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数智化”转型的目标、动力与策略

2024-04-08 04:32余莉娜
互联网周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数智化教育数字化

摘要: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数智化”转型是顺应国家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的必经之路。本文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探究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数智化”转型目标,包括高等教育变革、教育环境优化和教学实践创新目标。基于此,厘清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数智化”转型的驱动力,源于政策引导、技术革新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因素。未来,可通过打造多主体“多元协同”的新商科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商科教育课程体系、探索新技术“有机嵌入”的新商科课堂教学,创新推进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数智化转型。

关键词:新商科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教育数字化

引言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不断重塑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形态与结构、推动现代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促进市场生产与消费方式更迭、促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并驾齐驱,以知识驱动、智慧驱动、数据驱动为发展引擎的新商业模式正在崛起[1]。商业市场急需大量拥有数字化思维和国际化视野、具备扎实的商科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具备复合的跨学科交融知识体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能够以面向未来复杂多变环境的职业综合性能力解决具体行业运作问题的新型商科人才。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系统为适应新数字时代,正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指出,“数字经济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要“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2]。2022年3月,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培育高水平数字人才”[3]。依托新兴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发展已为大势所趋。我国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应顺应国家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既要厘清现实又要放眼未来,将人才培养置于新数字时代现实中,以“数智化”赋能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1. 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数智化”转型目标

1.1 宏观层面:高等教育变革

高等教育变革的宏观目标始终指引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数智化”转型方向。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4]。2021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指出,“培育信息化领域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和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5]。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总体战略规划持续推进过程中,旨在依托新兴数字技术有机融合于教育体系中,以技术创新赋能教育生态重塑,以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服务实现个性化、公平化和终身化,引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1.2 中观层面:教育环境优化

教育环境的优化为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结构和内容重塑与创新提供动力,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数智化转型中观目标为利用新兴数字技术支持新商科教育服务质量改善、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数据治理、组织效率提升。部分政策文件于中观层面强调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实施应重点关注教育环境优化目标。如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强调,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6]。2022年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2年工作要点》指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出创新数字资源供给模式,丰富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强化数据挖掘和分析,构建基于数据的教育治理新模式等[7]。

1.3 微观层面:教学实践创新

为培养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未来商业市场就业竞争力的新商科人才,应重新审视商科人才培养与时代交错的现实困境,依托新兴数字技术优势,赋能新商科人才培养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进行深度转变,探索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育人主体、知识体系、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国际合作等具体目标,推动新商科教育向个性化教育、公平化教育、终身化教育发展。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重新构建教育数据收集分析体系,探索基于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教育模式。

2. 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数智化”转型动力

2.1 国家政策引导

我国精准把握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已将教育数字化转型提至国家战略高度。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4]系列政策,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主体、机制等。2022年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2年工作要点》[7]、2019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8]等部分政策文件,于中观层面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提供了方式方法指导。此外,还有部分政策文件于微观层面组织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为其顺利实施提供经验支持。

2.2 技术革新赋能

新兴数字技术赋能是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数智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例如,5G、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可长期精准追踪新商科专业学生学习痕迹,可在分析整理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特征、结果、需求的同时,生成可利用、可解读、可视化的教育数据,引导帮助教育者精准制定契合学生学习情况的个性化教育方案;物联网、数字资源、远程学习等可帮助学生精准获取所需学习资源,享受定制化的学习体验;虚拟现实、智能仿真、人工智能等为课堂教学提供突破時间空间限制的仿真式、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场景,实现颠覆性教育场景优化;人机共创、AI、智能算法等大幅提升教育资源的创新开发效率,基于数字资源平台资源共享,帮助教育者获取大量、多样、高质的教育资源。

2.3 社会发展牵引

新商科教育是围绕人的培养而展开的育人活动,社会需求在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数智化”转型进程中发挥着牵引作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指出,“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2],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为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发展提供环境、物质和技术基础。同时,数字文化环境发展改变了现实社会的思想道德、伦理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的传播方式,商业市场也不可避免面对市场圈层风险、数据安全隐患、数字商战失序等挑战,这倒逼新商科人才培养须快速推进“数智化”转型进程。

3. 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数智化”转型策略

3.1 打造多主体“多元协同”的新商科协同育人机制

一是产业协同教育。一方面,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正加速融合,相较于教育领域,前沿数字技术率先浸润商业行业。数字化时代,新商科人才培养须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借助产业发展数字化技术创新优势、技术应用资源、科学研究成果等,实现新商科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协同共行。另一方面,高校与产业协同对接,有助于摸清产业发展布局和未来人才需求,进而同步调整新商科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规模设置和教育资源规划等。

二是企业协同高校。校企合作是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数智化”转型的必经之路。企业和高校分别作为人才吸纳、需求主体和人才培养、供给主体,双方实质应为弥补供需偏差、结构性错误而建立的人才培养战略联盟。通过企业协同高校育人模式的建立,推动数字资源共享、数字信息共通、要素配置互补、知识创新共生、科学研究协同,为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数智化”转型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是多主体协同育人。结合高校育人规律、企业人才需求、政府战略布局等,汇聚、对接、融合多方教育资源,形成以学校为关键主体,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借力的多主体参与协同育人机制,成立新商科人才培养协同育人委员会,推动主体间围绕新商科人才培养主题紧密沟通,多主体协商制定新商科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进人才培养过程、协同建设课程体系、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等。

3.2 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商科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新商科课程体系重构。模糊传统商科学科属性边界,将承载新兴数字技术运用的理科、工科、文科等大类学科课程与新商科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增设数字智能化特色的新商科课程。同时,新商科课程体系重构须避免专业性较强的理工科课程直接引入,应科学设计符合商科知识体系、强调解决商业运作问题的交叉学科课程,如人工智能原理、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财务决策、机器学习、RPA财务机器人等。

二是新商科课程模块优化。新商科专业基础课应将数字时代的经管类理论创新、前沿知识、科研成果等纳入课程内容,新商科专业课应在审视高校自身办学特色和教育优势的前提下,积极采用联合办学、资源引进等方式,开发建设如“X+智能”“X+大数据”等特色专业课程,新商科选修课应积极探索个性化模式,将标准化课程向定制化课程转变,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三是新商科课程有序实施。应综合考虑数字时代特征、用人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具体情况等,组织新商科人才培养协同育人主体、行业专家、兄弟院校代表、企业代表等,商讨科学分段课程实施问题,确立以“先通识、次基础、后专业、末个性”为基本原则的课程实施计划。

3.3 探索新技术“有机嵌入”的新商科课堂教学创新

一是构造“数智化”教学情境。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利用跨学科知识建构能力解决实际生产和商业运作问题。利用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新兴数字技术仿真式模拟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商业运作和生产流程等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般获取沉浸式学习体验的同时,创建虚实结合的实践场域。在问题导向教学任务完成中,学生将利用自身知识储备和理论体系对数字化教学情境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模拟试错,最终在解决问题期间获得体验式知识更新。

二是变革“数智化”教学方式。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数智化”转型的重要任务是发挥技术优势,革新课堂教学方式,为学生呈现高质量、重实践、个性化的课堂。为此,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将自身角色定位为课堂的组织者,发布课堂任务、调节课堂气氛等,压缩讲授式理论知识灌输比例,强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探索创新精神的实践体验,利用“数智化”教学情境,采用研讨式、交互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设置学习任务、团队研讨、主题实践等教学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三是设计“数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新商科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为此,应大力推进数字化实践平台、实验室、实践实习基地、实践设施、实践制度等建设,科学设计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课程模块,打造基于数字技术运用的实践课程内容,设置以学生实践体验为核心的实践活动,鼓励师生组成科研实践共同体,围绕具体生产实际问题协作共研,促进学生经验性知识积累。

结语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系统的数字化创变,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数智化”转型是多方主体围绕共同转型目标,为实现新商科人才培养“数智化”演化创新的复杂动态变化过程。未来,新商科人才培养还应持续发挥数字化环境优势,为新商科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入增值型教育资源和服务,优化重组新商科人才培养内在运行模式,切实推进新商科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加强新商科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国平,王开田,施杨.“四位一体、四维融合”的新商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22(11):50-52.

[2]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29号)[A/OL].(2022-01-12)[2023-12-15].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1/12/content_5667817.htm.

[3]中央網信办等四部门印发《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EB/OL].(2022-03-02)[2023-12-15].http://www.cac.gov.cn/2022-03/02/c_1647826931080748.htm.

[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2023-12-15].https://www.gov.cn/zhengce/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5]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EB/OL].(2021-12-28)[2023-12-15].https://www.gov.cn/xinwen/2021-12/28/content_5664872.htm.

[6]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教科信〔2021〕2号)[A/OL].(2021-07-08)[2023-12-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107/t20210720_545783.html.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印发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教高司函〔2022〕1号)[A/OL].(2022-02-23)[2023-12-15].https://hudong.moe.gov.cn/s78/A08/tongzhi/202203/t20220310_606097.html.

[8]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教技函〔2019〕55号)[A/OL].(2019-08-10)[2023-12-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moe_784/201908/t20190829_396505.html.

作者简介:余莉娜,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数字化转型。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数智化转型的运行机制与推进路径研究(编号:XJK23BGD013)。

猜你喜欢
数智化教育数字化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郭绍青:教育数字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发展阶段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李晓明:以教育数字化推进“全民义务基本高等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姜强:自适应学习本质是个性化
从教育信息化发展新动向把握建设新方向
建设教育强国 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数智化”的绿色物流
数智化物流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城市治理的“数智化”路径探索
烟草商业企业“数智化”精准服务模式研究应用
“数智化”时代会计人才供需情况及短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