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兴趣对学习努力的影响机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24-05-10 07:01杜学敏张丽丽李便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14期
关键词:心理韧性焦虑情绪学习兴趣

杜学敏 张丽丽 李便如

摘要:为了考察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努力之间的关系及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和焦虑情绪的调节作用,选取468名四、五、六年级的小学生,采用学习兴趣问卷、学习努力问卷、心理韧性问卷、焦虑情绪问卷分别测量被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努力、心理韧性和焦虑情绪水平。结果表明,小学生学习兴趣对学习努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心理韧性在学习兴趣和学习努力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受到焦虑情绪的调节。因此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努力的关系是一个存在调节的中介模型。

关键词:学习兴趣;学习努力;心理韧性;焦虑情绪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24)14-0013-04

注:本文通讯作者为李便如。

一、引言

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减少努力,表现为产生厌学或者辍学的想法和行为。法国一家调查机构对700名小学生和初中生展开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和初中生经常或一直处于厌学状态[1]。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小学阶段的累积辍学率高达8.2%[2]。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提出,兴趣是自我通过行动与某一对象融为一体的伴随物。努力是学生为实现发展需求的主动训练。学习兴趣和学习努力具有重要的联系,以往的学者对兴趣和努力的相互作用有一些理论和思辨的分析,但是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另外,以往的研究大多针对大学生和中学生,针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努力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基于数据探讨学习兴趣对学习努力的作用机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学习兴趣对学习努力的影响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内部力量。学习兴趣是高效学习的前提[3]。希迪(Hidi)和伦宁格(Renninger)[4]探究了兴趣的发展模式,揭示了兴趣对学习成就的影响。学生越具有学习兴趣和愉悦感,学业成绩越好;反之,厌学感越强烈,学业成绩越差[5]。学习努力指学生为了达到学习的目标而付出心理或者体力的活动。以往研究表明,学习兴趣会增加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促使一个人坚持从事某一活动[6-7]。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更容易产生积极寻求、主动探究等努力的行为。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1:学习兴趣对学习努力产生影响。

(二)心理韧性在学习兴趣与学习努力之间的中介作用

心理韧性指个体能够从挫折中恢复原状的能力[8]。兴趣是一种积极情绪,可以正向预测心理韧性[9]。虽然目前关于心理韧性对努力影响的研究较少,但是已有研究证明了心理韧性对投入的影响,而投入与努力是相近概念。法洁锦和王程岳[10]对613名体育专业本科生进行研究发现,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韧性与锻炼投入呈现显著正相关。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2:心理韧性在学习兴趣与学习努力之间起中介作用。

(三)焦虑情绪的调节作用

焦虑是个体的担忧及由此导致的行为、生理和情绪反应[11]。相关研究表明,25%的四年级学生存在较高程度的数学焦虑[12]。焦虑情绪会降低个体的心理韧性,使其更难以应对压力和逆境。高焦虑水平的个体消耗了认知资源,导致可用认知资源减少,应付困难或者复杂任务的能力下降,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韧性[13]。另外,焦虑情绪影响个体努力。已有研究表明,焦虑不仅与学业成绩成反比,而且可以负向预测完成家庭作业的努力程度[14]。高焦虑个体的学习投入水平较低[15]。家庭对儿童的身体、言语、心理攻击及控制等粗暴养育方式与儿童的焦虑呈正相关,儿童会因为焦虑而减少学习投入。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3:焦虑情绪在心理韧性和学习努力之间起调节作用。根据以上假设提出以下研究模型,见图1。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樣本与数据收集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河北某小学四、五、六年级的259名小学生和北京某小学四、五、六年级的248名小学生进行调查。正式测试一共回收调查问卷507份。剔除全部选择一个选项、答题不完整、在三个标准差之外的无效问卷39份,共回收有效问卷468份。

(二)测量工具

学习兴趣问卷。选取Girt分量表兴趣量表,问卷采用5级李克特(Likert)选项,从“一点都不像我”( 1分)到“特别像我”(5分),共4个题目[16]。总分越高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厚。

学习努力问卷。选取Grit量表分量表努力量表,问卷采用5级李克特(Likert)选项,从“一点都不像我 ”(1分)到“特别像我”(5分),共5个题目[16]。总分越高的学生学习努力程度越高。

心理韧性问卷。选取心理资本量表中的心理韧性分量表,问卷采用5级李克特(Likert)选项,从“一点都不像我 ”(1分)到“特别像我”( 5分),共5个题目[17]。总分越高的学生学习心理韧性程度越高。

焦虑情绪问卷。选取焦虑自评量表,问卷采用5级李克特(Likert)选项,与之前的问卷不同,焦虑问卷采用反向计分方式,从“一点都不像我 ”(5分)到“特别像我”(1分),共5个题目[18]。总分越高的学生焦虑程度越低。

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正式施测问卷的克伦巴赫α系数均高于0.8,χ2/df均小于3,相似性指标均高于0.9。四份问卷均达到统计学标准,信效度和拟合度良好。具体见表1。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采用Amos对问卷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采用Process插件对数据进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

三、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哈曼(Harman)单因子法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3个,第一个因子对总体变异的解释率为37.8%,低于40%的临界标准,说明本研究共同方法偏差不嚴重[19]。

(二)相关分析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努力、心理韧性和焦虑情绪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分析的结果初步说明本研究主要变量的关系符合研究假设,为进一步深入检验其相互间的影响关系奠定了基础。具体结果见表2。

(三)学习兴趣和学习努力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学习兴趣对学习努力的预测能力。结果显示,在控制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对家庭的喜爱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人口学变量之后,学习兴趣对学习努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75,p<0.001),研究假设1得到验证。

对于心理韧性的简单中介作用,Bootstrap方法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的情况下,学习兴趣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p<0.001);将学习兴趣和心理韧性同时纳入模型后,结果显示,心理韧性对学习努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p<0.001)。同时从基于5000个Bootstrap样本得出的偏差校正置信区间表明,学习兴趣对学习努力的总效应值为0.789(95%CI为0.698-0.881),学习兴趣对学习努力的直接效应值为0.588(95%CI为0.482-0.695),学习兴趣通过心理韧性对学习努力产生的间接效应值为0.201(95%CI为0.114-0.300)。结果表明,心理韧性在学习兴趣和学习努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假设2得到验证。见表3。

根据海斯(Hayes)提出的Process中的模型14,用Bootstrap方法进行参数估计,检验心理韧性在学习兴趣和学习努力之间的中介效应是否受到焦虑情绪的影响。将人口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将学习努力总分作为因变量,将学习兴趣总分作为自变量,将心理韧性总分作为中介变量,将焦虑情绪总分作为调节变量,自主抽样5000次。回归模型中心理韧性与焦虑情绪的交互作用对学习努力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β=0.019,p=0.033)。由此可知,心理韧性对学习兴趣和学习努力的中介效应会受到焦虑情绪的调节,即产生了被调节的中介效应,研究假设3得到验证。见表4和表5。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研究发现,学习兴趣、学习努力、心理韧性和焦虑情绪呈正相关。学习兴趣对学习努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并使其付出更多的努力。心理韧性在学习兴趣和学习努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习兴趣对心理韧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心理韧性对学习努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学习兴趣对学习努力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心理韧性实现的。心理韧性在学习兴趣和学习努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受到焦虑情绪的调节,心理韧性对学习努力的影响会随着焦虑情绪的高低而发生显著变化。

(二)建议

首先,重视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例如优美的学习环境、合理的学习目标、真诚的支持赞赏都会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重视小学生心理韧性的培育。培育心理韧性的方法包括提供适当挑战、关注学生情感、鼓励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学生识别内外资源,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和适应力,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和学习效果。最后,引导小学生保持适度焦虑,可激发应对挑战的动力与专注力,如考试前的认真复习。适度焦虑还能提升大脑反应和警觉性,助力完成学习任务。但过度焦虑对身心健康不利,须避免长期紧张状态以保障学习效率与健康。

参考文献

[1]谢明辉. 调查显示:法国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厌学[J]. 思想理论教育,2009(4):96.

[2]崔曼琳,鲁美辰,常芳,等. 谁在辍学?——来自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证据[J]. 劳动经济研究,2017,5(2):19-39.

[3]朱淑玲. 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朱老师谈6S学习策略之快乐学习策略[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3,1(4):40-43.

[4]Hidi S,Renninger K A. The four-phase model of interest development[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6,41(2):111-127.

[5]赵明仁. 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投入、心理感受与学业成绩[J]. 课程·教材·教法,2010,30(10):20-25.

[6]李鹏,曹丽华. 大学生高等数学“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学习焦虑”“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21,30(4):97-102.

[7]苏煜,尹博. “他律”教学气氛提高体育学习兴趣和坚持性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2):94-95.

[8]Lazarus R S. 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the emotions:a history of changing outlooks[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3(44):1-21.

[9]彭阳,王振东,申雯. 流动儿童家庭关怀、正性情绪对心理韧性的影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4):729-732.

[10]法洁锦,王程岳. 南京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对锻炼投入的影响及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4(3):142-148.

[11]Zeidner,Moshe. Test anxiety and aptitude test performance in an actual college admissions testing situation:Temporal considerations[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1,12(2):101-109.

[12]司继伟,郭凯玥,赵晓萌,等. 小学儿童数学焦虑的潜在类别转变及其父母教育卷入效应:3年纵向考察[J]. 心理学报,2022,54(4):355-370.

[13]高程,刘昌. 考试焦虑的产生、作用机制及干预研究综述[J]. 中国考试,2021(6):78-85.

[14]Frenzel A C. Students' emotions during homework in mathematics:Testing a theoretical model of antecedents and achievement outcomes[J].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1,36(1):25-35.

[15]岳鹏飞,胡文丽,张嘉鑫,等. 粗暴养育与中学生学习投入:状态焦虑与性别的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20(2):226-232.

[16]Duckworth A L,Peterson C,Matthews M D,et al. Grit:Perseverance and passion for long-term goal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7,92(6):1087-1101.

[17]彭凯平,孙沛,倪士光. 中国积极心理测评手册[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

[18]戴晓阳.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

[19]汤丹丹,温忠麟.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问题与建议[J]. 心理科学,2020,43(1):215-223.

编辑/张国宪 终校/孙雅晨

猜你喜欢
心理韧性焦虑情绪学习兴趣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趋势述评
ABC情绪理论下一例高三女生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高职贫困生的心理韧性研究及其培养策略
高危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新入园幼儿适应性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