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德育生活化的实施

2024-04-09 02:47吴海云王钰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4年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生活化德育

吴海云 王钰

随着学前教育的飞速发展,家长对幼儿文明礼仪、人际交往等德育方面越来越重视,对幼儿园德育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学前儿童来说,德育教育是引导他们建立良好行为品德的重要保证。下面,笔者将对幼儿园德育生活化的实施途径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就此话题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幼儿德育生活化概念

幼儿德育生活化强调幼儿的道德教育要立足于生活,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科学的德育方式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幼儿园是幼儿除了家庭外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幼儿们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早期道德的发展都与幼儿园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的幼儿园教育缺乏道德教育的渗透,教育内容主要是教师的说教,教育的重点是学习理论知识和技术,忽视了幼儿日常习惯的培养。一般来说,幼儿园的老师不太注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发展,因此课堂上幼儿们的行为习惯比较差,再加上老师缺乏耐心,最终导致教育的效果不佳。德育应该立足于幼儿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幼儿感兴趣的点开展教育。

目前德育生活化实施的困境

内容选择范围狭窄。教师在设计道德教育活动时,比较注重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德育活动。比如与幼儿人际交往行为、亲社会行为以及对自然环境的认识相关的德育内容。但对幼儿个人品质、自我评价以及情感体验等方面缺乏相应的德育活动设计,德育内容范围太狭窄。

缺乏与幼儿实际经验的结合。目前,教师在设定幼儿的活动目标和选择活动形式时,对幼儿的实际经验缺乏客观的观察。尤其是新手幼儿教师会无意识地关注幼儿在其他领域的发展,让他们能尽快看到自己的能力。道德教育虽然也是幼儿教育领域的一部分,却得不到教师的重视与关注。

例如,某位老师设计了“我爱五星红旗”的主题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的社会道德情感。但在这个主题活动中,该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仅仅是让幼儿进行拍照,并未对幼儿进行任何国旗的介绍与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该老师并没有树立“幼儿为本”的观念,其设计的活动没有让幼儿参与其中,因此没有任何意义,更谈不上培养幼儿的社会道德情感了。

未形成家、园、社的通力合作。目前,家长对幼儿的德育有一定的意识,但在幼儿德育上下的功夫却很少,大多以工作忙为由,将德育工作全权交给教师。他们认为将幼儿送到幼儿园,教师就应该负责这方面的教育工作,也很少与教师沟通自己孩子的品性问题。比如某位家长曾说:“我家孩子只不过是拿了公用的玩具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他马上就要上小学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在幼儿园打好基础,不然以后上了小学成绩肯定会落下别人一大截。”由此可以看出,家长根本不重视德育,而更偏向于幼儿的智力培养。

此外,家长和教师在幼儿道德教育过程中还忽视了社区的作用。家长很少让幼儿直接去社区参与活动,总是以幼儿的安全及工作繁忙等原因进行推脱,这使得社区在幼儿的生活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事实上,家庭、幼儿园、社区三者之间是紧密相关的,只有通力合作,才能提升幼儿的德育效果。

幼儿园德育生活化实施途径

构建幼儿园德育课程。新时代幼儿园不仅要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旋律,还要培养兼具民主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社会公民,因此,道德教育课程的内容应当是丰富多样的。一要建立起从小型到大规模的完整的道德教育课程体系;二要按照每年的时间节点开发相应的道德教育课程。教师应根據《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文件精神,以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为基础,选择恰当的内容,并按照内容的逻辑顺序来构建德育课程。

比如,为了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教师在班里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告诉我家乡在哪里”“家乡的特色”“家乡有哪些美食”“家乡的风景”等。通过这些活动,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体验祖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对家乡和祖国产生热爱之情。还可以适当地把世界各国的文化介绍给幼儿,让他们认识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幼儿理解、尊重的交流态度。

采取与时俱进的德育方式。在幼儿道德教育中,应该确立孩子的主导地位。老师和孩子们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在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中,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育原则要求孩子们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抓住机会,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这样当孩子们遇到问题时,就可以自行解决,不断累积经验。道德教育的目标不是追求特定的道德知识,而是给孩子实践道德行为的机会,引导他们在生活中体验、在特定的情况下积极思考,不断探索,让孩子自己去判断和选择,从而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质。

在新时代,幼儿园的道德教育方式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新时代的孩子来说,多姿多彩的游戏和视频是他们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幼儿园应该根据这一点来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可以利用电子产品和游戏来组织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比如,曾有教师发动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参与支付宝中的“蚂蚁森林”小游戏,结果不仅让家长和幼儿园的关系更加紧密了,还让孩子学会了保护自然环境。

实现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幼儿园生活只是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孩子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的,所以道德教育不仅要关注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还要关注他们的整体社会生活。开展道德教育工作,需要社会各部门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给予儿童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儿童良好品质的形成。比如,孩子们进入社会,获得对生活的洞察力和经验,形成一种道德意识,并体现到实践行为上,如帮助老人过马路、给老人让座等,这些行为都展现了幼儿的良好品质。

家庭也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要在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基础上,努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与家庭通力合作,展开幼儿德育工作。家庭是孩子们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位老师。道德教育应该从家庭延伸到孩子的整体生活。为此,教师要定期进行家访、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产生幼儿德育问题时提供及时的沟通和帮助。比如,某老师会定期邀请父母参加各种亲子活动,“有礼貌的好宝宝”“快乐的一家子”“我是妈妈的好帮手”“小脚踩大脚”“亲人二人行”等,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

幼儿道德教育应该结合社区力量、学校力量和家庭力量,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为幼儿德育工作提供支持,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健康成长。

幼儿园的道德教育对促进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幼儿园要进一步提高对道德教育的理解,充分认识道德教育的紧迫性和道德教育现状的重要性,不断探索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在道德教育中重视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强与家庭、社区的互动。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生活化德育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