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如何“落子”

2024-04-09 18:08吴明华
决策 2024年3期
关键词:落子孵化器人才

吴明华

当前,各地争相布局未来产业“黄金赛道”,抢占区域产业竞争新的制高点。其中,北京、上海等先行一步、提前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已进入实践操作阶段。这些先发地区是如何布局的?

北京:系统构建

全链条未来产业生态

2023年9月,北京市发布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锚定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等六大未来产业的20个细分领域,以前沿技术能力供给引领新场景、创造新需求,工程化推进“技术-产品-标准-场景”联动迭代,系统构建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规模化的全链条未来产业生态,打造世界领先的未来产业策源高地。

为构建全链条未来产业生态,北京市将实施原创成果突破行动、中试孵化加速行动、产业梯度共进行动、创新伙伴协同行动、应用场景建设行动、科技金融赋能行动、创新人才聚集行动、国际交流合作行动八大行动。

其中,面向未来产业的孵化器建设是重中之重。2023年12月,北京市出台《关于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聚焦高精尖细分产业领域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未来产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特别是北京原始创新资源丰富,有3家国家实验室、7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90多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院所,每年产生一大批原始创新成果。

目前,北京市有500余家各类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其中市级孵化器106家,国家级孵化器71家。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孵化器参与的投资基金超过300亿元,规模在全国最高;近10年孵化上市企业200余家、独角兽企业30余家。

建设与原始创新资源相匹配的创业孵化能力,是北京的当务之急。北京市将支持孵化器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顶级战略科学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展超前深度孵化;支持重点产业领域布局高能级孵化器,强化孵化器在产业创新生态中的枢纽作用;鼓励领军企业建设产业孵化器,支持领军企业与孵化器合作,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同时,支持孵化器联合社会资本设立早期基金,鼓励耐心资本建设孵化器,探索社会资本深度参与孵化;推动孵化器、加速器和特色产业园区等共建创投基金和创新平台,构建“孵化+加速+产业化”的接续机制。

北京市的目标是到2027年底,形成标杆孵化器示范引领、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骨干支撑、其他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齐全的梯度接续创业孵化体系,初步形成一批高能级的高精尖产业和若干全球领先的未来产业集群。

上海:全球招募

硬核项目与顶尖人才

上海是国内最早布局未来产业的城市之一。2022年9月,上海率先发布发展未来产业的行动方案,包括未来健康、未来智能等五大未来产业和16个细分领域。

2023年3月,上海启动首批3个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成立先进核能、新型储能、脑机接口3个未来产业专委会。同时,开展“未来产业之星大赛”,要在全球范围抢挖硬核项目与顶尖人才。

硬核项目与顶尖人才,是上海发展未来产业的重要突破口。在上海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看来,“未来产业的规律极难捕捉,必定经历‘看不清和‘熬时间之痛。这16个细分领域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但‘唯二的确定性,在于人才和土壤。”

为此,上海采取的策略是以国际化视野,全面聚焦前沿科技与应用创新,通过“项目+人才”双轮驱动的模式,推动未来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项目和人才支持。

“未来产业之星大赛”启动后,报名总数达536个,其中项目组419个、人才组117个,涉及中美英德等8个国家,国内有14个省市参与,其中不乏由院士专家、长江学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等领衔的重点项目与团队。

今年3月,上海开展未来产业试验场“揭榜挂帅”工作。以应用场景为牵引,重点聚焦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示范应用等任务,鼓励企业、金融机构、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及用户单位等以联合体方式申报,发掘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优势单位,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驱动,具有显著的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上海以“揭榜挂帅”的方式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有利于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引领技术进步、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抢占未来制高点。

上海希望通过赛馬机制和揭榜挂帅,经过5至8年努力,在五大未来产业的16个领域中跑出若干个“核爆点”。

浙江:打造“万亩千亿”未来产业平台

作为浙江“顶配版”产业发展平台,“万亩千亿”是指面向重量级未来产业、万亩空间左右、千亿元以上产出的产业平台。

浙江按照一个平台聚焦1—2个未来产业的原则,以“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为主阵地,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招引标杆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快未来技术创新、未来场景培育、未来生态构建,打造未来产业发展引领高地。

当前各地并不缺乏产业平台,从经开区、高新区,到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等,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代表性平台。那么,“万亩千亿”产业平台有何不同?目前来看,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产业布局更加精细、更加聚焦。如智能电力物联网、智能显示材料、智能视觉等,都是各自所在领域的细分产业。分类更加精细的未来产业集群,一方面推动平台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内部竞争;另一方面有利于有限空间范围内资源要素的整合,提升要素流动效率和发展效能,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打造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

二是融合发展更加凸显。各平台聚焦产业链,推动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和政策链的融合发展,构建全要素全链条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加快产品、技术、商业模式和金融业态等全方位自主创新。如台州通用航空平台,通过招揽项目、完善政策、科创赋能、吸纳人才,着力打造“整机+研发设计+零部件生产+检验测试+教育培訓+休闲旅游”的完整通用航空产业链体系。

三是开发运营更加多元。各平台积极探索市场化开发运营机制,形成了企业主导型、政企合作型、产业基金型、产城融合型、专业运维型等开发建设模式。如宁波杭州湾新区智能汽车产业平台,企业主导、政府引导,依托龙头企业推动全产业链平台建设;杭州钱塘新区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平台,引入市场化企业专业化培育运营,协助平台树立行业影响力;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平台利用政府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设立产业专项基金,打造“区域 IDM”产业发展模式。

2023年以来,浙江抢抓未来产业发展契机,制定推动“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更高质量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瞄准人工智能、未来网络、氢能与储能、空天信息等产业发展前沿方向,打造未来产业高地。

深圳: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是全国的一面旗帜,发展未来产业是深圳确保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持久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早在2022年,深圳市就制定了发展未来产业的行动计划,提出以深化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进“四链”协同为主线,重点实施“五大工程”,打造“6+5”核心承载区,推动创新资源向未来产业集聚,梯次发展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等八大未来产业。行动计划浓缩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给出了开启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钥匙”。

尤其是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融合发展,是深圳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功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深圳经验”。未来产业紧贴世界科技前沿,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各个环节、各类要素、各项服务有更高的要求。

在基础研究方面,深圳实施“基础研究强基工程”,大力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实施基础研究专项,重点开展产业需求导向的科学问题研究,加强基础学科之间、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的交叉融合,以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增强未来产业发展的源头供给能力。

在技术攻关方面,深圳组织实施技术攻关专项,建立“企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新机制,更好激发市场在创新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引导作用,促进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有效避免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

在成果产业化方面,深圳紧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核心服务需求,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有效提升成果转化全过程的服务效能,支撑更多科创企业走出“死亡谷”,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另外,深圳还在科技金融、创新人才以及组织、资金、制度、监测等其他方面精准部署,推动创新资源向未来产业集聚,助力未来产业加快发展。

猜你喜欢
落子孵化器人才
人才云
琴(外一首)
银行理财子公司“落子”布局
落子山东,意在全局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90后唐丹:人生如棋,落子不悔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