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网状meta 分析

2024-03-13 03:17肖佩琪徐慧贤杨淳锋张嘉茹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通窍宣肺汤剂

肖佩琪 徐慧贤 杨淳锋 王 金 张嘉茹 阮 岩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广东广州 510405;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广东深圳 518033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又称渗出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听力下降而鼓膜完整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疾病,为临床常见病。据统计,80%的儿童在10 岁前发生过一次或多次SOM[1]。虽然该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仍有约40%的SOM可反复发作[2]。SOM 的病因病机尚未明确,西医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抗生素、黏液促排剂、减充血剂等)和手术治疗(鼓膜穿刺与切开、鼓膜置管、咽鼓管吹张法等),但有一定的并发症及复发的风险,包括鼓膜穿孔不愈合、抗生素耐药性等[3-4]。中医药目前也被广泛应用于SOM 的治疗中,且效果显著,但目前尚少见比较不同中药汤剂治疗SOM 疗效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中药汤剂治疗SOM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 分析以评价其临床效果,为中药汤剂治疗SOM 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服务中心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分泌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耳胀、耳闭、中药、中医药、汤、方、散、丸、饮、煎、临床疗效、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英文检索词为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serous otitis media、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decoction、Powder、Tang、Yin、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clinical effects,检索策略采取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文献检索截止日期为2023 年7 月。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研究类型:中药汤剂治疗SOM 的临床研究;②研究对象:明确诊断为SOM,相关诊断标准参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应用指南(2004 版修订)》[5]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6]。③干预措施: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外用或口服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生素、抗组胺药、黏液促排剂、外用减充血剂、鼓膜穿刺与切开、鼓膜置管等);治疗组为中药汤剂或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④结局指标:临床总有效率。

1.2.2 排除标准 ①重复文献、回顾性分析等;②难以获取全文的文献;③合并报道相同研究的多篇文献取数据最全的1 篇;④研究方案描述不清,如未具体描述疗程等;⑤剔除某中药汤剂所涉及的文献数量少于2 篇的文献以保障研究数据的检验效能。

1.3 文献质量评价

根据Cochrane 系统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Man 5.4 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绘制偏倚风险图。二分类变量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作为效应值,以OR 及其95%CI 表示分析结果,OR 的95%CI 不包含1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tata 17.0绘制网络证据图及比较-校正漏斗图。采用GeMTC 0.14.3 进行网状meta 分析,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随机效应模型,4 条链进行拟合,初始值为2.5,步长为10,迭代数20 000 次用于退火,模拟迭代次数50 000 次。当规模缩减因子接近或等于1 时,表示数据收敛性良好,否则继续迭代。绘制等级概率图对干预措施优劣进行排序。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

根据检索词自由组合进行检索,共检索出相关文献893 篇,通过筛选最终纳入19 篇[7-25]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及双臂研究。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文献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19 篇[7-25]文献,共涉及研究对象2 069 例,其中治疗组1 051 例,对照组1 018 例,包括9 种中药汤剂,均为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纳入文献基本情况见表1。

2.3 文献质量评价

纳入的研究中,12 项[7-8,10,13,16-17,19-23,25]采用随机数字表法,1 项[9]采用抛硬币法,1 项[12]采用入院顺序或时间,5 项[11,14-15,18,24]未描述具体随机方法。所有研究[7-25]均未报道分配隐藏,均未说明是否使用盲法及均无法从文中判断是否存在偏倚,均评为风险未知。所有研究数据结果完整及期望结局均有报告,均评为低风险。见图2。

图2 偏倚风险图

2.4 网络证据

19 项[7-25]研究共涉及9 种干预措施,总有效率的网络关系见图3。其中圆点代表干预措施,其大小代表样本量,两点之间的连线代表干预措施之间存在直接比较,其粗细代表研究数量。本研究不存在闭合环,故采用一致性模型进行分析。

图3 网络证据图

2.5 网状meta 分析

网状meta 分析结果显示,共产生的45 个两两比较结果,其中加味清震汤(OR=0.27,95%CI:0.07~0.73)、参苓白术散(OR=0.29,95%CI:0.11~0.74)、耳胀汤(OR=0.17,95%CI:0.08~0.35)、二陈汤(OR=0.29,95%CI:0.11~0.69)、健脾通窍方(OR=0.32,95%CI:0.12~0.78)、荆防败毒散(OR=0.17,95%CI:0.08~0.35)、龙胆泻肝汤(OR=0.23,95%CI:0.11~0.48)、疏风宣肺通窍汤(OR=0.21,95%CI:0.08~0.60)、宣肺通窍汤(OR=0.15,95%CI:0.04~0.41)分别联合常规西药使用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用常规西医治疗。见图4。

图4 网状meta 分析联赛图[OR(95%CI)]

2.6 等级排序

总有效率的等级排序分为1~10,等级排序1 的值越大则疗效越好,临床总有效率等级排序1 值依次为宣肺通窍汤(0.39)>耳胀汤(0.20)>疏风宣肺通窍汤(0.13)>加味清震汤(0.08)>荆防败毒散(0.06)>龙胆泻肝汤(0.05)>参苓白术散(0.04)>二陈汤(0.03)>健脾通窍方(0.02)>常规西医(0)。具体排序见图5。

图5 等级排序图

2.7 发表偏倚

比较-校正漏斗图结果显示对称性较好,所有点均落在漏斗内,提示纳入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漏斗图可见有一个散点位于底部,提示存在样本量小的可能。见图6。

图6 比较-校正漏斗图

3 讨论

SOM 在中医属耳胀、耳闭范畴,病位在耳窍,以耳内胀闷堵塞感为主要特征。历代医家多从肺、脾、肝胆等脏腑论治,治以疏风宣肺、清泻肝胆、健脾利湿、行气活血、通利耳窍[26-27]。本研究所纳入的干预措施均为上述治法,分析结果提示其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西医治疗,排名前3 的分别为宣肺通窍汤、耳胀汤、疏风宣肺通窍汤。宣肺通窍汤为自拟经验方,具有通窍利耳、祛邪宣肺等功效,方中连翘、金银花具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桔梗、白芷排脓,辛夷花通利鼻窍,桑白皮、葶苈子泻肺平喘,茯苓健脾利水渗湿,路路通利水通络散瘀,白僵蚕属虫类药,擅祛风定惊,其药味轻浮,可上行头面诸窍,散耳窍之顽痰,甘草调和诸药[23]。全方可解在表之风邪,肺正常行使宣发肃降之功,在耳之痰饮湿邪自除,加之肺气充盛,则耳窍通利。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包括:①纳入的研究质量较低,如所有研究均未实施盲法等。②所纳入的研究中样本量均较少且均为单中心研究,无法排除地区偏倚等。③因涉及的研究数量较少,尚有如纯音听阈、气骨导差、鼓膜活动度等结局指标未能纳入以进一步评估。④药物剂量、疗程等的差异可能影响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未来仍需要更大样本量、更高质量、更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保证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增加重要指标的测定以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客观性等。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通窍宣肺汤剂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hree decoctions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o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related tolllike receptors-mediated inflammations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伤寒论》对于现代中药汤剂制作的启示
通窍活血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
化瘀通窍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通窍活血汤家兔体内移行成分川芎嗪的分析
鼻舒通窍合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疏风宣肺止咳汤对CVA的疗效及对BHR的影响
养阴宣肺汤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