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枳败酱汤保留灌肠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研究

2024-03-21 06:43杨祥正尹宏智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酱汤淋巴结炎肠系膜

杨祥正 尹宏智 万 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龙岗)儿科,广东深圳 518000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春季和冬季,在7岁以下儿童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反复发作的腹痛,疼痛部位以脐周为主,一些患儿出现于左下腹部、右下腹以及上腹部,还有部分患儿可合并纳呆食少、腹胀、恶心、呕吐以及发热等症状,也被称为Brenmann综合征[1]。当前尚未明确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发生机制,认为可能与肠系膜淋巴生理状况、感染等诸多因素有关,缺乏特效药物,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和抗感染措施。研究发现,使用解痉和抗生素药物,虽然可以使症状减轻,但是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容易发生二重感染,诱发肠道菌群失调,使患儿免疫力下降,增加家长和患儿的负面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2]。近年来,中药灌肠方法因为具有诸多的优点被广泛运用在儿科,且整体疗效较好,但是其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中的运用报道不多。近年来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在儿科门诊逐渐增多,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本院)院内外用协定方金黄散贴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分析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采用中药贴敷联合柴枳败酱汤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18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西医对照组(n=60)、中药灌肠治疗组(n=60)、灌肠+中药贴敷组(n=60)。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审批号SZLDH2020LSYM-021),患儿家属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符合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标准[3];②年龄3~7岁;③未合并直肠相关疾病如出血、感染、肿瘤、直肠癌、肛瘘以及痔疮等;④既往1年内未出现其他胃肠道疾病如肿瘤、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感染以及炎症等;⑤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有药物、贴敷禁忌证或过敏史;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如造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活动期恶性肿瘤者;③不能耐受灌肠治疗者;④依从性较差或者研究中途退出者;⑤研究前3个月内服用泻药、益生菌、免疫抑制以及激素等药物者。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西医对照组 根据患儿实际病情,主要采取解痉、抗炎等治疗措施。

1.2.2 中药灌肠治疗组 运用柴枳败酱汤,组方:柴胡10 g、枳实10 g、赤芍10 g、香附10 g、丹参10 g、败酱草15 g、红藤15 g、三棱5 g、莪术5 g、大黄5 g、牛膝10 g、甘草5 g、茯苓10 g、薏苡仁15 g、神曲10 g、鸡内金10 g,按照常规方法对药材进行煎煮后灌肠,具体操作如下:灌肠液温度37~39℃。灌肠前先让患儿排空大小便,肛管规格为16号导尿管,肛管插入深度为10~15 cm,5~10 min 内缓慢注入后缓慢拔岀,使药液保留至少30 min,灌肠剂量:3~5岁,30 ml/次;5~10岁,50 ml/次;2次/d。7 d为1个疗程,治疗后随访2周。

1.2.3 灌肠+中药贴敷组 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黄散外敷治疗,组成方药包括大黄、黄柏、天花粉等,碾碎上述药物至粉末后,用适量蜂蜜、生理盐水调匀,填于11 cm×7 cm的中药封包敷料中,常温贴敷于脐部2 h,1次/d,7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淋巴结大小。治疗前后对患儿进行腹部彩超检查,测量淋巴结的横径和纵径大小。②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后的次症和主症积分,其中舌苔异常、大便异常、纳呆食少以及脘腹胀满为次症;而腹痛则为主症,以量化标准为基本依据,按照重度、中度、轻度以及无将腹痛分别记6、4、2、0分;次要症状则分别记3、2、1、0分,得分越高,则症状严重程度越严重[4-6]。③治疗效果。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评价治疗效果,痊愈:肠系膜淋巴结大小恢复正常,且次症和主症均消失。显效:肠系膜淋巴结大小较治疗前缩小≥70%,且症状改善明显。有效:症状减轻,且淋巴结大小缩小≥50%。无效:肠系膜淋巴结增大或者大小无变化,且症状加重或无改变。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效果比较

灌肠+中药贴敷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中药灌肠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三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三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三组的舌苔异常、大便异常、纳呆食少、脘腹胀满、腹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三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灌肠治疗组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三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3 三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组别n时间舌苔异常大便异常纳呆食少脘腹胀满腹痛西医对照组60治疗前2.09±0.672.05±0.662.03±0.652.43±0.684.81±1.45治疗后 1.29±0.34#* 1.26±0.25#* 1.63±0.42#* 1.65±0.48#* 3.09±1.15#*中药灌肠治疗组60治疗前2.12±0.592.08±0.712.05±0.662.45±0.694.83±1.47治疗后 1.25±0.41#* 1.22±0.44#* 1.57±0.45#* 1.53±0.63#* 3.02±1.03#*灌肠+中药贴敷组60治疗前2.29±0.752.23±0.742.29±0.712.56±0.554.98±1.23治疗后 0.71±0.23# 0.78±0.17# 0.89±0.27# 0.92±0.37# 0.82±0.26#F治疗前三组比较值0.7641.7630.3860.3390.8112 P治疗前三组比较值0.2630.3740.1650.2860.179 F治疗后三组比较值8.8977.22510.0366.46718.958 P治疗后三组比较值0.0000.0000.0000.0000.000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 0.05;与灌肠+中药贴敷组比较,*P < 0.05

2.3 三组淋巴结大小比较

治疗前三组淋巴结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三组的淋巴结纵径和横径均小于治疗前,且灌肠+中药贴敷组的淋巴结横径和纵径均小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三组淋巴结大小比较(mm,±s)

表4 三组淋巴结大小比较(mm,±s)

组别n时间横径纵径西医对照组60治疗前 15.86±4.78 15.38±3.45治疗后 8.29±1.04#* 8.55±1.42#*中药灌肠治疗组60治疗前 15.92±4.77 15.49±3.18治疗后 8.12±1.01#* 8.37±1.33#*灌肠+中药贴敷组60治疗前 15.98±4.35 15.82±4.23治疗后 3.67±0.98# 3.12±0.94#F治疗前三组比较值1.8630.187 P治疗前三组比较值0.6120.873 F治疗后三组比较值16.3879.124 P治疗后三组比较值0.0000.000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 0.05;与灌肠+中药贴敷组比较,*P < 0.05

3 讨论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西医学认为,其发病是因为小儿生理结构特殊,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再加上感染病原微生物,尤其是在发生肠道感染或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后复发率较高[8-9]。一般来说,肠系膜作为神经、淋巴管以及血管进出的一个通道,与成人相比,小儿具有较长的肠系膜,在此处容易滞留病原菌和肠道内容物,再加上小儿具有比较薄弱的屏障系统,在病原物质如细菌、病毒等入侵人体后,可出现淋巴细胞增殖情况,诱发局部淋巴结肿大,从而导致腹痛症状[6,10-11]。中医学将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划分为“腹痛”范畴,认为小儿胃肠功能薄弱、脏腑娇嫩,如果受到诸多因素如外邪侵袭、喂养不当等影响,可出现胃肠湿热蕴结,阻碍胃肠气血运行,血瘀气滞,不通则痛,所以治疗遵循行气散结、清热化湿的基本原则[12]。柴枳败酱汤作为经典的中药方剂,方中鸡内金、神曲具有消积导滞的功效;薏苡仁、茯苓、红藤可以健脾化湿清热;牛膝、大黄、莪术、三棱以及丹参功效的化瘀破结、活血养血;败酱草可以破瘀消痈;赤芍、枳实、香附以及柴胡可以疏肝理脾;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行气散结、清热化湿的功效。同时,采用保留灌肠的给药方式,能够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加快药物吸收,对肠系膜淋巴结血液循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具有无毒副作用、无创等诸多优点,患儿接受度较高,可以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从而达到治疗目的[8,13-14]。中药贴敷作为经典的治疗方式,通过药物外敷,能够经皮肤渗透,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具有消瘀止痛、散结消肿功效,能够使局部血液循环和血管痉挛得到改善,使经脉保持通畅,改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15-16]。

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中药贴敷联合柴枳败酱汤保留灌肠治疗,可以缩小淋巴结,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酱汤淋巴结炎肠系膜
妈妈住院了
妈妈住院了
扁桃体炎并发颈淋巴结炎 贴敷见效快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疗法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暖暖酱汤与失落的泪滴
阿妈妮的大酱汤(外一首)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