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中的缺失及对策研究

2024-04-08 13:13陈聆希韩彪谢文慧
互联网周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应对对策缺失网络舆情

陈聆希 韩彪 谢文慧

摘要:信息时代的发展给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带来挑战,增加了高校管理难度。现今新媒体平台快速发展,公众自由表达的渠道也随之增加。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时,无形中增加了网络舆情的复杂性。网络舆情事件频发使高校受到公众的关注,目前许多高校的应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机制落后及应对技巧不足的共性问题。本文以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作为研究对象,以调研问卷方式,通过具象化的数据分析说明相关问题。在深入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特征的基础上,为更好地解决高校网络舆情应对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缺失;应对对策

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移动端普及,社会舆论依托互联网进行传播,逐渐演变出一种新型舆情方式——网络舆情。高校师生作为网络舆情参与主体,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发表言论并转发扩散信息。高校作为舆情应对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在舆情应对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如何处理网络舆情问题是各大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1. 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点

虽然学术界近些年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范围涉猎较广,但并未对解决此类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根據经典的新闻传播学理论,舆情的把握与所处信息流传播链中的传播者紧密相关,作为相关网络舆情事件中信息源的高校,势必要意识到自身的媒介角色,厘清相关传播关系,把握主动,才能在舆情变化中占据高地。分析舆情传播研究可以丰富对网络舆情特点的认识,为高校应对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1.1 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

高校网络舆情就是高校师生及社会公众对高校发生的相关事件进行意见、情绪、态度表达的舆论总和,其中的意见既包括公开意见,也包括未公开表达的意见。高校网络舆情由主体、客体、载体构成,主体即高校师生及参与舆情的其他社会群体,客体即与高校相关的各类公共事件,载体即传播渠道与媒介。

1.2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高校网络舆情形成过程中有多主体参与及传播手段的形成,高校网络舆情的爆发总结为以下三个特点,如图1所示。

1.2.1 主体特殊性

主体特殊性在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受众及传播主体多元化。主体包括高校、师生以及社会公众群体。各主体的参与动机、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和差异性。主体之间存在利益纠缠,立场观点不同,所代表的利益也不同,高校与在校学生之间的利益纠缠更易导致两者站在对立面。

大学生整体知识水平较高且经常接触网络,有着独属于自己的表达空间,也形成了对应的圈层。他们会通过公开或是隐蔽的方式对一些事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绪。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给予了高期望值,大学生是社会重点关注的群体,因此,与高校相关的舆论都会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1]。大学生虽有个性但也有群体性,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价值观。他们对于舆情事件在保持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很容易赞同群体共同的观点,使得有些舆情事件一经发酵就会产生压倒性的舆论态势[2]。

1.2.2 舆情内容的复杂性

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人们的意见表达方式不再局限于在公共平台“爆料”,而是在类似于建立“群聊”的私域中发表自己的意见。私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更自由的表达空间,但也可能存在信息封闭和过于激进的问题。同时,意见表达形式丰富,如快手直播、抖音短视频、小红书等平台,使舆情信息复杂、真假难辨,导致信息审核难度加大。此外,高校网络舆情内容所涵盖的范围广,有时会与社会公共事件交叉在一起,导致某些高校事件上升为社会体制意识问题,引起反响更大。

1.2.3 爆发式的传播速度

不同于传统媒体为主传播载体的时代,网络上的一个独立观点很难引起较大的舆论反响。现在以网络传播为主,若是某人的观点想法一经不明真相的人传播,特别是经影响力大的博主转发,就会迅速传播,进入公众视野,掀起热潮。信息呈爆发式传播,由点到面裂变式扩散,瞬间就会推动舆论走向高潮,高校在舆情应对时会措手不及。此外,由于信息网络的便携性,用户会持续关注事件的进展,倾向于大多数观点。舆论一经爆发,便很难扭转态势,高校只能做好适时的引导工作,引导舆论走向正确。

2. 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及应对中的缺失

2.1 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

针对网络舆情现状及特点设计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分为四个维度,分别为大学生信息获取方式、舆情关注程度、舆情参与选择、对高校网络舆情现状的看法及建议。问卷共27个问题,收集采样人数为250人,回收有效问卷217份。

调研显示,利用网络获取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占97.61%,通过他人转述获取信息占比较高,合计为99.26%,如图2所示。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大学生与外界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集中关注的舆论事件大多是校园安全事件,其次是校园管理类突发事件和校风师德事件。

将问卷中的处理方式和舆情关注点问题进行交叉分析后,如图2所示,在舆情事件中,其他社会群体作为参与主体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65.07%的人表示只是浏览相关话题,极少转发评论。其中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当前高校在舆情应对方面仍存在缺失。

2.1.1 网络舆情应对方式单一

高校在舆情应对工作中存在滞后性,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处于被动方。在调研问卷中,67.16%的大学生对高校舆情通报工作较为准确及时比较满意,16.42%的大学生对于舆情公开通报及时准确表示十分满意,12.94%的学生认为舆情公开十分滞后,3.48%的学生则表示所在高校没有公开通报。

高校面对网络舆情不能在第一时间回应,使公众对事件的真实情况以及处理进展不了解。多个案例表明,及时回应是舆情对应中重要的一点,若回应不及时,对于该事件真实或虚假的言论都会快速传播,虚假信息的传播会激发公众消极的情绪,对高校也会产生不信任感。

2.1.2 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缺失

高校还缺乏危机预警和舆情监测机制。学生关心校园管理,通过与校方互动沟通,维护自己权益,但是校内并没有有效的平台让他们的意见得到反馈,他们便会倾向于在其他平台提出自己的诉求,更甚者还可能演变为负面的网络舆情事件[3]。高校一直是较为独立的管理体系,缺乏沟通共享机制,所以在舆情应对时,高校职能部门之间、高校之间、高校与外部其他机构之间有信息共享机制的缺位。这导致彼此之间信息沟通不畅,难以实现资源和经验共享,影响舆情应对效率,导致网络舆情发酵蔓延[4]。

高校在网络舆情应对中存在着应对机制落后的问题,在问卷结果反馈中,75.19%的学生表示自己所反映的问题和建议效果一般,问题解决不彻底,14.28%的学生表示问题反映后能够得到校方及时的解决,10.53%的学生表示没有效果,这表明高校意见反馈机制的缺失。除此之外,高校还缺乏危机预警和舆情监测机制。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十分突然、迅速,不仅是高校师生对此很关注,其他社会公众也都在关注。

2.1.3 网络舆情应对技巧不足

调研发现,大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有官方的平台来发布言论,大部分高校没有正确意识到自身的媒介角色,导致其在舆情应对中忽视专业技巧的应用。高校作为信息源可以在舆情应对中掌握主动,很多高校意识不足,反而将应对的主动权交给了其他方。

高校应在舆情发展各阶段进行信息的收集分析,了解当前舆情发展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回应。高校在第一时间回应时,可能还无法掌握事件的整个过程,这时应侧重于应对措施及解决效果,对原因的分析则需要时间,应在后期进行。

2.2 多媒体参与传播,舆情涉及广泛

现今高校网络舆情涉及面远超高校层面,事件始于高校,但在舆情发展过程中会上升至社会体制、社会意识层面,引起的讨论范围更大。近些年来的高校舆论事件并不少见,比如2022年6月西北工业大学遭受境外网络攻击,西北工业大学官方微信号发布《公开声明》。TRS网察(TRS NetInsight)舆情大数据分析平台分析显示,网络舆情热度在TRS平台检测到6月23日当晚迅速攀至顶峰,总声量近39万[5]。此外,教师学术不端、言行不当等事件在高校网络舆情中也较为常见。

在网络世界,多媒体都能够在舆情中发挥自身的作用,每个媒体都在推动舆情向着积极或消极的方向发展。传统权威媒体则发挥着促进事件向着积极方向解决的作用,通过其具备的舆情影响力,促进涉事高校提高解决效率,同时使公众情绪稳定。

3. 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措施及研究

3.1 高校网络舆情预防机制建设

面对复杂的网络形势,以及当前高校在网络舆情应对中的诸多不足,高校必须提升自身的舆情应对能力,要在预防、回应与引导、善后这三个方面加强工作。许多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事件已经进入公众视野引起较大舆论时,高校才采取相应措施,然而已陷入了被动。因此,高校针对网络舆情事件,“防患于未然”格外重要。

高校相关工作部门要积极建立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应对,占据主动地位。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虽然具有突发性,但爆发之前一定经过了酝酿、积累,早在爆发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小范围的传播。高校则要在舆情爆发之前做好舆情监测预警,由专业人员认真处理,可以使网络舆情在爆发前得到有效控制,争取妥善解决舆情事件的时间。

3.2 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的引导与回应

高校可以利用议程设置理论引导舆论走向,对舆情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学生以及公众的诉求,通过设置相关正面话题,引导学生及公众参与正面话题讨论,使网络舆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高校的回应要有针对性、差异性。高校應在舆情发展各阶段进行舆情信息的收集分析,了解当前舆情发展阶段公众的现实关切,并进行针对性的回应,回应还要有侧重点。此外,高校要避免不必要的解释,切忌做出大而不当和无事实支撑的结论,以免造成舆情二次爆发。

3.3 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的善后与问责

高校舆情应对要常态化、长效化,在善后处理中也要对网络舆情实时追踪,以免舆情再次爆发,为以后的网络舆情应对提供经验和支持。同时,要对学校因负面舆情受到的损害进行挽救,加大学校正面宣传力度,恢复学校名誉。高校还须组织心理学方面专业人士对事件相关者进行心理疏导,做好学校师生的安抚工作。

在善后处理中,对未能在舆情应对中做好本职工作的人员进行问责。因网络舆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相关部门的公信力,处理责任人和舆情事件的遗留问题,对舆论的疏导、平息舆论压力有巨大作用,不仅有助于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平息,还可以帮助修复高校的公信力。

结语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环境愈加复杂。现今,高校网络舆情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高校应重视舆情应对工作,提高应对水平。本文通过问卷数据分析,找出目前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的缺失所在,即应对方式被动单一、应对机制落后、应对专业技巧不足,导致媒介素养教育缺失。本文结合新闻传播学知识,从预防机制建设、引导与回应、善后处理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高校在应对网络舆情中应及时疏通而非避而不谈,为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军杰,黄黎辉.高校网络舆情特征与应对策略[J].传媒,2020(14):77-80.

[2]张大成.从“沉默的螺旋”到“乌合之众”的转变——对高校网络舆情一般参与主体的特征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9,5(20):23-24,27.

[3]李靖茂.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思考--基于大众传播理论创新的视角[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9,19(6): 110-113.

[4]蔡文政.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J].新闻知识,2020(3):64-71.

[5]TRS拓尔思网察大数据《2022年高校网络舆情年度报告》[R/OL].(2023-02-06)[2023-11-10].https://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66183525695598&sudaref=cn.bing.com#_loginLayer_1709090577852.

作者简介:陈聆希,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公益慈善、艺术产业管理;韩彪,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谢文慧,本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中的“弱连接”作用研究(编号:19YBA011)。

猜你喜欢
应对对策缺失网络舆情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从2016年全国Ⅰ高考书面表达看应用文写作特点
中学体育教学师生关系障碍及对策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