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

  • “读我连篇新派诗” ——黄遵宪文学论略
    475001)黄遵宪(1849—1905),字公度,广东梅州人。祖父黄际升,经营当铺。父亲黄鸿藻,1856年中举,曾任户部主事,广西思恩府知府。黄遵宪少有经世之志,但科场蹉跎。1876年(二十九岁)中举,出资加五品衔。次年随首任驻日本大使何如璋出使东邻,之后相继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国使馆参赞、新加坡总领事等职。1894年底被张之洞调任回国,奉命办结江南五省教案,与日本交涉苏州开埠事宜。1895年加入强学会,参与《时务报》创办。1897年7月,补湖南长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12-31

  • 钱钟书对黄遵宪诗歌评价论考
    引言本稿考察的黄遵宪,1848年生于广西梅州,字公度。1876年,通过了科举考试,成为举人。同年,30岁的黄遵宪受驻日本公使何如璋的邀请,选择了外交官的道路,远渡日本,开始走上了外交官的生涯。之后以此为契机,曾转任到美国、英国、新加坡担任公使,从事长达8年的外交工作。1894年回国后,黄遵宪在任地湖南省建立了新政,这也与后来的戊戌变法运动息息相关。但是,1898年,黄遵宪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引退故乡,过着隐居的生活,专心致力于家乡的教育。四年多(1877年1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12-17

  • 黄遵宪诗歌中的舟车意象来看他的淑世情怀
    430056)黄遵宪秉持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感时忧国、经世济民的一贯理想,投入外交生涯二十年,积极推动湖南新政,主张维新变法改良中国落后的状况。与此同时,在诗歌的创作方面也是成就卓然。他所提出的“吾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的主张,也开创了新派诗的先河。一部《人境庐诗草》可谓是时代的记录,堪称是一部有血有泪的中国近代史。以黄遵宪为研究对象的学者可谓不少,以往学者主要就以下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一从史学角度入手,系统研究黄遵宪的政治文化思想,如维新变法思想、政治体制思想

    成长 2022年8期2022-03-25

  • 黄遵宪的文学主张及其在马来亚华人社会的实践
    俊 摘 要:黄遵宪是马华文学史上最早推动白话文运动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倡导者,亦是海内外推动白话文的重要推手。他赴任新加坡总领事前,已完成《日本国志》的撰写,他的文学主张在《日本国志·学术志》已形成完整的体系。马来亚是黄遵宪实践他文学主张的重要场域。任职期间,黄遵宪躬身笃行,创作出《番客篇》等著名的白话文作品,同时通过图南社推动文学活动,为马华文学注入了划时代的文学主张。 关键词:马华文学;黄遵宪;日本国志;图南社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华文文学 2022年1期2022-03-24

  • 黄遵宪诗歌美学思想的现代建构※
    晓平内容提要:黄遵宪诗歌美学思想丰富而博杂,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风格。黄遵宪诗歌着重发掘新事物、新思想、新意境,开启了现代诗歌美学的崭新面貌。他在思考如何实现口语化、自由化、个性化、现代化的问题中,为促进现代新诗美学思想的诞生做了大量思想与舆论准备。其“新派诗”带来了民族人格的更新,焕发出现代人文精神的新气息。他的美学思想赋予了中国新诗发展的新前景。在诗歌美学的历史长河中,黄遵宪是中国现代美学建构的第一代奠基者。黄遵宪的诗歌美学思想在近代到现代的诗歌美学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年9期2021-04-17

  • 晚清士人对《日本国志》的态度探析
    阁。无奈之下,黄遵宪于1895年自费刊印,该书印行问世之时已是《马关条约》签订数月后。一经流传,即享誉海内外。《日本国志》的际遇由冷向热,由书成之初寻求官方刊印而未果,到甲午战后广受推重,这一变化也折射出甲午前后晚清上层及普通士人师法西学的心态转变。关键词:《日本国志》 黄遵宪 晚清士人 心态转变《日本国志》作为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进行日本研究的优秀著作,为清朝首任驻日参赞黄遵宪先生(1848-1905)费时九年,于1888年撰写而成。如此重要的一部著作,其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3期2021-04-12

  • 黄遵宪
    黄遵宪(1848—1905年),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晚清著名诗人,外交家,政治家。著有《人镜庐诗草》十一卷、《日本杂事诗》二卷、《日本国志》四十卷等。黄遵宪目睹中国积贫积弱,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在政治方面,他坚持政治改良,积极推行变法维新,创办《时务报》,办时务学堂和南学会,宣传维新。在诗歌方面,他高举“别创诗界”的旗帜,践行“诗界革命”主张,为诗歌改革作出重大贡献。在晚清中国亟待近代化的时候,黄遵宪以强烈的忧患意识

    网络文学评论 2021年1期2021-03-06

  • 诗人黄遵宪的旧金山岁月
    时年三十五岁的黄遵宪(一八四八至一九0五)便搭乘上了这艘驶往美国旧金山的轮船。彼时的他由驻日使馆参赞调驻至旧金山领事馆担任总领事,这也是他外交生涯中的第二站。在浩瀚的太平洋上,在孤寂的长夜里,他写下了“中年岁月苦风飘,强半光阴客里抛”(《人境庐诗草·海行杂感》,一八八二)的诗行,并称之为“舟中无事”的拉杂之作。经过近一个月的航行,“东京号”终于驶进了旧金山港。一家名叫《萨克拉门托每日联合新闻》(Sacramento Daily Record-Union )

    读书 2021年2期2021-02-06

  • 朝鲜“朝士”鱼允中与黄遵宪的交往
    与清朝驻日使臣黄遵宪、何如璋等人相互拜访、多有交谈,他们围绕国际大势、朝鲜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明治维新的日本发表了各自的见解。鱼允中在《谈草》一书中记录了他与黄遵宪的三次会谈内容,是考察二人交流情况的重要资料。【关键词】鱼允中;黄遵宪;《谈草》;朝士视察团引言黄遵宪(1848-1905)是晚清时期一位出色的外交活动家,1877年跟随清朝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来到日本,任驻日本公使馆参赞。驻日期间,他漫游各地,结交各方面人士。1880年,他所撰写的《朝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9期2020-12-14

  • 黄遵宪作品中的意识形态式的日本形象的成因
    年至1882年黄遵宪任驻日参赞期间是其意识形态形象的构建时期。具体表现为,同源日本形象,即日本在景物、文化、风俗、日本人等方面均呈现着类中国形象;异类日本形象,即日本在风俗和文化上呈现出淫俗形象和背信弃义形象。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传统的天朝上国世界观、过往文人志士对日本的集体想象以及居日期间日本文人的影响这三方面的内容。关键词:黄遵宪 日本形象 成因1877年至1882年黄遵宪任驻日参赞期间创造了大量有关日本的诗作,这些诗作中塑造了意识形态式的日本形象。保尔

    文学教育 2020年9期2020-09-26

  • 黄遵宪《番客篇》的叙事艺术
    》;叙事艺术;黄遵宪《番客篇》是黄遵宪的长篇叙事诗,诗歌以华侨婚礼为背景,描述了南洋华侨的生活习俗。黄遵宪的叙事诗是近代叙事诗的典范,被誉为“诗史”,下面将从叙事艺术的方面来解读这首诗歌。一、叙事环境——独立性和精神性诗歌前部分描述了婚礼现场的礼堂、迎宾、结亲、喜宴、观戏、休憩这六个场景。作为一个叙事诗歌,黄遵宪把婚礼现场所见到的细节和场景串联起来形成长诗,整个诗歌没有一个具有线索作用的故事。诗歌中运用了很多笔墨来铺陈整个婚礼场景的装饰、群人活动等,而较少

    速读·上旬 2020年1期2020-07-14

  • 黄遵宪研究综述
    新派诗创始人的黄遵宪以极大关注,对他的研究在各方面如雨后春笋般应接出现。下面笔者将到目前为止有关黄遵宪的先行研究进行总体概述,以便学者们可以从中发掘研究黄遵宪的新意点。一、专著方面(一)诗集校注及选编钱仲联笺注的《人境庐诗草笺注》、钟叔河辑注的《日本杂事诗广注》、管林和钟贤培等选注的《黄遵宪诗选》以及曹旭选编的《黄遵宪诗选》等是这方面的代表性论著。钱仲联先生在《人境庐诗草笺注》中倾注大量心血对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进行详细笺注,尤其是对语言和典故出处的注释

    文化学刊 2020年8期2020-01-02

  • 黄遵宪对日本民俗的研究 —— 以《日本国志·礼俗志》为中心
    新诗人、外交家黄遵宪的《日本国志》是近代中国研究日本的集大成之作。周作人曾称,《日本国志》四十卷,“若其最有特色,前无古人者,当推学术、礼俗二志,有见识,有风趣,盖惟思想家与诗人合并,乃能有此耳。”①周作人:《日本国志》,钟书河编:《周作人文类编7·日本管窥》,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02页。《日本国志·礼俗志》计4卷,广泛涉及朝会、祭祀、婚娶、丧葬、服饰、饮食、居处、岁时、乐舞、游宴、神道、佛教、氏族、社会等。各卷正文之外,卷首、卷中和卷尾

    民间文化论坛 2019年4期2019-12-16

  • 黄遵宪诗之“三长”
    谢双睿【摘要】黄遵宪是晚清“诗界革命”重要人物,梁启超对黄诗备为推崇,他在《夏威夷游记》一文中归其贡献于以古风格铸新意境,并在戊戌变法期间将其作为诗歌典范大力推广,奠定了黄诗在晚清诗界的重要地位。【关键词】黄遵宪;夏威夷游记;三长前言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又称“《汗漫錄》”)所论黄遵宪诗歌之“三长”,当为“新语句”“旧风格”“新意境”。本文拟从这三方面探讨黄遵宪诗歌对晚清“诗界革命”的重要贡献。一、从1899己亥年之《夏威夷游记》讲起1900年,梁启超所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36期2019-09-27

  • 在臆想与真实之间:黄遵宪《朝鲜策略》新论
    摘 要:黄遵宪所著《朝鲜策略》并非如中外史家所褒奖的那样完美,而是存在着逻辑上的严重缺陷,将臆想中的“俄国威胁论”当成了现实中的“俄国威胁”,将一种潜在的、可能的变量,视为一种业已发生、存在的事实。这种以臆想抑或推演代替现实的论证方式明显带有牵强附会的意味,叠加了极强的主观意志,纯粹是为现实目的服务的“先入为主”之见,究其实不过是为了配合清政府调整对朝鲜政策的应景之作。立论的先天不足或缺陷,必然影响到黄遵宪所提方案的严谨性、准确性,其“结日本”抵御俄国的主

    文史哲 2019年4期2019-09-10

  • 在臆想与真实之间:黄遵宪《朝鲜策略》新论
    摘 要:黄遵宪所著《朝鲜策略》并非如中外史家所褒奖的那样完美,而是存在着逻辑上的严重缺陷,将臆想中的“俄国威胁论”当成了现实中的“俄国威胁”,将一种潜在的、可能的变量,视为一种业已发生、存在的事实。这种以臆想抑或推演代替现实的论证方式明显带有牵强附会的意味,叠加了极强的主观意志,纯粹是为现实目的服务的“先入为主”之见,究其实不过是为了配合清政府调整对朝鲜政策的应景之作。立论的先天不足或缺陷,必然影响到黄遵宪所提方案的严谨性、准确性,其“结日本”抵御俄国的主

    文史哲 2019年4期2019-09-10

  • 浅析黄遵宪诗歌创作的新变
    张玉青摘要: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诗界革命中最有成就,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梁启超把他推为“近世诗界三杰之一”。他的诗歌理论具有鲜明的特色,一反复古主义倾向,主张诗歌变古革新,将新事物、新意境、新理趣融化于旧风格之中,使他的诗带有特定时代文学变革的痕迹。本文将对黄遵宪在诗歌创作上所做的创新: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散文化的笔法、增加叙事与描写等做一分析,明确其诗歌理论具有跨时代的进步意义,而我们后继者要有选择地学习。关键词:黄遵宪 新意境 散文化 再现法黄遵宪作为近代文学

    青年生活 2019年8期2019-09-10

  • 试论黄遵宪诗歌中的文学理论革新
       要: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是岭东诗派的突出代表。在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中,他选择异于以往的“诗外有事,诗中有人”的诗学写作路径,留下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诗歌作品,创新性地留住了客家传统文化与民俗记忆的根。在诗歌传统形式体系中寻求突破,以“我手写我口”的胆识和倡言,昭示并身体力行于诗体、诗歌语言创新变革之路,大胆地摒弃拟古仿古的陈词滥调。关键词: 黄遵宪    客家民俗    诗界革命黄遵宪是近代诗坛文学巨擘,其文学成就是在写作手法上改变拟

    文教资料 2019年17期2019-09-01

  • 黄遵宪:不求功名的乱世外交官
    芳1848年,黄遵宪出生在广东梅州嘉应(今广东蕉岭)。黄遵宪4岁入塾,10岁时,先生出题“一览众山小”,命诸位学童作诗,黄遵宪吟出“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先生为之惊叹。亲自教导过他的曾祖母听后极为高兴,认为“此儿志向远大”,更对其钟爱有加。黄遵宪在22岁时两次赴广州参加乡试,均未中。他在考试后绕道游历香港,大开眼界。27岁时,赴京师考试,仍不中。因他的父亲当时在京任职,他于是留京侍奉,并与一些同为粤籍的京官过从甚密。没有功名却有见识的黄遵宪,当时不单单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21期2019-07-12

  • 黄遵宪埋书稿
    姚秦川黄遵宪不仅满腹学问,做事也非常低调。他曾将自己辛苦创作的一部书的手稿埋藏于异国他乡,令人感慨。32岁时,黄遵宪东渡日本,在那里结识了众多有共同志向的日本友人,作家石川英便是其一。黄遵宪对石川英说:“《红楼梦》乃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黄遵宪还将《红楼梦》亲自圈点后送给好友石川英。这也是完整的《红楼梦》全书首次被介绍到日本。受其影响,当时有一大批日本朋友成为《红楼梦》的粉丝。1879年,黄遵宪用了五年多时间,写了一本名为《日本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9年19期2019-07-01

  • 苦雨凄风梦亦迷
    制内的改革派,黄遵宪身处时代风浪里,突来的激流涌浪一下子把他打进水中,自此他被王朝体制抛弃,以衰病之身注视着腐朽的清王朝陷身于泥淖,终及没顶而无从施以援手,他的心情痛苦而又复杂。【波澜变幻的仕途】黄遵宪,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属梅州市)人。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从事外交工作,自29岁始,先后出任过驻日使馆参赞,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驻英使馆二等参赞,新加坡总领事等外交职务,除1885至1889年在国内有四年闲居,修改和缮写著作《日本国志》,结交国内名士,以亲历亲见

    同舟共进 2019年3期2019-04-11

  • 黄遵宪的经世致用和民权法治思想
    其时长于其时的黄遵宪必然受到个中变化的影响。入科举进仕途,东渡扶桑西使欧美,再回官场激浊扬清,黄遵宪在那个时代的外交与政治舞台、文学与历史领域内均有过一幕幕难以抹去的历史性记录。撇开后者“诗史”佳话之外,黄遵宪的旨在君主立宪的政治立场,并非空穴来风或臆想之作,而是他融汇世界潮流与晚清国情于一体的实事求是且坚定不移的政治选择。对其形成立宪政治思想的中国式的经世致用学说和源自海外的民权法治理论,最终促成和完善了他的立宪观的确立。或者说,黄遵宪的立宪政治立场主要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5期2019-03-05

  • 黄遵宪对日本的介绍
    日本雜事诗》是黄遵宪1877——1879年出任驻日参赞期间的诗歌汇编,在《日本杂事诗》中,黄遵宪以其亲身体验,对日本的历史、社会、风土人情,特别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新气象进行了介绍。作为甲午战争前中国人撰写的一部日本记述,《日本杂事诗》对于纠正国人对日本的错误认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寄托了他希望中国像日本一样学习西方的愿望,促进了新思想在中国知识界的传播。关键词:《日本杂事诗》;黄遵宪;日本社会一、黄遵宪《日本杂事诗》的成书过程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

    山东青年 2018年6期2018-11-06

  • “知君者无若我,知我者无若君”
    摘要: 黄遵宪推荐梁启超为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缘于梁氏的才华、共办《时务报》结成的情谊以及取得的显耀业绩。两人都参与了时务学堂的筹划和实施,以“开民智”为目的,用西方人权、平等思想教育感化学生,激发学生应对民族危机,谋求国家富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其近代公民意识。戊戌政变后,两人虽天各一方,但仍书信交流救国方略。两人互以对方为知己,根源于抱持共同的救国救民情怀与思想主张。关键词:时务学堂;黄遵宪;梁启超;湖南士绅中图分类号:G649.29文献标识码:A文

    大学教育科学 2018年3期2018-07-07

  • 试论黄遵宪明治维新观中的宪政思想
    摘要: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和思想家,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国情,他积极寻求救亡图存的方法,在出使日本之时,黄遵宪亲眼目睹了日本在学习西方宪政后政治改革的成果,并受到传入日本的西方宪政思想的影响,产生了效仿日本进行宪政改革的想法,并将其宪政思想在《日本国志》中详加阐述,向国人传播了世界意识,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关键词:黄遵宪;宪政思想;《日本国志》黄遵宪作为较早一批接触宪政思想的维新思想家,对西方宪政思想又有亲身的领略,后又将其付诸实践

    魅力中国 2018年33期2018-03-22

  • 浅论黄遵宪诗的风雅精神
    一吐心中块垒。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清末杰出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在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黄遵宪作为政治家,他有传统士大夫的忧国忧民之心,也有求新图变的进步之情。作为诗人,他有儒家文化的思想基础,也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在诗歌创作领域独树一帜。黄遵宪在《酬曾重伯编修》一诗中说“废君一月官书力,读我连篇新派诗。”时人称道黄遵宪,皆为他的“新派诗”所折服。梁启超曾说“公度之诗,独辟境界,卓然自立于20世纪诗界中,群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7期2018-03-07

  • 黄遵宪与潮州
    郑少斌黄遵宪与潮州郑少斌近期,堪称汇聚了广东千年历史名人精粹的南粤先贤馆开门迎客,黄遵宪名列首批56位“南粤先贤”中,同时入选的梅州籍名人还有丁日昌、丘逢甲、张弼士。众所周知,黄遵宪是我国近代卓越的诗人、外交家、教育家、思想家,近百年来学术界对黄遵宪的研究从未间断过,形成了颇受关注的“黄学”。近读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发现黄遵宪与潮州也有着颇深的渊源,但较少为人所论及。潮州曾是避乱之地黄遵宪1848年生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城东攀桂坊,中国社会正处于动

    客家文博 2017年3期2017-09-03

  • “通文字之用”与“我手写吾口”
    摘 要:黄遵宪语文改良思想有两个向度,其一是“通文字之用”,其二是“我手写吾口”。前者思想缘起在于言、文长久分离,受教育阶层与未受教育阶层身份地位长久固化且立场观念对立严重,而其改良落实则在于“天下之农工商贾妇女幼稚”皆能“通文字之用”;后者的立意则在于书写者个体的主体性的完整实现,其立场在于批评泥古不化、受其拘牵。在清末民初的语文及文学改良思潮中,这两种诉求既彼此呼应又有所差别,而在具体的历史叙述中,两者之间的差别又往往被忽略而被混同一体,这不仅不利于对

    社会科学 2017年4期2017-06-07

  • 维新与继古:黄遵宪诗歌的意义发现与价值榷诂
    目中,高度评价黄遵宪的域外诗和感事诗,视其为“诗界革命”的最高代表。狄葆贤、潘飞声与陈衍也在报刊诗话中推崇黄遵宪“每饭不忘君国”的感事诗,视其为诗学传统的传承人。黄遵宪诗作独特的新旧两重性,使其同时获得新旧两派诗评家的认可。黄遵宪作为晚清爱国诗人、民族诗人,其诗歌在民国以后走向经典化。[关键词]黄遵宪;诗话;梁启超[中图分类号]1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7)03—0054—07黄遵宪之所以能在晚清文坛名满天下,一

    北方论丛 2017年3期2017-05-30

  • 从《日本国志》看黄遵宪的史学思想
    《日本国志》看黄遵宪的史学思想张开正(鲁东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0)黄遵宪是近代杰出的诗人、学者、外交家及政治家。其作品《日本国志》是中国人第一次全面、深入地研究、考察日本历史文化及明治维新的著作,在国内外影响巨大,对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产生了积极作用。其中蕴含的史学思想深刻,值得研究和弘扬,但因时代的原因,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黄遵宪;日本国志;史学思想当中国人沉浸在地大物博、物产丰盈的天朝上国美梦时,曾经在明清时被称为倭寇的日本居然于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3-10

  • 黄遵宪:不求功名的乱世外交官
    李 芳黄遵宪:不求功名的乱世外交官李芳1884年是美国的选举年,正在美国任职的晚清诗人黄遵宪目睹了时任总统、共和党人切斯特·阿瑟和民主党候选人格罗弗·克利夫兰两派相争的过程,令这位拖着大辫子的清朝官员目瞪口呆,他写诗形容两派拉票的场面,“开口如悬河,滚滚浪不竭。笑激屋瓦飞,怒轰庭柱裂”;两派候选人互相揭底的演讲,“彼党讦此党,党魁乃下流”。在感到惊奇、不解的同时,他既做出“共和政体万不能施行于今日之吾国”的结论,却也在其他诗中表示不必遵从古法。作为一名生活

    文史博览 2016年10期2016-10-29

  • 黄遵宪:不求功名的乱世外交官
    任职的晚清诗人黄遵宪目睹了时任总统、共和党人切斯特·阿瑟和民主党候选人格罗弗·克利夫兰两派相争的过程,令这位拖着大辫子的清朝官员目瞪口呆,他写诗形容两派拉票的场面,“开口如悬河,滚滚浪不竭。笑激屋瓦飞,怒轰庭柱裂”;两派候选人互相揭底的演讲,“彼党讦此党,党魁乃下流”。在感到惊奇、不解的同时,他既做出“共和政体万不能施行于今日之吾国”的结论,却也在其他诗中表示不必遵从古法。作为一名生活在动荡时代的文人,他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结合时事、世事,让人回味不已。看

    文史博览·文史 2016年10期2016-10-28

  • 黄遵宪与《日本国志》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借鉴日本文化的影响
    【文史论苑】黄遵宪与《日本国志》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借鉴日本文化的影响仲玉花(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在政治和外交方面贡献卓越的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及诗人,其著作《日本国志》全面而系统地对日本,尤其是日本的明治维新,做了详细介绍,黄遵宪主张清廷引入西法,尤其主张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而变革落后的社会法制。黄遵宪的思想及其巨著《日本国志》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认识与借鉴日本文化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黄遵宪;《日本国志》;近代

    文化学刊 2016年8期2016-10-12

  • 浅谈黄遵宪对近代中国法律的贡献 ——以黄遵宪与《日本国志》为中心
    0089浅谈黄遵宪对近代中国法律的贡献 ——以黄遵宪与《日本国志》为中心仲玉花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89摘要:“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黄遵宪,作为“最具风度”的外交家,在外交、政治、诗界写下了璀璨的一笔,黄遵宪不仅对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其著作《日本国志》中对日本法律的译介更是对中国法律近代化进程的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关键词:黄遵宪;《日本国志》;近代中国;法律一、绪论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人民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经

    法制博览 2016年20期2016-07-13

  • 试论黄遵宪的对日外交思想
    郑风[摘 要]黄遵宪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作为第一任赴日参赞,黄遵宪对中日之间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外交思想,但是受时代等因素的影响,他的对日主张又有其局限性。本文从他的对日外交思想以及导致其对日外交结果的原因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关键词]黄遵宪;日本;外交思想[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044 — 02黄遵宪(1848—1905

    理论观察 2016年5期2016-06-02

  • 黄遵宪的教育现代化思想探析
    张庞博摘 要:黄遵宪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诗人,杰出的外交家和维新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改革家,他在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很多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改革思想,并进行了实践。这些教育改革措施不仅对我国的教育近代化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乃至今日仍旧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关键词:黄遵宪;教育现代化;思想中图分类号:G40-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69-02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嘉应人。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5-30

  • 浅谈黄遵宪对近代中国法律的贡献
    向世界第一人”黄遵宪,作为“最具风度”的外交家,在外交、政治、诗界写下了璀璨的一笔,黄遵宪不仅对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其著作《日本国志》中对日本法律的译介更是对中国法律近代化进程的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关键词:黄遵宪;《日本国志》;近代中国;法律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0-0136-02作者简介:仲玉花,女,甘肃酒泉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博士在读,研究方向:日本文化。一、绪论中日

    法制博览 2016年7期2016-05-14

  • 黄遵宪“国学”的“东学”渊源
    )·史学研究·黄遵宪“国学”的“东学”渊源史少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6)中国近代,学界把“东学”狭指“日本之学术”。因为研究近代的黄遵宪“国学”与“东学”的关系,即借用了近代通用的“东学”之涵义。黄遵宪首先在《日本国志》中提到“国学”之词,并且多次提到日本近代意义上的“国学”,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还叙述了日本近代江户时期的国学四大代表人物之一本居宣长。我国近代,国学界盛行“国粹”之说,也不可忽视黄遵宪的贡献。黄遵宪的《日本国志》给

    社科纵横 2016年8期2016-04-11

  • 中国新文学研究的新开拓 ——评周晓平《文化先驱的矫健身姿》
    430062)黄遵宪是近代一位具有开创性精神的诗人、政治家、外交家,对近代中国文学、社会等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都功不可没。对黄遵宪的研究,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初发,发展到五六十年代具有一定规模,期间郑子瑜先生对黄遵宪的研究最为学术界所关注,郑先生更是提倡建立专门研究黄遵宪的“黄学”。“文革”期间相关研究一度中断,80年代及其以后,陆陆续续对黄遵宪的研究又起来。但是,海内外的学者更多的关注的是黄遵宪在政治活动尤其是维新思想方面的建树,对其诗歌方面的的理论研究虽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3-16

  • 黄遵宪的孔学观——兼与康有为相比较
    宋德华论黄遵宪的孔学观——兼与康有为相比较宋德华黄遵宪的孔学观既深受康有为孔子改制说的影响,又具有独特的思想文化内涵。其对革新孔学极表赞成,力求使之发扬光大;在重新“演孔”的基础上,以“时中”作为孔学的根本特征,彰显其变通性和包容性。与此同时,又抱持审慎的学术态度,注重证据,尊重历史,反对一切将孔学宗教化的做法,坚守孔学的人文主义精神,并主张仿效西方,分离政教政学,以期学之盛和政之善。这些主张与康有为之说差异甚多,鲜明呈现了维新思潮平实而深刻的另一面。黄遵

    学术研究 2016年10期2016-02-27

  • 金山三年苦:黄遵宪使美研究的新材料*
    译金山三年苦:黄遵宪使美研究的新材料*施吉瑞著, 孙洛丹译摘要:黄遵宪在美国执行排华法案期间,曾任旧金山中国总领事(1882—1885),然而学界对其在北美的任职迄今还鲜有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此间由黄遵宪完成的或是与他相关的大量的珍贵手稿,尚未被研究者发掘使用,包括黄遵宪上呈给中国驻美大使的文书、当地英文报纸的报道以及今藏于维多利亚大学图书馆的黄遵宪与他人往来信件之手稿。通过对这些新见、罕见的材料进行分析,可以对黄遵宪在北美的经历做出清晰的勾勒。关键词: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2-26

  • 广东诗人与清诗东渐 ——从明治文献出发的考察
    使何如璋和参赞黄遵宪出使日本期间,与明治汉诗诗人,如龟谷省轩、宫岛诚一郎和胜海舟等,有着密切的诗文切磋交流,对此,大量的明治文献都有相关记载。明治诗坛崇尚和学习清诗,然而,经过两百多年的闭关锁国之后,日本对清诗的认识和接触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以黄遵宪、何如璋等为代表的清代政治家、诗人的赴日之行,以及两国诗坛的交流,就成了清诗东渐和明治新风西来的重要环节。关键词:清诗;黄遵宪;何如璋;明治汉诗;交流明治31年(1898),东京富山房刊行重野成斋的《成斋文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2-18

  • 浅析黄遵宪“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的诗学理论
    000)浅析黄遵宪“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的诗学理论丰家喜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语言与传媒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要]以梁启超、黄遵宪等人为主将的“诗界革命”是中国近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理论和创作不仅反映了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亦将西方新事物与古典意境融合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黄遵宪作为新派诗的一面旗帜,以“我手写我口”为自己的诗学理想,以“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为自己的诗学纲领,冲破了旧体诗的牢笼,在题材和风格上都做出了创新。理解黄遵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2016-02-13

  • 浅析黄遵宪的地方自治理论
    是也。”[1]黄遵宪的地方自治也是他推崇的君主立宪政体的重要方面。他的地方自治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分官权于民,改革封建官制,去郡县专政之弊[2]”。一、黄遵宪地方自治理论的提出黄遵宪在日本恰逢资产阶级民权运动的高潮,得以阅读福泽谕吉等人的著作,形成了地方自治理论的雏形。考其源头,黄遵宪关于地方自治的理论是其《日本国志》中允许民间“合众之才力、众人之名望、众人之技艺、众人之声气”政治体制设想的深化和发展。地方自治理论的初次提出是在他给梁启超的一封信中。他说“

    黑龙江史志 2015年8期2015-08-15

  • 黄遵宪的亚洲观
    黄遵宪的亚洲观翁敏(湖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410081)摘要:黄遵宪作为清政府向日本派出的第一批驻外使团的重要成员,对推动中日关系发展乃至维护东亚大局有着特殊贡献。在长期的驻外生涯中,黄遵宪始终关注世界局势发展,尤其重视亚洲问题。黄遵宪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逐渐站在亚洲全局的高度上,思索着亚洲的前途与命运,并提出了自己的亚洲观。关键词:黄遵宪;驻日使臣;亚洲观收稿日期:2015-08-16作者简介:翁敏(1993-),男,江西赣州人,湖南师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2015-03-27

  • 黄遵宪的文化姿态与思想经验
    交家、爱国诗人黄遵宪在家乡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因肺病逝世。在他仅57年的一生中,除了在政治改革、维新变法、外交事务等方面作出的执著努力和杰出贡献外,还留下了可以代表近代中国人了解和认识日本最高水平的《日本国志》,以及收录在《人境庐诗草》与《日本杂事诗》中的1 100 多首诗歌。贯穿于黄遵宪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学术活动、文学活动之中的,则是以颇为深邃的思考、相当广阔的视野为基础,探寻世界发展大势与西方列强及日本发达强盛的奥秘,追问清朝政治腐败、国贫民弱、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2015-03-19

  • 张维屏与黄遵宪纪战诗比较研究
    陈晓婉张维屏与黄遵宪纪战诗比较研究◎陈晓婉清末诗人张维屏和黄遵宪都有不少描写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诗歌,本文通过对两位诗人这类诗歌的内容、情感、诗中的人物形象等作比较研究,得出张维屏与黄遵宪在对待民众起义问题上均有思想上的差异。同时,张维屏这类诗歌情感主调较为沉郁忧患,而黄遵宪则表现为激烈悲怆。黄遵宪在这类诗中塑造人物的手法更为纯熟,其诗中的人物形象更为丰满立体。张维屏 黄遵宪 纪战诗 比较广东诗人张维屏与黄遵宪处于清代不同时期,却都见证了外国侵略中国的

    参花(上) 2014年7期2014-12-12

  • 黄遵宪《新嫁娘诗》中的婚嫁新观
    樱内容摘要:与黄遵宪的其他诗歌相比较,新嫁娘诗组更加地贴近生活,以细致神韵的笔法描绘出一组婚嫁组图。在这其中作者对于婚嫁房事的大胆裸露描写更是彰显了作者“以我手写我口”的率真叙事,可窥探出作者对于从封建时代到近代的过渡时期的新事物新思想地吸收及融合。关键词:黄遵宪 新嫁娘诗 婚嫁观新嫁娘诗是黄遵宪早年所作,记录了从开始的媒人介绍相亲,到最后的三朝回门之俗,其间经历择吉、过礼报日、过大礼等婚前诸礼及铺房、迎亲、敬茶、闹新娘等盛大的联姻仪式。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客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2期2014-08-26

  • “先见”何以成“马后炮”
    任中国驻日参赞黄遵宪的《日本国志》。此书一出版便洛阳纸贵,风行天下。人们惊讶地发现,这部中国近代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日本的著作,居然在八年前的1887年就已成书,然而一直未能出版。曾有人指责黄:如果此书早就出版,让国人了解日本,主战派大臣就不会轻易言战,于是战争赔款“偿银二万万可省矣”。其实,他们真是冤枉了黄遵宪。写完《日本国志》后,黄就一直在想方设法出版此书,但就是无人认识此书的价值,因此始终未获出版。1877年秋,日本明治十年,29岁的黄遵宪以参赞身份

    读者 2014年24期2014-05-14

  • 一本书救得了大清?
    任中国驻日参赞黄遵宪的《日本国志》,此书一出版即风行天下。人们惊讶地发现,这部中国近代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日本的著作,居然在八年前就已成书,然而一直未能出版。曾有人指责黄遵宪:如果此书及时出版,国人了解日本,主战派大臣就不会轻易言战,战争赔款就可省了。其实,人们真是冤枉了黄遵宪。1877年秋,30岁的黄遵宪以参赞身份前往东京。到日本不久,他就深深感到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绝非中国传统所蔑视的“岛夷”“蕞尔小国”,而国人对此却一无所知。因此

    百家讲坛 2014年22期2014-02-11

  • 黄遵宪与“文界革命”:不单纯的影响和接受
    这个口号之前,黄遵宪早就有意识地着手了这方面的工作。黄遵宪主要是对中国语言、文字相离的现实相当不满,从而决心改变这种情形。为了顺应改革的要求,他在诗歌创作中引入新观念、新名词,也着手进行文体革新。早在驻日期间,他就对日本的“言文一致”运动作过深入的考察研究。黄遵宪最为完备的表白是:外氏曰:文字者,语言之所从出也。虽然,语言有随地而异者焉,有随时而异者焉;而文字不能随时而增益,画地而施行;言有万变而文止有一种,则语言与文字合矣。盖语言与文字离,则通文者少;语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03-31

  • 人境庐馆藏的《万国公报》之价值
    以供研究参考。黄遵宪故居人境庐藏有4册《万国公报》原刊,尽管数量微少,但有其价值在:一是可确证在甲午之前黄遵宪就已经是《万国公报》的读者。二是此4册原刊可补华文书局影印本的几处缺失,给学界提供可资参考的资料。关键词:《万国公报》;清末民初报刊;人境庐藏书;黄遵宪;《时务报》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1?0239?04上海《万国公报》及其创办人林乐知、撰述李提摩太等,是近年来内地学界研究的热点。虽然一直未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02-05

  • 理想与目标的契合——黄遵宪与“诗界革命”
    的成功却离不开黄遵宪,在这个运动的过程中,黄遵宪扮演了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他是“诗界革命”的历史标杆。一、“招牌”与“实绩”——“诗界革命”的“名”与“实”1899年底,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正式提出了“诗歌界革命”的口号,它生动地反映了诗坛的变革要求和改良派诗歌创作的兴旺发展。诗歌界革命”的口号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对于拟古主义、形式主义的倾向,是极其有力的批判和否定。它所要求的创新是在外来思想文化的直接影响下,在诗界“锐意欲造新国”的自觉努力〔

    中国文学研究 2012年3期2012-12-18

  • 黄遵宪诗歌创作“歌谣化”的现代阐释
    514015)黄遵宪诗歌创作“歌谣化”的现代阐释周晓平(广东嘉应学院文学院,广东梅州514015)作为“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黄遵宪具有深厚的“山歌情结”,诗歌创作走民间的路子,深刻地彰显了他诗歌革新的理念,成为了现代新诗发展的基本走向。黄遵宪身体力行的“歌谣化”诗歌创作实践,对“五四”以后中国新诗发展打开了思路,由此,中国白话诗脱下了诗歌语言典雅华美的古代文言盛装,换上了20世纪平民百姓的口语便装。它的影响是深远的。山歌情结;先驱黄遵宪;诗歌革新;歌谣化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期2012-03-31

  • 黄遵宪与湖南新政
    谭元亨摘要:黄遵宪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外交家、诗人,也同样是出类拔萃的政治家、思想家。这主要表现在他担任湖南按察使、参与主持湖南新政之际。他首创了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在组织时务学堂、南学会中功不可没,而在鼓励实业、扶持民族资本的发展上,亦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湖南在新政年间,“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关键词:黄遵宪;湖南;新政;历史地位中图分类号:G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09)03—0060—04写毕《客家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3期2009-11-13

  • 黄遵道宪与晚清“西学墨源”论
    永春摘要:纵观黄遵宪一生学术文化思想,“西学墨源”论实奠其基。其以韩愈“孔墨相济”说倡导“大开门户,容纳新学”,同时以孔墨对应中西,主张效法西方科技政制而保存中国传统伦理,以传统道器之辩安置中西主次位置。“西学墨源”论虽然成为黄遵宪接引西学、宣传维新变法的理论利器,但终走不出晚清“中体西用”文化保守主义的巢臼。其学术文化观十分典型地反映了晚清士人在中西冲突的剧变环境里依违两难、进退失据的矛盾心境。关键词:黄遵宪;“西学墨源”;变法维新文化保守主义中图分类号

    江汉论坛 2009年7期2009-09-04

  • 黄遵宪的地方自治思想
    。本文主要介绍黄遵宪的地方自治思想的内容、地方自治思想的理论来源和他的地方自治实践活动。黄遵宪的地方自治思想体现了中西文化相互碰撞和相互交融的时代特征,也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追求民主、探索宪政之路的不懈努力。[关键词]:黄遵宪地方自治地方自治制度是近代宪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欧洲资产阶级的前身市民阶层为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参与政权而提出并施行的政治制度。地方自治信息传人我国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之前,最早是由西方传教士传入的,而中国较早介绍西方自治制度的知识分子是

    贵阳文史 2009年3期2009-06-15

  • “华侨”一词始于何时
    末诗人和外交家黄遵宪。1882年,黄遵宪奉命调任美国旧金山为总领事。黄公到任后,称美国借口卫生“逮华侨满狱”,当即前往交涉,美国不得不释放“华侨”。后来历史上公认黄遵宪是一位保护“华侨”的外交官。“华侨”一词真正广泛使用,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孙中山称“华侨”为“革命之母”。辛亥革命以后,“华侨”一词被普遍使用,成为所有旅居海外中国人的称呼。“华侨”一词,最初的含义是十分广泛的,但是到了当代,根据“国籍法”的规定,那些加入外国国籍的原中国人或中国人的后代,只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2年6期199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