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问

2024-04-09 18:08徐根兴
决策 2024年3期
关键词:机场上海消费

徐根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积极培育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这是国家促进消费的重要号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对这个号召的战略呼应。

什么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怎样建设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新产品、新业态的首创地

有学者指出,“国际”是方向、“消费”是核心、“中心”是关键。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仅要聚集新产品、新业态的首店,更要成为新产品、新业态的首创地。

改革开放前,物资短缺时期,人们去“天”、“南”、“海”、北”(天津、南京、北京、上海)四大城市出差、探亲访友,能够买一点吃的、用的东西是一件非常羡慕的事情。那时,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的产品、生活方式在全国的影响力很大,是真正的标杆城市。

但在新时代,对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来说,经济中心城市仅仅继续保持这种生活和消费的国内示范性和影响力是不够的,还必须超越国界,要在国际上具有引领性和巨大的影响力。

笔者在调研中得知,疫情前几年,各地游客到上海著名的商业街区,有些游客只逛街不购买、只拍照不下单,回去再买。

所以,上海有关部门下决心,要求搞好服务促进消费,要让消费者“把钱留下来什么都没带走”,意思要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让他们即时消费,购买了商品后提供便捷的快递服务,让消费者轻松回家。

回想十几年前,笔者每次出国,看到很多同行者都做足功课,写好详细清单,准备在国外购物。疫情前,每年有一亿多人出国旅游,消费总额有一、二万亿美元,以至于媒体戏称,中国消费者出国旅游购物,想“把世界买回家”。现在,情形在悄悄发生变化,2023年中秋国庆长假和2024年元旦假期各地旅游消费购物形势不错。

环顾发达国家,都有一个或若干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1年7月19日,商务部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早在2019年10月,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此后,20多座城市提出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其中逾10座城市发布了具体行动计划或者实施意见。

笔者查阅了几个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行动方案,比如,上海要着力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全球消费目的地,全面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北京市要提升五个“度”,就是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广州提出打造“广聚天下客、广卖天下货、广货卖天下”的国际消费高地,等等。

2022年发布的《上海市时尚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到,到2025年,要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时尚消费品万亿级消费市场,使上海成为时尚出品地、潮流集聚地、创新策源地、消费引领地。上海南京西路力争在“十四五”期末实现零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在全市乃至全国率先建成首个“千亿商圈”。

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中,各地都有引进和打造首店的要求。首店经济的意义是什么?

据媒体报道,作为经济特区,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深圳便已是首店经济发端地之一。1990年内地首家麦当劳餐厅在罗湖区东门商圈正式开业,1992年内地首家7-11便利店在深圳开业,掀起中国便利店发展浪潮;1996年内地首家沃尔玛超市开业,同年,国内首家山姆会员店落地深圳。

可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期望的首店,不是一个普通的“第一家”店,而是对社会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有引导作用,能够启发、刺激公众消费欲望、培育新型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推进消费行业发展的导航店、示范店。

人流变成顾客流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功能就是吸引人流并且把国内外巨大的人流变成顾客流。只有成为著名的经济中心城市、旅游城市,才能有巨大的人流基数,有了这个基数,才能不断放大顾客流,这是一个国际著名城市的生长力、生动力、生命力。那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如何把巨大的人流变成顾客流呢?

满足人生理需要的吃穿用等物质消费是有限的,精神消费是无穷的。那什么是人的精神性消费?无非就是旅游、健康、体育、文化艺术、学习等方面的消费,这些领域的消费是无极限的,人的发展、享受、进步、健康的消费是在不断发展、拓展、延展的,而这正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可以提供满足的广阔领域。

当下,文旅融合已是潮流,也是开发新消费的不竭源泉。与以前纯粹的购物不同,一场演出、一场比赛、一场各种各样的秀、一个展会,都能形成一个消费潮,并不一定是品牌、名牌效应。比如贵州村超、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节,谁也没有料到会有那么大声势,进而形成一次消費旅游浪潮。

可见,人们的消费除了产品、必须的生活服务,还在于城市生活、文化、社会交往活动的多样性,在于这类活动的引领性、开创性,这就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巨大能量的拓展性。

可问题是怎么组织各种各样的比赛、展演,让人们为自己的满足感、愉悦感、舒心感付费,让人们为此而旅行、“辛劳”心甘情愿,这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必须努力的方向。

综合媒体报道,上海市共有400多家夜间商场、8万多家夜间餐厅、4000多家夜间娱乐场所,还有3700多家24小时便利店和800多家星级酒店,506个运营至22时后的地铁站点、3条分时段步行街、15个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10个水岸夜生活体验区和30个水岸夜生活好去处等,上海夜间经济指数排名全国第一。

近十年来,上海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入境旅游的首选口岸,但还应该不断挖掘潜力,吸引更多中外游客来旅游消费。

比如,有政协委员对丰富上海“一江一河”(黄浦江、苏州河)文化内涵提出建议,“一江一河”全线贯通后,目前来看,还存在如下不足:文化设施布局不够均衡,对照世界级滨水区,“一江一河”两岸地标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设施明显偏少。“一江一河”贯通后,尚缺少文化内涵,文化活动单一、文化景观缺乏、文化活力不足、文化氛围不浓。“一江一河”两岸缺乏常驻的展览、展示、展演、展销等夜间文化消费集市和文创集市,尤其缺乏网红夜间美食打卡点,街头艺人表演在两岸区域很少见到。这就是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的空间,是满足中外游客需求,把巨大人流变客流的努力方向。

当然还需要对标学习世界其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经验。有学者指出,美国的大众文化产业主要由高科技产业、娛乐产业和媒介产业三部分组成。相应地,大众文化产品对应着高科技产品、影视音乐、快餐、饮品、媒介文化产品等,还对应微软、苹果、麦当劳、肯德基、好莱坞等企业,影响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这方面,值得国内相关城市认真思考和借鉴。

建设国际航空枢纽

要把人流变客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一定要努力培育体育产业。

上海体育大学联合国际体育经济学会共同发布《2023全球体育城市指数》,北京列全球第13位,上海位列全球第47名。位列排行榜前十的城市,都具有三大特征:第一,经常举办或承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级赛事,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体育赛事;第二,职业体育高度发达,大多是国际顶级职业联赛的举办城市,且往往拥有国际知名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第三,体育媒体发达,重视体育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

同时,也要深刻解析人流结构。笔者听有关官员介绍,要区分入境游客与入境旅客,上海市疫情期前入境旅客近900万,但真正的游客大概是300万。

文旅部已经把出入境游改为入出境游。有学者指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入境旅游都是旅游发展的根本。2023年11月24日,我国宣布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这是一个推进入境游的非常重要的举措,同时,还要解决入境游中一些具体的障碍。

比如,有媒体报道,2023年在接待外国游客时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抢不到景区门票,酒店会说英语的服务员少了,外国人买东西“不会”结账等等。

要把人流变客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一定要努力培育体育产业。

吸引人流客流的最前沿地带之一是一个城市的机场。据报道,2023年3月,新加坡樟宜机场摘得“2023世界机场奖”,这是樟宜机场第十二次获此殊荣。香港国际机场在第30届“世界旅游奖”中获选为“2023亚洲最佳机场”及“2023中国最佳机场”。

《华东地区民航“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对照全球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长三角机场群国际竞争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国际航线覆盖范围不广,中转衔接效率不高。国际航空货运规模与品质不匹配,我国承运人国际货运市场份额低,航空货运上下游一体化水平、专业保障能力、处理效率、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据业内人士介绍,杭州亚运会的主机场是上海机场,因为上海机场作为重要的航空枢纽功能齐全,但浦东机场还不是全球十大最佳机场。

笔者在调研中得知,如果一个大都市周边的二三线城市民用机场都想飞国际航班,这不利于大都市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也很难提升机场的综合能力,而且只有大型航空枢纽机场飞国际航线,才能降低机票价格。

发达国家一般只有一二个国际航空枢纽,他们很好的协调了国际机场与国内机场的地面交通的快速衔接,这对于我们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凝聚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素,具有启发意义。

总之,当下,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时代的召唤,更是现实的需要。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猜你喜欢
机场上海消费
机场罢工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如何避免GSM-R无线通信系统对机场电磁干扰
40年消费流变
面部识别使机场安检提速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