝虬曲如苍龙盘空,枝头繁花绽开,高士在水阁中抚琴,志同道合的文人雅士聚集在此,品茶、观景、赏乐。此类图像以琴为主,风景萧逸,意境简淡,处处体现文人风雅闲适的生活状态。画面中似有悦耳的袅袅之音,在视觉、听觉上给人一种高雅的审美感受。

第二类古琴意向是表现文人闲雅生活的场景。从唐代时期普通仕女或嫔妃弹奏,到北宋时期皇帝亲自演奏,无不体现了朝野对古琴的重视,以及文人对琴乐的痴爱。就连演奏古琴的方式,也从放于膝盖之上,改变为置放于条案之上。此次展览中,清代胡节《吴中烟景册》之“万笏朝天”页、方士庶《林间书堂图轴》、佚名的《耆英胜会图》(辽宁省博物馆藏)等描绘了主人在庭院中或弹琴或置琴或由侍童携琴的画面,展现出上层社会风雅的生活场景。笔者认为文人弹琴的作品更倾向于借琴音之美反衬庭院环境的宁静和主人高雅的生活品位,而置琴或携琴的作品则是庭院主人想借古琴来标榜自己文人的身份。

第三类古琴意向是文人雅士向往山林野逸的生活。此次展览的绘画作品中,要数山水间的作品最多,如沈周的《魏园雅集图轴》、文伯仁的《天目山图轴》、查士标的《携琴访友图页》、王敬铭的《摹惠崇江亭来鹭图》、韩旷的《山庄图轴》、王素的《松下抚琴人物图轴》、张四教的《里堂行乐图轴》和朱栋的《松下听琴图轴》(辽宁省博物馆藏)等。文人画家偏爱借古琴表现野逸之趣的原因,一方面是频繁的朝代更替、阴险残酷的政治陷阱和严酷的门阀倾轧,会使文人在官场斗争的旋涡中沦为牺牲品;另一方面,是文人雅士担心自己的仕途生涯与生命一同告终,对人生的不确定性感到伤感与迷茫。因此,催生了一批甘心归隐山林或向往隐居生活的“隐士”,他们钟爱月下抚琴,临流动操,寄情于山水间,在漫长的岁月中,以这样的方式吸纳山水品格入琴,并借琴将他们的精神挥入丘壑林泽。

综上所述,琴棋书画,以琴为首;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古琴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养性自娱之乐器,具有修身内省的人文性格。各朝各代以古琴为题材的传世绘画作品有很多,文人将古琴移植到画作中,不仅展现了他们的闲雅生活,也实现了借物寄情。绘画与古琴完美融合,静观画卷,犹如置身其中,聆听如流水一般的琴音,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起伏跳动的音弦,仿佛是画中人在向今人诉说着如梦如烟的往事。画中的古琴出现在不同场景中,古琴的审美意向也随之转换,这是人们将自我观照下的思维模式代入创作之中,将自然人文化,将生活艺术化,使画作成为意识的投射与情感的延展。文人画中的古琴不仅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还有其社会史和文化史的重要价值,为今人研究画作承载的图像内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参考文献:

[1]李晓愚.中华文化故事:古画的故事[M].南京:译林出版社,2020.

[2]葛斐尔.清韵佩声:名画中的古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

[3]高居翰.隔江山色[M].宋伟航,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4]江雅心.古琴艺术与中国士人审美情操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贾敏书,硕士,辽宁省博物馆馆员。研究方向:中外美术交流史。

猜你喜欢
文人画古琴
文人画文人
古琴艺术
古代文人的特殊规定性及文人画的发生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寻访千年古琴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廿一世纪的文人画——观白德松画展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