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三老四严”优良传统产生的主客观条件

2023-12-29 00:14王丽丽
大庆社会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会战大庆作风

王丽丽

(中共大庆市委党校,黑龙江 大庆 163311)

大庆,这片回荡着中国工人阶级英雄浩气的神奇土地,记载着中国石油人创下的一件件勋功伟业,创造了璀璨夺目的精神财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是大庆精神这座富矿中的“璀璨结晶”,是大庆精神穿梭时空而历久弥新的“硬核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年轻干部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内容。”“三老四严”是激励一代代大庆人、石油人接续奋斗的精神食粮,是龙江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的强大精神动力。深入研究“三老四严”产生的主客观条件,是为更好地传承“三老四严”优良传统,为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和大庆“三个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作风保障和精神支撑。

一、“三老四严”产生的客观条件

(一)形势所迫:于危急中破茧而出

新中国成立后,石油产品产量低成为制约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1959年,全国石油总销售量504.9万吨,自产石油仅205万吨,自给率为40.6%。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唯一没有完成“一五”计划的部门。此外,石油工业的布局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匹配。当时石油资源大都在西北地区,1959年,98%的原油产量和61.7%的原油加工能力在陕西、甘肃、新疆等地,而90%以上的消费量在东部地区,石油生产和消费的布局存在着极大的不合理性。要想摆脱石油落后和布局方面的被动局面,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从勘探上取得重大突破,以科学求实和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尽快找到和开发新的大油田。石油工业的落后是“三老四严”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困难所逼:于困境中倒逼而成

1959年9月26日,位于大同镇附近的松辽盆地第三口基准井喜喷工业油流,日产量13.02吨,标志着大庆油田的诞生。1960年2月13日,石油部党组给中央打报告,请求集中石油系统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用打“歼灭战”的形式来一个声势浩大的石油大会战,一鼓作气拿下这个油田。1960年3月,1万多名由新疆、玉门、四川、青海等老油田来的石油职工和3万多名转业官兵及大专院校学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一下子拥到只有几处牧场、几百户人家的茫茫荒原,衣食住行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吃的方面,因为大会战正值国家3年经济困难时期,粮食供应在当时是个极大的问题,最严重的时候是“五两保三餐”“野菜包子黄花汤”。住的方面,一无房屋,二无床铺,会战职工住的是牛棚马厩,有的甚至挤在自已搭建的地窨子、马架子里;生产方面,设备不齐全配套,汽车、吊车严重不足,公路不通,电话不畅。面对这些困难,如果队伍没有一个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会战就很难进行,更谈不上高水平高速度拿下大油田。条件越是艰难越呼唤和需要过硬的作风。会战条件的艰苦性,是“三老四严”产生的倒逼动力。

(三)开发所需:于复杂中逐渐形成

对于石油行业来说,斗争的对象在地下,石油深埋地下几千米,分布在几十个岩层内,仅凭肉眼是无法精准找到哪里有油,更无法确定石油的储量和油井的开采价值,只有通过间接的资料、间接的手段来认识它、研究它,掌握它的规律。石油行业工种多,工序多,岗位多,生产过程复杂,技术性强。此外,队伍大都在野外分散流动作业,互相紧密联系,而又往往各自为战。这些特点决定了石油开发更要讲究科学性、组织性和自觉性。大庆石油会战既无模式照搬,又无经验可循,只能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常规,既要有冲天的革命干劲,还要有严格的科学态度和过硬的作风。“狠抓第一性资料”“一切经过试验”的科学求实作风适应大庆石油会战生产和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石油勘探开发的复杂性是“三老四严”产生的行业所需。

(四)教训所鉴:于严峻中总结而成

“三老四严”的产生体现了大庆人高度的历史自觉与历史主动精神。1958年“大跃进”运动,浮夸风、主观蛮干、违背科学等现象滋长蔓延,石油勘探开发遭遇重大失误和挫折。无论是玉门油田还是川中会战,都出现了不顾客观规律、盲目硬干等现象,导致油田产量急剧下降和川中会战的失利。在历史严峻的考验面前,老一辈石油人吸取历史教训,总结历史经验,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尊重客观规律,立足油田的客观实际,探明大庆油田的地质情况,正确认识油田;根据油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掌握大庆油田生产的客观规律,成功地开发和建设了大庆油田。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是“三老四严”产生的“历史镜鉴”。

二、“三老四严”产生的主观条件

(一)“两论”起家基本功是“三老四严”产生的思想基础

面对大庆石油会战的重重困难,会战领导认识到生产、生活条件上的各种困难是暂时的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搞清油田地下情况,科学地开发大油田,而不是光有干劲的盲干硬干虚干。为了保证大庆石油会战的科学性,避免犯唯心主义的主观错误,就必须坚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以严细认真的科学态度抓好油田勘探开发工作。1960年4月,大庆石油会战一打响,会战工委作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提出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油田开发建设的实践,反对和克服教条主义。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的余秋里反复强调:“通过学习,要在会战中树立地质工作的科学态度,重视调查研究,一切地质结论都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只有掌握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决定》发出后,整个会战队伍掀起学习“两论”的热潮,人人学、人人议、人人用,会战职工树立了“实践第一”和科学求实的观念,确立了重视实践的行动导向,倡导了说实话、讲实干、重实践、求实效,事事诚实、时时诚实、人人诚实,做而论道而不是坐而论道,一切唯实,反对浮夸和虚假作风的干事氛围。学习“两论”使会战职工掌握了在理论指导下辩证分析的思维方式,养成了科学的工作作风,习得了用《矛盾论》的哲学思想和观点“解剖麻雀”,找到了解决思想困惑、战胜困难、化解矛盾的办法。“千矛盾,万矛盾,国家缺油是最主要的矛盾。这困难,那困难,我们生产的石油太少,满足不了国家的需要,是压倒一切的困难”。这不仅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更体现了会战职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三老四严”的产生得益于“两论起家”基本功的实践,得益于“两论”的科学指引。正是因为有了“两论”起家的基本功,才使得会战职工树立了“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科学态度,认识到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一切工作都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注重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

(二)过硬的会战队伍是“三老四严”形成的组织基础

参加大庆石油会战的4万大军,具备铁军的基础与优势,是一支有经验、能吃苦、技术过硬和作风优良的队伍。截止到1960年4月,参加石油会战的人员达40,000多人,其中各类工程技术干部1000多人,石油工人骨干力量和干部近10,000人,主体人员是沈阳部队、南京部队和济南部队当年退伍的30,000名解放军战士和3000名转业军官,转业官兵中有不少是党员、团员,有的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无论是从国务院各部门和黑龙江省支持石油会战的干部和工人,还是从全国各油田和探区大量抽调的石油职工,都是各路的精兵强将和骨干力量,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生产建设经验。大庆人“是一支穿着蓝制服的解放军”,会战队伍是一支带有人民军队精神与特质的队伍。康世恩曾感慨:“全国各个油田的勘探、开发和建设,石油工业的历次重要会议以及新油区的开辟,都有石油师人和以后陆续从部队复员、转业的干部战士辛勤的汗水和创造性的劳动,更重要的是他们把党的优良传统、解放军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带到石油队伍中来,为建设一支艰苦创业的石油队伍,打下了基础。”33,000多名转业退伍官兵把军人身上的严明的组织性纪律性、高度的献身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勇挑重担的劲头,带到了大庆石油会战的队伍中来,为“三老四严”的形成奠定了组织基础。

(三)重视作风建设是“三老四严”形成的重要保证

好作风的形成不是横空出世的,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1960年,大庆石油会战打响后,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队伍来自四面八方,存在着“一粗、二松、三不狠”“马虎、凑合、不在乎”等坏毛病。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不树立起好作风,就不能搞好会战。所以,会战一开始,会战工委就提出,过去的不好作风一定要坚决克服,必须树立适应会战需要的新作风。在《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中有一段话,非常耐人寻味:“一个好作风的实质,就是把革命精神和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具体化,成为人们日常行动的准则。”余秋里和石油工业部党组同志几乎是逢会必讲作风,安排工作必讲作风,把提高思想认识,改进作风,作为做好工作、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当时会战工委抓住作风建设“牛鼻子”不松劲,看到作风有一点不好,就及时教育纠正,使好作风在人们心里扎下根;看到工作中有发扬好作风的职工,就表扬提倡,加大宣传力度。当年大庆石油会战上上下下人人讲作风、事事讲作风、时时讲作风、处处讲作风,为“三老四严”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三老四严”彰显了大庆石油人严格的自我要求和自觉行动,体现了大庆石油人“严细准狠”的优良作风。2009年9月22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出席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大庆油田创造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一整套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并形成了优良传统,保证了油田开发建设的顺利实施。正是这种将做人与做事高度统一、自律与他律高度统一、个体与整体高度统一、苦干与巧干高度统一、主观与客观高度统一的“三老四严”好作风为会战队伍锻造了信念坚、筯骨硬、素质优、能力强的“会战铁军”,对提高职工队伍战斗力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大庆石油会战的胜利提供了“硬核”支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走近“三老四严”的前世,就是要学史明理,通过深入研究优良传统产生的内外部条件,更好地学思践悟“三老四严”的好作风,传承弘扬“三老四严”的好传统,以真抓的实劲担当作为,以敢抓的硬劲攻坚克难,以抢抓的拼劲敢闯敢试,以善抓的准劲综合施策,以常抓的韧劲久久为功,以严抓的狠劲尽职尽责,使其在“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伟大实践中迸发出更为持久的精神力量,在大庆“三个城市”建设的伟大征程中释放出更加饱满的文化能量。

猜你喜欢
会战大庆作风
李大庆
马恩河会战(下)
马恩河会战(上)
扎实做好双减双抢 坚决打赢三秋会战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库尔斯克会战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