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煎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

2024-01-20 09:46曾宪晶彭月秀李林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黄褐斑斑点色素

杨 斌 曾宪晶 彭月秀 李林育 胡 榕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江西 吉安 343000)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在面部的常见获得性色素沉着皮肤病,发病率高,多见于深肤色20~50 岁女性,临床表现为颧颊部对称分布的皮肤黄褐色或深褐色色素斑片。目前黄褐斑病因不清,易诊难治,且是一种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容貌的常见色素性疾病[1,2]。当前黄褐斑的治疗主要是防晒及外用药物,常用药物如氢醌、维甲酸、熊果苷类等,长期使用效果并不理想。而化学剥脱换肤治疗黄褐斑效果持续时间短,且治疗后易使皮肤出现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患者往往难以接受。随着国内外激光技术的发展,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报道越来越多,研究[3]证实,强脉冲光治疗能明显改善面部黄褐斑色素增多。中医认为“无瘀不成斑”,临床中常见黄褐斑患者证型为肝郁血瘀,桃花煎为吴雄志教授的经验方,能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降低黑色素的合成、改善基底膜炎症反应、明显降低黄褐斑的复发率。口服桃花煎联合强脉冲光具有较好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采用桃花煎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于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50 例女性黄褐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年龄(34.7±3.7)岁;平均病程(3.3±0.8)年。对照组平均年龄(35.1±4.1)岁;平均病程(3.4±0.6)年。2 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符合《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2015)》[4]诊断标准。(2)符合根据《黄褐斑中医治疗专家共识》[5]所制定的肝郁气滞型辨证标准:面颊部蝶形黄褐色成片色素沉着斑,伴胸胁胀闷隐痛、月经不调、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涩。

1.3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病程>1年。②凝血功能正常。③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治疗前1 周内使用过光敏感的药物(如维甲酸类、四环素等)。②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③有严重的原发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肝肾功能异常、血液系统疾病等)。④有瘢痕病史。⑤不接受拍照。⑥依从性差。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予强脉冲光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治疗前将患者皮肤用洗面奶清洁,清水冲洗,擦干水分,在面部均匀涂抹医用超声耦合剂约1.5 mm 厚,予以患者生理盐水纱布湿敷眼睛,再戴上护眼罩,避免眼睛受到强光的刺激。选用科英激光强光1 号光子工作站560 nm 滤波片(吉林省科英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根据患者目前皮肤状态选择合适参数,脉宽10~15 ms,三脉冲方式,能量密度8~18 J/cm2,准备治疗时与患者沟通。先在耳下颌区进行光斑能量测试,以皮肤微微发红为治疗量。从小剂量8 J/cm2开始测试能量密度,黄褐斑区域需在此能量基础上降低2 J/cm2,重复治疗2 遍[6]。治疗完成后,用清水洗净耦合剂,为患者贴敷医用面膜,并做好保湿防晒工作,每月1次,3次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效果评定。

1.4.2 治疗组 在强脉冲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桃花煎(菟丝子50 g,白芷9 g,白术9 g,红花6 g,薏苡仁30 g,枸杞子10 g,白蔹9 g,僵蚕9 g,郁金30 g),每日1 剂,分2 次服用。上述中药均为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中药房颗粒剂,方便患者服用。

1.5 观察指标 比较2 组患者治疗前后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ASI)评分,VISIA 检测斑点、红色区域、棕色斑值,血液流变学指标,并随访复发黄褐斑面积。以《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2015)》[4]标准评定疗效。MASI 测定:根据黄褐斑面积、颜色的均匀性及深度进行定量。色素沉着面积评估:分4 个区域,前额(F)30%、右面颊(MR)30%、左面颊(ML)30%、下颌(C)10%。对这4 个区域的比例分别计分:1 分为<10%、2 分为10%~29%、3 分为30%~49%、4 分为50%~69%、5 分为70%~89%、6 分为90%~100%。色斑颜色深度(D)和均匀性(H)评分,计为(0~4)分:0 为无、1 分为轻微、2 分轻度、3 分明显、4 分为最大限度。MASI=前额[0.3A(D+H)]+左边面颊[0.3A(D+H)]+右边面颊[0.3A(D+H)]+下颌[0.1A(D+H)][7],最高为48分,最低为0分,分值越高则提示黄褐斑越重。黄褐斑消退面积≥60%且色斑颜色变淡为显效;30%≤消退面积<60%且色斑颜色变淡为有效;消退面积<30%且色斑颜色变淡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检测2 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6 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2/25),高于对照组的72%(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黄褐斑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2 组患者黄褐斑面积和MASI 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黄褐斑面积和MAS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黄褐斑面积小于对照组,M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黄褐斑患者黄褐斑面积和MASI评分比较(±s)

表2 2组黄褐斑患者黄褐斑面积和MASI评分比较(±s)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25 25黄褐斑面积/cm2治疗前5.05±1.62 5.31±1.33 0.581>0.05 MASI评分/分治疗后2.54±0.07 3.02±0.14 2.830 0.005治疗前4.27±1.45 4.31±1.26 0.623>0.05治疗后1.08±0.55 2.16±0.33 4.778 0

2.3 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黄褐斑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3 2组黄褐斑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项目血液黏度/mPa·s全血低切黏度/(10/s)全血高切黏度/(100/s)治疗组(25例)治疗前1.53±0.14 8.82±0.13 5.11±0.23治疗后1.01±0.431)2)6.47±0.681)2)3.22±0.161)2)对照组(25例)治疗前1.57±0.48 8.74±0.25 4.99±0.45治疗后1.34±0.991)7.65±0.201)4.26±0.781)

2.4 2 组患者VISIA 检测斑点、红色区域、棕色斑数值比较 治疗3 个月后,2 组患者VISIA 检测斑点、红色区域、棕色斑点分值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黄褐斑患者VISIA检测斑点、红色区域、棕色斑数值比较(±s,分)

表4 2组黄褐斑患者VISIA检测斑点、红色区域、棕色斑数值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项目斑点分值红色区域分值棕色斑点分值治疗组(25例)治疗前(左/中/右)4.20/2.83/3.88 2.30/1.77/2.24 4.96/4.33/5.02治疗后(左/中/右)2.57/1.44/1.981)2)1.09/0.79/0.941)2)2.75/2.07/2.621)2)对照组(25例)治疗前(左/中/右)5.68/4.19/4.62 2.22/1.65/2.37 5.15/4.17/4.99治疗后(左/中/右)3.83/3.01/3.15 1.58/1.03/1.191)3.91/3.61/3.761)

2.5 2 组患者复发黄褐斑面积比较 在首次治疗后的第6 个月对2 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复发黄褐斑面积。治疗组复发黄褐斑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黄褐斑患者复发黄褐斑面积比较(±s,cm2)

表5 2组黄褐斑患者复发黄褐斑面积比较(±s,cm2)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1.28±0.031)4.24±1.01例数25 25治疗后2.07±0.06 3.16±0.05

3 讨论

黄褐斑发病原因复杂,是各种诱因引起局部皮肤炎症反应的表现,与紫外线蓝光照射、内分泌紊乱、遗传、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等多因素有关,与皮肤老化密切相关[8]。近年研究[9]发现,黄褐斑患者表皮黑素细胞数量增多不太明显,但较正常黑素细胞体积大,树突更加突出,黑色素合成增多且活性增强。皮肤组织病理显示黄褐斑皮损处表皮及真皮黑素颗粒增加,黑素细胞转运黑素颗粒的功能性增强,基底膜炎症损伤[10]。中医认为本病发生与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瘀血内阻有关,黄褐斑的各证型都存在气血瘀滞的共性,肝肾亏虚为本病的根本。

对于黄褐斑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类:(1)以抑制活跃的黑素细胞功能的外用药为主(如氢醌、壬二酸等);(2)作用于血管及络氨酸酶的氨甲环酸类药物;(3)促黑素颗粒排出代谢,如激光类治疗。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化学剥脱换肤易导致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失斑[11]。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美的迫切追求及激光技术的不断更新,激光治疗的安全性、可控性有了保障,使得应用光电治疗黄褐斑的案例逐渐增多;强脉冲光是一种宽波长的光,波长在400~1200 nm,通过激光的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使靶基黑色素吸收、靶组织局部温度升高,引起靶组织细胞的热损伤,使其被分解成碎屑或颗粒,被免疫吞噬细胞吞噬后排出体外[12]。通常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采用低能量、多次脉冲的方式,使病灶逐渐变淡或消失,同时使皮肤和正常组织得到最大保护,但黄褐斑是易复发的疾病,单纯用强脉冲光治疗不能阻止其复发[13]。

吴雄志教授的验方桃花煎以补益肝肾的菟丝子为君药,配伍枸杞子加强补肾益精之效;方中白芷、白术、白蔹、白僵蚕以色补色,共同抑制络氨酸酶的活性,从而减少黑色素合成;红花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薏苡仁配伍白术健脾祛湿退黄;郁金疏肝解郁,调控大脑边缘系统、减少下丘脑垂体对内分泌激素的影响[14]。此方具有祛斑、美白、透红、退黄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桃花煎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MASI 评分,VISIA 检测斑点、红色区域、棕色斑分值,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黄褐斑患者采取联合治疗不仅可以加速色素淡化,而且可以减少复发,安全有效、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黄褐斑斑点色素
可爱的小斑点
色素热舞
斑点豹
“听话”的色素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猪身上起红斑点怎么办?
甜油的生产及色素控制
天然色素及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光子嫩肤在黄褐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