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平衡法针刺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2024-03-13 03:17尹甜甜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三通根型颈椎病

周 静 尹甜甜 程 宽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

神经根型颈椎病以根性疼痛为典型症状的一类颈椎病[1-3]。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牵引、封闭、物理治疗等保守疗法为主。长时间保守疗法无效且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者可考虑手术疗法。手术治疗虽疗效果显著,但对患者的耐受性和经济条件要求较高[4-5]。推拿、针刺等中医特色物理疗法具有无创性、操作方便及副作用较小等优势[6]。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中医学中属于“项痹”“头痛”等范畴,发病原因与气血不足、血运不畅、肝脾肾亏虚、外感风寒湿邪、劳损外伤等多种因素有关。三通平衡法以“靳三针”及赖式通元针法为理论基础,三通即通元神、通脏腑、通经络,同时具备“靳三针”取穴少、取穴准等优势及赖式通元针法“通督养神、引气归元”的治疗原则。本研究通过观察分析三通平衡法针刺与推拿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旨在为此类患者的临床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门诊于2021 年11 月至2022 年8 月收治的8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针刺组和三通平衡法针刺组,各4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7]。②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8],辨证为气滞血瘀证。③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30 d 内接受相关治疗;②因网球肘、肩周炎等其他疾病引起上肢疼痛;③不适合推拿;④颈椎或颈部外伤史;⑤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本研究经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常规针刺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刺联合推拿进行治疗,针刺和推拿治疗由从事针刺、推拿5 年以上的医师负责操作。①针刺治疗:针刺取穴患侧颈夹脊、风池、天柱、后溪、手三里、外关及双侧膈腧、合谷。患者取侧卧位,充分暴露患侧,对上述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按照《针灸学》[9]教材中的规定方式进针,进针后留针30 min。治疗频次:每隔1 日治疗1 次,每周3 次,2 周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4 周。②推拿:取穴颈夹脊、风池、风府、曲池、外关、合谷、肩井、天宗,依次进行肩背部施滚、一指禅推按、点按等推拿治疗,之后采用滚、拿法按揉患侧曲池、合谷穴,最后进行颈部斜扳治疗。治疗频次:每周治疗5 次,连续治疗4 周。

三通平衡法针刺组给予三通平衡针刺联合推拿进行治疗,针刺和推拿治疗由从事针刺、推拿5 年以上的医师负责操作。取穴:通经络(大椎、身柱、阿是穴、患侧天柱、患侧风池、患侧外关);通脏腑(双侧太溪、中脘);通元神(百会、气海)。患者取俯卧位暴露患侧,对上述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进针,进针后留针30 min。治疗时间同常规针刺组。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中医证候评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10],主证从轻到重按照0、2、4、6 分进行评估,次证按照0、1、2、3 分进行评估,总积分=主证积分+次证积分。患者所得分值与其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简化McGill 疼痛问卷评分,包含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现时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评分[11]。

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评分,包括主观症状、临床症状及适应能力,总分为0~100 分,患者所得分值越低表示其颈椎功能越差[12]。

中医疗效评价标准。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9]拟定疗效标准。①治愈:原有症状基本消失,颈部、上肢功能恢复正常,症状缓解≥90%;②显效:原有症状明显好转,颈部、上肢功能明显改善,不影响日常活动及工作,症状缓解75%~<90%;③有效:原有症状有所好转,颈部、上肢功能有所改善,但遗留部分症状,症状缓解30%~<75%;④无效:原有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症状缓解<3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证积分、次证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三通平衡法针刺组低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PRI、PRI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PRI 及PP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PRI 及PP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三通平衡法针刺组低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PRI、PPI 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PRI、PPI 评分比较(分,±s)

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PRI:疼痛评级指数;PPI:现时疼痛强度。

2.3 两组治疗前后CASC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CASC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观症状、临床症状及适应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三通平衡法针刺组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CASCS 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CASCS 评分比较(分,±s)

注CASCS: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三通平衡法针刺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为颈椎部位的椎间盘及其周围韧带等组织出现退行性改变,导致颈部神经根受到牵拉、压迫,被累及的神经根所支配的区域出现疼痛及麻木等[13]。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学可将其归为“项痹”[14]。气虚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因颈、肩部劳累过度,邪气趁虚而入,导致机体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筋脉闭阻不通,此所谓“不通则痛”;另有患者肝肾不足,营卫失和,颈项、肩部关节筋肉难以得到濡养,此所谓“不荣则痛”。故治疗以舒经通络、理气活血为原则[15-16]。

通元针法遵循“通督养神、引气归元”[17]。三通平衡法在此基础上衍生出“通经络”“通脏腑”“通元神”的针刺原则[18]。中医学认为,经络不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造成气血瘀滞、郁结,不通则痛,因此将“通经络”放在首位[19-20]。通经络取穴的大椎、身柱为督脉腧穴,天柱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针刺上述穴位可通调阳经,化气壮阳、通络气血;风池为足少阳胆经腧穴,针刺可平肝熄风,通利官窍;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外关,针刺可通经活络;阿是穴以痛为腧,针刺可缓解疼痛。经络气血的运行主要依靠脏腑调节,因此将“通脏腑”放在第二位[21-22]。通脏腑取穴的太溪为足少阴肾经的原穴,针刺可滋阴补肾,壮骨强筋;中脘为任脉和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位,针刺可健脾强胃。《灵枢·经脉》言:“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元神乃先天之精所化,元神受先天元气充养而生于脑中,元气充足则脑髓充盛[23]。赖新生教授认为,“督阳不振”是颈椎疾病的主要病理机制,因此对于通元神的取穴原则以“通督养神”为主,将百会、气海作为治疗主穴,百会属督脉,为百脉之宗,针刺该穴能提升阳气;气海为任脉腧穴,为先天元气之海,针刺可益气助阳,补肾固元。

推拿可通过手法的操作可刺激局部皮肤及经络腧穴,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另外推拿能够缓解神经根压力和颈项部肌肉痉挛,加速新陈代谢,促使经络气血畅通[24-25]。三通平衡法针刺可通过刺激腧穴,促使颈项部血流灌注量增加,缓解神经根部压迫症状,再配之推拿手法,可进一步将粘连的软组织进行松解或剥离,纠正小关节紊乱,促进颈椎生物力线的恢复[26]。二者协调作用可增强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三通平衡法针刺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VAS、PRI、PPI 评分中各项积分低于常规针刺组,提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采用三通平衡法针刺联合推拿的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三通平衡法针刺组治疗后的CASCS评分中各项积分高于常规针刺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提示三通平衡法针刺与推拿联合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者颈椎功能改善,临床效果较好。此结论同彭思萍等[27]研究观点具有同质性。

综上所述,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推拿联合三通平衡法针刺治疗,可明显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并促进其颈椎功能的恢复。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三通根型颈椎病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隆德县三通古碑考释
“三通两平台”推动下的我国在线教育出版发展
读写结合教学中“三合三通”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特殊针法联合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