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雷锋的成长之路

2023-12-29 00:14李振魁
大庆社会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毛主席雷锋

李振魁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沈阳军区联勤某部,辽宁 沈阳 110141)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公开发表60周年。雷锋,已经从一个名字升华为一种象征。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已经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成为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导向,成为当代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现象和实践活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或问:一位来自湘楚大地的青年人,一个来自军营中的普通士兵,为什么会成为共和国璀璨星空中永恒不衰的耀眼明星?笔者曾在雷锋生前部队工作多年,试图从以下5个方面对雷锋同志的成长道路作一探讨。

一、感恩情结是雷锋永葆初心之基础

(一)感恩奠定了雷锋的价值取向

雷锋,一个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苦孩子,不满7岁便成为一个举目无亲的孤儿。解放后,脱离苦海的庚伢子(雷锋),朦胧地感到,一切都是共产党、毛主席给他的。上学的第一天,他就早早来到学校,用之前解放军连长送给他的那支钢笔,让启蒙老师李扬益教他一笔一画地写下了“毛主席万岁”5个大字。1951年,学校组织抗美援朝捐款,不满11岁的小雷锋把叔叔给的两千元(折新币两角钱)压岁钱全部捐了出来,这是雷锋诸多捐款中的第一笔。雷锋抚摸着手上的伤疤,念念不忘党和毛主席的恩情,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点点滴滴地加以回报。此时生发在雷锋身上的报恩思想、报恩行动,还是原始的、单纯的,但已映射出了雷锋同志励志报国为民的人生观雏形,为他未来的人生之路奠定了基础。

(二)感恩成就了雷锋的光辉业绩

参加工作后,在组织的培养教育下,雷锋朴素的报恩思想迅速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准则,升华为一种阶级的觉悟。他在入党这一天的日记中写道:“伟大的党啊!英明的毛主席,有了您,才有了我的新生命……我要永远听您的话,在您的身下尽忠效力,永做您忠实的儿子。”成为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雷锋,把帮战友解难、为群众做好事用来回报人民的养育之恩,把艰苦奋斗、恪职敬业用来回报祖国、回报社会的实际行动。他把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钱,捐给人民公社和灾区人民;他帮助战友洗衣、缝被、救助家庭困难;他爱岗敬业,苦练技术本领;他“出门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感恩,是雷锋绚丽人生的生命底色,是雷锋成长的动力之源。

(三)感恩铸就了雷锋精神的伟大

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了雷锋精神核心的四个方面,即: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雷锋从死亡的边缘走向新生,他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让劳苦大众过上好生活。由此,他坚定地树立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和信念。他在日记中写道:“忆过去,我刻骨地痛恨三大敌人。想今天,我万分地感谢党和毛主席的恩情。望将来,我信心百倍,浑身是劲,坚决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雷锋在回报人民养育之恩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奉献自我、诚信利他的美德和大爱的胸怀。他把对人民、对社会的感恩之举,当作应尽的义务,不图回报。正是这种“无我”的情怀,成就了雷锋“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拯救了雷锋,为此,他立足本职、忘我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养成了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

雷锋从朴素的感恩思想逐步上升到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坚定了理想信念,立志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感恩成就了雷锋,辉煌了雷锋,是雷锋精神形成的基石。

二、理论武装是雷锋踔厉奋进之动力

(一)雷锋酷爱学习

他把读书学习作为充实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径。在县委机关当公务员时,他在新华书店办了个借书证,店里来了新书、好书,他从不放过,并总结出用“钉子精神”挤时间读书的经验。

(二)雷锋善于学习

雷锋读书从不死记硬背,而是记于心、勤于思、用于行。他说,学习毛主席著作,要与改造自己的思想提高技术、改进自己的工作搞好训练相结合。他写在毛主席著作上的学习心得多达58处。

(三)雷锋学也无涯

认真学习革命理论。他通读了《毛泽东选集》1—4卷,对《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反对自由主义》等文章,能够通篇背诵下来。

雷锋在日记中写到:“毛主席著作对我来说好比粮食和武器,好比汽车上的方向盘。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行!”雷锋爱好文学,自费订阅了《中国青年》和《人民文学》杂志,购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一切献给党》《诗歌札记》等多部文艺书籍和人物传记。雷锋当过公务员、农民、工人和解放军战士。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都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把工作做到最好。在团山湖学开拖拉机,在鞍钢学开推土机,他在饭桌上,躺在床上,都模拟和体会驾驶动作;他起早贪黑苦练投弹,把胳膊都练肿了;部队分配他开汽车,他苦练驾驶技术:外出乘公交车,他总是站在驾驶室后面,细心观看司机的驾驶动作。

雷锋在《毛主席著作选读》第33页书眉上写道:“不但要有好的思想,而且还要有高超的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锲而不舍地学习,滋养和催化了雷锋的成长,夯实了进步的根基,使雷锋获取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1.革命理论确立了雷锋正确的人生观。雷锋用22岁的年华铸就了不朽的丰碑,最根本的是他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定了革命信念,培养了无限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高尚品质。他说:“我学习了《毛泽东选集》一二三四卷以后,感受最深的是,懂得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

2.科学文化提升了雷锋的修养格局。学习拓宽了雷锋的视野格局,提高了文化素养和品味追求。他18岁的处女作《我学会开拖拉机了》,在“望城日报”上刊载,获得了好评;他的短篇小说《茵茵》,已掌握了典型人物的塑造方法。他创作了30多首诗歌,能够熟练地运用诗歌“赋”“比”“兴”手法和诗句的凝炼。他留下的13.5万字的日记中充满了理性的思考,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纯洁高尚而不矫揉造作的思想情怀、平实朴素而又简练生动的语言、信手拈来而又恰到好处的典故,强烈地感染和教育了每一位读者。

3.知识技术充实了雷锋服务社会的本领。雷锋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极致。在弓长岭工地修建厂房时,雷锋运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提竿吊斗”往屋顶运水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他利用报废的汽车零部件,组装了模拟驾驶平台,缩短了训练时间;他刻苦钻研,把“耗油大王”改造成“节油模范”车;他外出学习取经,在连队炊事班创造了“米饭增量法”……

三、楷模引领是雷锋自我提升之标尺

(一)景仰革命领袖

雷锋对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敬仰之情,日月可鉴、天地可昭。去鞍钢前,他专程到韶山拜谒过毛主席故居。日记中3次记载着梦中见到毛主席的场景。在公开发表的《雷锋日记》和保留下来的雷锋文字中,提到毛主席的地方就有270多处。他把马恩列斯的语录以及刘少奇、任弼时、方志敏、王若飞、徐特立等人的教诲抄在笔记本上,随时随地鞭策自己。郭亮,是雷锋的同乡,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雷锋从小就对郭亮的事迹耳熟能详。对辑录郭亮事迹的《不朽的战士》一书爱不释手,从湖南到鞍钢,再到部队,一直带在身边。(冯健《望城起步》第4页)

(二)崇拜革命英烈

雷锋有着浓浓的英雄情结。读小学时,每次听到刘胡兰、方志敏、王二小的故事,他都激动不已。他把黄继光的照片贴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并写下了“英雄的战士黄继光,我要永远向您学习”。雷锋能够全文背出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见冯健《望城起步》第22页)在雷锋的日记中,谈到的中外英雄模范人物多达数十位。有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杨根思、刘胡兰、白求恩、张思德、赵一曼、向秀丽、吴运铎、郅顺义、聂耳、保尔·柯察金、卓雅与舒拉,也有文艺作品中的韩英、简素华、龙均爵、牛虻……1960年雷锋写下了诗歌《永远学习黄继光》:“英雄的战士黄继光/我是党的儿子/人们的勤务员/为了全人类的自由、幸福、解放/哪怕高山、大海、巨川/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甘心情愿/断头骨粉/身红心赤/永远不变!”

(三)学习身边楷模

冯健,是雷锋从青少年起就崇拜的偶像。1953年,冯健高小毕业毅然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后来又主动辞去农业合作社领导职务,到养猪场当饲养员。多次被评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3次受到毛主席接见。雷锋小学毕业后,以冯健为榜样,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做出了优异的成绩。雷锋在《前进报》上看到了共产党员郑春满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后,“感动得流出了眼泪”……。[1]42

(四)效法一切美好

雷锋注意汲取身边的一切美好、一切积极向上的事物,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他在日记中写到:“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1]3“我要像松树那样,不怕风吹雨打严寒冰雪,四季常青;我要像柳树一样,插到哪里都能活,紧紧与人民连在一起,在人民中生根、长大、结果,做人民最忠实的勤务员。”[1]54雷锋贤而思齐,择善而从。从杰出人物身上学做人,从一切美好事物中汲取营养,引以励志,终于成就了伟大的人生!

四、脚踏实地是雷锋成就辉煌之阶梯

成就雷锋一路芳华的,是他脚踏实地的坚实脚步。1956年7月15日,在荷叶坝小学毕业典礼上,并没有被安排发言的雷锋,箭步走上了讲台,他说:“我们小学毕业了……我决定留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当一个新式农民。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做个好工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出把力。……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做个好战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讲话,是16岁的雷锋对自己未来人生的宣示,也是对党和人民的郑重承诺。我们不妨循着他的发言,去追寻他人生的轨迹:“做个好农民”:不到半年时间,雷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被评为望城县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和农业劳动模范; 被选为全县第一位青年拖拉机手; 当选为望城县下放干部先进工作者。“做个好工人”: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红旗手,18次被评为标兵; 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荣誉。“做个好战士”: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嘉奖多次;被评为“节约标兵”“忆苦思甜”典型;被军区工程兵授予“模范共青团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共青团抚顺市委评为“优秀校外辅导员”;当选为抚顺市第四届人大代表;特邀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还被拟定为1962年国庆观礼代表(未成行)……这一项项荣誉,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雷锋22岁的壮丽年华之中。实践,是炼成好钢的熔炉。雷锋工作岗位的3次转换,每次都交出了优异的答卷。

五、锐意进取是雷锋抵达成功彼岸之舟楫

毛主席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种精神就是锐意进取,踔厉奋进的精神。在投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旧社会,雷锋不屈服,不畏强暴,敢于奋力夺下地主婆的砍刀。解放了,他分得山林、水田、房屋。雷锋完全可以去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但雷锋没有。他要去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小学毕业了,雷锋原本可以去读中学,但雷锋没有。他要去“做个好农民”,为使家乡“变得更美丽”。在县委当公务员,他完全可以有一个“顺风顺水”的个人前途,但雷锋没有。他选择了到团山湖去,为了使“祖国再添一个鱼米之乡”。入了团,当上全县第一名青年拖拉机手,被评为青年建设积极分子……当荣誉迎面而来的时候,雷锋没有裹足不前。他听到鞍钢来招工,率先报了名,要去“做个好工人”。为的是要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出把力”。在鞍钢月薪38元,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红旗手、标兵、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他完全可以在条件优渥的都市里“做个好工人”,但雷锋没有。他主动要求到条件恶劣、环境艰苦的弓长岭,为的是能“多为党做一些工作”。雷锋,已登顶了一座又一座人生的高“峰”,成为了多条战线的先“锋”,他完全可以继续在这里享受阳光,享受鲜花,但雷锋没有。他听到部队来接兵,起大早去报名,要去“做个好战士”,为的是保卫祖国,粉碎美蒋窜犯大陆。这里的七个“雷锋没有”,表明了雷锋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始终坚持向前、向上。目标既已确定,就一往无前。锐意进取,砺行致远,是伴随雷锋成长进步的催化剂、推进器。

雷锋同志的成长道路,给予我们诸多的启迪。懂得感恩。要认清所肩负历史使命,像雷锋那样用自己的努力使国家和民族“一天天变得更美好”。不负年华。像雷锋那样,将个人的理想、信仰和追求融入到时代洪流之中,在实现国家强盛、民族腾飞的实践中施展才华,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才能无愧此生。对标楷模。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灿若群星,当代年轻人应该像雷锋那样,向英雄学习,在伟大的事业中作出杰出贡献。践履笃行。新一代年轻人要像雷锋那样,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各自岗位上做一颗闪闪发光的螺丝钉。

猜你喜欢
毛主席雷锋
“八大”上我为毛主席做了同声传译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雷锋章在3月闪耀
请叫我雷锋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
读毛主席《沁园春》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