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改变模式的健康教育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2024-03-13 03:17章其妹江红梅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白血病量表化疗

章其妹 江红梅 郑 乐

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安徽滁州 239000

白血病是一种因体内白细胞异常增生而引起的恶性肿瘤性疾病,主要发生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导致白细胞过度增殖或功能失调[1-2]。临床上用于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3-4]。目前,白血病化疗患者常规医学护理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该种护理存在个体化程度不高、生活行为指导及心理支持不够充分等不足,总体护理效果欠佳[5]。基于行为改变模式的健康教育是指根据患者行为模式及心理特点,采用有组织的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健康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其个人的健康素养,从而提高健康水平。临床研究显示,基于行为改变模式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心理状态、健康行为改变方面均发挥积极作用[6]。本研究旨在探讨行为改变模式下健康教育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100 例2020 年3 月至2023 年2 月在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 例,其中男30 例,女20 例;年龄22~82 岁,平均(42.69±5.82)岁;疾病类型:急性白血病40 例,慢性白血病10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 例,高中、中专25 例,大专及以上13 例;家庭年收入:5~19 万元,平均(10.73±3.09)万元。观察组50 例,其中男30 例,女20 例;年龄27~83岁,平均(45.07±6.49)岁;疾病类型:急性白血病41例,慢性白血病9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 例,高中、中专26 例,大专及以上14 例;家庭年收入:6~17万元,平均(10.86±3.17)万元。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基础上开展(XQF3670712-1)。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18 年版)》[7]中白血病相关诊断标准;年龄≥18 岁;预计生存时间>2 年;有明确的自我管理需求,且主动参与研究,签署书面同意书。

排除标准:同时伴有重要脏器(心、肝、肾脏等)严重疾病;存在其他恶性肿瘤;具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智力障碍等疾病;病情严重难以良好配合化疗;有自杀倾向。

1.3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化疗方案均为ALL-93 方案,包括预处理期、诱导期、后续治疗和中央神经系统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方案均为AML 方案,包含诱导期和后续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方案均为CLL 方案,包括单药治疗和复合药物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化疗方案为CML 方案,包括干扰素治疗、靶向治疗。所有患者治疗效果均较为理想,病情较为稳定。

治疗过程中给予对照组常规医学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指导做好患者的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床单、衣服和洗漱用品;护理人员定期监测患者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嘱咐并确保患者充足饮食和水分摄入,避免感染和营养不良;观察患者口腔、皮肤和黏膜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溃疡、皮肤瘙痒等问题;做好感染防治,尤其要注意预防空气传播和水传播疾病;严密监测患者血液检查结果,观察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变化情况;给予患者常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舒缓焦虑和恐惧情绪。

治疗期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行为改变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内容具体如下:①护理人员分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病情控制情况和家庭情况,明确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的主要原因及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让家属和患者本人参与介绍病情和心理健康状况等,以提升其防护意识。②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本人、家属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其疾病、治疗技术相关知识的了解及掌握情况,了解患者家庭关系、兴趣爱好等,再选用适当的语言及行为技巧给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同时在大厅内播放白血病、治疗技术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含饮食管理、生活方式、环境卫生及安全防护等方面。③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指导家属对患者的行为进行管理和监督,并做好相关记录,定期反馈,1 次/周。定期组织集体教育活动,1 次/月,邀请著名医生或专家进行现场讲座,主要围绕白血病给患者答疑解惑,帮助患者纠正认知及行为误区。组织患者参加病友交流会,1次/周,邀请病情控制效果理想、自我管理能力较高的患者讲述对抗疾病的心路历程、心得体会,并让患者间进行自由谈论,帮助患者增强自信心。④通过建立QQ 群、微信群,由专人推送白血病相关知识或相关链接,且发送自我护理管理注意事项提醒,1 条/d。患者需要定期复诊,1 次/月,及时反馈自我护理管理效果、存在问题,医护人员现场解答。⑤护理干预期间,指导患者通过冥想式理念、深呼吸减压、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进行自我情绪调节,指导家属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患者更多陪伴、理解和鼓励,可通过怀旧疗法与患者共同回忆愉快过往,激发患者生活希望。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适当参与社交活动,多融入大自然欣赏自然美景,进而以开阔心胸,舒缓不良情绪。

两组均在入院当日开始进行干预,在干预3 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估。

1.4 质量控制

调查前,查阅文献、咨询肿瘤科医师、心理咨询师等专家,选择成熟的信效度较好的量表;严格遵照相关标准进行研究对象的选择;同病室的调查在不同时间段进行,避免沾染;对护理小组成员专业进行培训,以便解答患者关于问卷的疑问;相关调查表填写完成后立即收回,并当场核对和检查;收集的数据由研究者进行录入,并对录入后的数据进行二次检查,避免出现差错。

1.5 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进行心理状态评估。该量表共包含14 个条目,抑郁、焦虑评估分别占7 个条目,各个条目赋分0~3 分,抑郁、焦虑评估总分均为0~21分,总评分≥9 分提示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分值越高提示受评估者负面情绪越严重[8]。自我管理能力评估:干预前后采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测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测评内容包括3 个方面:正性态度(60 分)、自我压力(50 分)、自我决策(30 分),总评分范围0~140 分,总评分<40 分为自我管理低水平;40 分≤总评分<80 分为中等水平;总评分≥80 分为高水平[9]。记录两组住院时间。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30(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该量表包含5 个子量表(认知、角色、躯体、情感、社交)、3 个症状子量表(恶心呕吐、疲倦、疼痛),总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提示受评估者的总体生存质量状态越好[1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HAD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HAD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HAD 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HAD 评分比较(分,±s)

注t1、P1 为两组干预前比较,t2、P2 为两组干预后比较。HAD: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2.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中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s)

注t1、P1 为两组干预前比较,t2、P2 为两组干预后比较。

2.3 两组住院时间及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比较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QLQ-C30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QLQ-C30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住院时间及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比较(±s)

表3 两组住院时间及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比较(±s)

注QLQ-C30:生活质量核心问卷-30。

3 讨论

白血病化疗是一种严峻的治疗方式,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护理工作。治疗期间仅行常规护理通常存在化疗反应处理不及时、健康教育内容不全面、护患沟通桥梁不畅通等不足,难以获得理想效果[11-13]。因此,加强科学健康教育对于白血病化疗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顾义娟等[14]指出,行为改变模式属于一种通过引导个体主动改变其行为、态度等而达到目标的理论模型,在患者心理状态改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等方面均发挥积极作用。本研究将行为改变模式下健康教育用于观察组护理后,该组HAD 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是行为改变模式下健康教育能够帮助白血病患者更深入地了解化疗的治疗原理、副作用、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从而提高其化疗认知水平,增强其对治疗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从而减轻其焦虑和抑郁情绪[15-16];该种健康教育模式可增强患者与家人、朋友及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提高其抗压能力和应对能力,进而缓解负面情绪[17-18]。

行为改变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指导其学习科学的自我管理技能,例如如何应对化疗副作用、如何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等,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19-20]。同时,该种健康教育还可培养患者的自我监测、自我评估、自我调节等能力,提高其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和掌控能力,进而培养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21-23]。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QLQ-C30 总评分高于干预前,同时该项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在相同治疗基础上,白血病患者接受改变模式下健康教育后,其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更加明显,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24]。分析原因,可能是行为改变模式下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可使患者获得更多社会支持,这些作用均有助于患者更加积极配合治疗,进而提高效果,促进生活质量改善。科学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行来良好的饮食、运动、休息等生活方式,有利于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25-26]。

本研究因受时间等多种因素限制,存在以下局限:首先,仅选取1 年间化疗的白血病患者作为对象,纳入样本量较小。其次,缺乏同时比较的多中心研究及对具体明确护理措施的观察研究。如未能延长随访时间,同时比较研究患者化疗效果、化疗不良反应等。因此今后研究中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采用多中心联合方式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基于行为改变模式健康教育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在负面情绪、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方面均发挥积极作用,可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有效提高。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白血病量表化疗
白血病男孩终于摘到了星星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跟踪导练(二)(3)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