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践探究

2024-01-27 17:24张少泽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36期
关键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核方式教学改革

张少泽

摘要: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合理科学的考核方案可以综合体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改变学习的方式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文章分析了传统的课程考核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索通过复合式的考核模式对学生进行从知识到能力到素质全方位的考量,并总结其改革成效。研究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考核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核方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3)36-0172-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0 引言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以来,就一直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教育强国,进一步对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部署,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其地位不言而喻。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为社会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2-3],高校逐步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4],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实现高校内涵发展的必然途径。课程考核是評价学生学习程度,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教师授课效果的重要途径,是课程教学工作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传统课程考核方式的弊端已逐步显现,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课程考核方式改革[5-11]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焦点,制定合理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及内容可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其自身对课程教学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社会对计算机、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培养更多的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人才是时代的需求[12]。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地位举足轻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汇编语言及其程序设计以及外围接口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接口电路的设计与编程方法,深刻地理解微机底层的运行机理。该课程作为电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C程序设计等课程的后续课程,同时又是单片机技术基础、嵌入式系统开发等课程的前导课,学好该课程可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基于该课程的重要性,对其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探讨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的研究以我校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为对象,分析传统课程考核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课程特性提出贴合课程实际的复合式的考核方案,总结实施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经验,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考核改革提供借鉴。

1 课程考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概念抽象,涉及底层硬件以及低级语言(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并且学习内容前后交错,教学难度较大,学生掌握情况并不理想。传统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考核中总评成绩一般侧重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加权产生。其中,期末考试一般占总评成绩的60%~70%,平时成绩一般占总评成绩的30%~40%。通过分析课程考核现状,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 课程考核活动及形式较为单一

传统的课程考核中期末考试作为课程终结性评价一般采用闭卷形式的纸笔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的纸笔考试往往较难真正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闭卷形式的考试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采用该形式进行期末考核往往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不会灵活运用。部分学生在平时未能掌握课程核心知识点,但通过临考前突击的方式提高了期末考试成绩,部分对于课程知识点掌握较好的学生也会因为考试粗心或记忆模糊等原因,造成期末卷面成绩不够理想,这样的期末考试成绩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提供有效的学情反馈。采用纸笔形式的考试因其组织简单,可操作性强,一直被广泛采用,但纸笔考试因受考试环境的限制有其固有的弊端,通常会导致考试题型固定,试题不够灵活多样,考查的知识面也不够广,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言,采用笔试的缺点则更加突出。

1.2 课程考核内容片面

对于课程的考核内容,期末考核主要考查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平时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基本忽略了对实践技能的考查导致考核片面,容易造成重理论轻实践。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有其自身特点,除了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包括大量的程序设计,外围接口电路设计及其编程等实践技能。因此,该课程原有的考核方式并不能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1.3 弱化了过程性考核

课程原有的考核方式中,期末考试占比为60%~70%,平时成绩占比为30%~40%,上述总评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比较高,而平时成绩占比较低,容易造成学生重结果轻过程。课堂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过程性考核占比过小不利于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学习度,同时也容易忽视学生平时付出的努力,导致学生急功近利,在考前下功夫,将重心全部放在应付期末考试上,仅盲目记忆书本上的知识点,却对知识点背后的原理漠不关心。

传统的考核方式因其考核活动的组织较为简单,因此在大规模纯理论类的基础公共课程的考核中优势凸显,但对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言,则劣势大于优势。不注重实践技能考查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无法做到两者并重、活学活用;考核片面导致无法真实反映学情,教师无法得到有效的教学反馈,不利于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期末考试占比较大,过程性考核占比较小且片面不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平时的课堂活动。因此,亟须找到一种新的复合式的考核模式对学生进行从知识到能力到素质全方位的考量。

2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措施

针对本课程考核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旨在避免传统方式带来的弊端,建立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新的复合式考核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改革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采用开卷机试

期末考试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闭卷笔试并不能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本课程的内容除了理论知识外还涉及低级语言程序设计以及接口电路的设计等实践技能,采用搭载超星学习通平台、程序编译环境以及电路设计仿真软件的机试可以有效避免纸笔考试环境限制带来的弊端,试题中除了可以考查理论知识还可以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采用开卷考试的试题也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同时可以正面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识点,做到灵活运用,避免死记硬背。考试题型主要包括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分析题、简答题、综合题六种题型,其中前五种题型着重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程序以及接口电路的设计等通过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加大过程性考核占比

传统的课程考核总评成绩中过程性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占比为30%~40%,期末考试成绩占比为60%~7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重过大,容易产生“一锤定音”,学生期末考试压力大,不利于引导学生回归课堂,注重平时的学习。本课程的改革将过程性考核占比提高到了70%,期末成绩占比降为30%。提高过程性考核占比从根本上避免了部分学生不注重平时的积累,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考前突击的心理,同时激发全体学生学习热情,积极融入课堂,真正做到把功夫花在平时,减轻期末考试负担,强化过程性考核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3 过程性考核更加多元

传统的考核方式中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出勤、作业以及课堂表现三个方面,基本忽视了阶段性考核,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实践技能的考查也微乎其微。本课程的改革针对课程特点,在过程性考核中增加了过程性项目验收及答辩环节,同时保留对于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表现等方面的评价。过程性项目验收及答辩环节要求学生结合理论知识,通过虚拟仿真软件等平台完成相应的实验项目等并答辩,教师根据项目实验的完成度、答辩情况以及项目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综合评定学生该考核环节的成绩,重点考查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偏向应用能力考察。该做法弥补了传统过程性考核的不足,引导学生做阶段性总结、归纳,并重视实践技能。

综合上述改革措施,形成一套贴合课程实际、科学有效的复合式的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其综合性成绩构成及比例如表1所示。

由表1的数据可知,过程性考核中出勤、作业、课堂表现、过程性项目验收及答辩的比值为2:2:3:3。由于过程性考核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70%,因此,出勤、作业、课堂表现、过程性项目验收及答辩各项占总评成绩的比例分别为14%、14%、21%、21%。过程性考核中课堂表现和过程性项目验收及答辩比重稍大于出勤和作业,此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注重参与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勤于思考、踊跃发言,并注重实践操作,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3 实施效果

本课程实施考核模式改革涉及我校本科层次物联网工程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在上述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专业基础必修课,全部采取本文所述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方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查,对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本文所述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方案的执行贯穿整个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详细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活动学生的表现以及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逐个打分。在一个教学周期中,分两次实施过程性项目验收及答辩环节,记录下学生每次该环节的得分,最终得分取该生两次过程性项目验收及答辩的平均分。期末考试采用开卷机试,考试顺利进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对于实践技能的学习充满热情,学生对各项考核的配合度好,为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经过期末试卷的批阅以及数据汇总,得到学生的期末卷面成绩和总评成绩,对期末卷面成绩及总评成绩进行分析。

3.1 期末卷面成绩分析

通过数据统计,得到学生期末卷面成绩各分数段人数百分比表以及学生期末卷面成绩分布图,分别如表2和图1所示。

由图1和表2可知,学生期末卷面成绩各分数段整体呈正态分布,卷面成绩及格率为88.9%,主要集中在60~89分段。说明试题符合教学实际,难易适中,试卷区分度较好,学生总体学习情况较好,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到位,但90分以上的高分人数偏少,说明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还有待提升。

3.2 总评成绩分析

总评成績由过程性考核(70%)以及期末成绩(30%)组成,通过将学生过程性各项考核所获分数进行汇总统计,得到学生总评成绩各分数段人数百分比表以及学生总评成绩分布图,分别如表3和图2所示。

由图2和表3可知,学生总评成绩整体呈正态分布,总评成绩及格率高达98.6%,主要集中在70~100分段,极少数同学因不积极参与过程性教学活动导致总评成绩不及格,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较高。

上述情况表明,该课程考试改革方案能够科学有效的评价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实践能力。本次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对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了促进作用,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 结语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该课程存在内容抽象难懂,涉及面广,而考核活动及形式较为单一,考核片面等问题,亟须进行教学改革。本文对该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了一套新的科学有效的复合式的课程考核改革方案。教学实践证明改革方案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了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改革成效,该课程的考核模式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本文的研究对应用型高校课程考核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侯忠明,包志国.论习近平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刻意蕴及实践路径——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3,33(4):7-11.

[2] 吴岩.中国式现代化与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22(11):21-29.

[3] 乌兰.创新视阈下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研究——评《中国高等教育百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3):2.

[4] 何静.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2):1-3.

[5] 魏颖.新时代深化高校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2(17):93-96.

[6] 廖文江,于丽杰,方建军.“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教学改革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3):131-133.

[7] 徐嘉莉,周晓清,朱晓玲.基于项目驱动的模块化教学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13):152-154.

[8] 刘攀,方鹏亚,尹莉萍,等.混合式教学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4):141-142.

[9] 杨玫,李瑛,李祁.以考促学助力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10):166-168.

[10] 周玉,苏海滨.浅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3(5):82-83,91.

[11] 余新栓,康金辉,吴耀华,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现代计算机,2020(12):113-116.

[12] 黄纪烨.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9):34-36.

【通联编辑:王 力】

猜你喜欢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核方式教学改革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