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学

  • 传统体育养生学与中医学的融合教学
    00)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作为两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健康理论备受关注[1]。传统体育养生学强调通过身体锻炼来保持健康,而中医学则注重内外兼治,运用药物、针灸等方式达到调和气血、防治疾病的目的。然而,在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长时间坐办公室、饮食不规律等),人们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身体健康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将传统体育养生学与中医学进行融合教学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健康保障。1 传统体育养生学与中医学的异同点1.1 传统体育养生学强调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8期2023-11-13

  • 大健康时代背景下中医养生学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
    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目前,国家对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大健康作为大战略。十八大以来,明确提出了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坚持预防为主,完善国民健康政策[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实施,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行动纲领。贵州发展大健康产业具有其独有的生态、气候、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为发展特色健康产业,提供有力保障。贵州中医药大学作为贵州省内惟一的中医类高等院校紧跟国家政策,一直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14期2023-08-20

  • 面对突发疫情如何开展高校课程网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以中医养生学为例
    强的学科。中医养生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体系中最具特色的课程之一。中医养生学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进行综合性的养生保健活动,而达到颐养身心、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目的一门学科[1]。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做到既“启古”又“纳今”,既要重视传承传统的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又要结合时代特点,不断赋予其更多新的内涵。2017 年作者所在的教学团队申报了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下“Mobile-learning”模式在“中医养生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并获得批准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期2023-01-10

  • 中医养生学教学改革研究*
    的[2]。中医养生学内涵丰富,医哲汇通,外延广泛,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康复、抗衰老等多个知识领域,以及生理、心理、营养、社会、环境、气象、性科学、行为学、运动医学、体育医学、气功学、健身学等现代多个学科门类相互涵摄,是涵涉多门学科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型课程[3]。作者根据本校中医养生课程开设情况及中医养生学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作如下探讨。1 端正养生观念中医养生学作为本校新开课程,授课专业为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养生保健及老年保健与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4期2022-12-08

  • 5E教学模式在《中医养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适合《中医养生学》的5E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法:以中医养生知识为契点,采用适宜案例,吸引学生去探究知识奥秘,并让学生尝试对探究的知识进行解释和迁移运用,最终对新知识和技能做出客观评价,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结果:相比传统教学方法,采用5E教学模式,《中医养生学》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结论:本方法首次将5E教学模式引入《中医养生学》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扎实学生中医养生学知识,有利于中医养生人才的培养。关键词:5E教学模式;中医养生学;应用。1.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6期2022-05-23

  • 中医养生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要]  中医养生学是高职高专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是入门课程,使学生对中医养生保健的专业知识框架体系有全面的认知,提高学生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素质养成并重的设计思路出发,挖掘中医养生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达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形成协同育人的目的,将“三全育人”贯彻到教学全过程。[关    键   词]  中医养生学;课程思政;思政元素[中图分类号]  G711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4期2022-05-01

  • 武术运动养生学的实践与理论特色探析
    马伯韬武术运动养生学在历史变迁中,经过优秀的传统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基础;把自强不息、浩然正气作为内在核心动力;动形流变、养略动罕作为外在树干主体;清虚笃静、安神立命作为内在联系;遵守内外合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实践要求,构筑起武术运动养生体系的理论支撑。在其理论框架中,体现以中国传统理论为指导,注重“精气神意”“筋骨皮肉”和“脏腑经络”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和谐统一。武术运动养生学教育练习与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各异,从修炼

    少林与太极 2022年8期2022-03-28

  • 养生保健从起床开始
    况加以确定。从养生学观点出发,结合人的生理特点,一般来说,夏季5 时起床,春秋季5 点半起床,冬季6 点半起床是比较适宜的。醒后不要忙睁眼 明代就有养生学家强调“先醒心,后醒眼”。他认为这样可以驱风明目,也就是说,黎明醒来先不要忙于睁眼,可以搓热两手,用掌心熨眼数十遍,然后调匀呼吸,开始运转眼球。先向右侧运转,然后向上、向左、向下,复转向右,共旋转3次,再反方向旋转3次,运转时宜慢。面部按摩 颜面按摩可以疏通面部的经络血脉,使面部皮肤滋润光泽,预防皱纹的过

    养生月刊 2022年12期2022-02-1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医养生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也是推动中医养生学教学改革进程的有效途径。根据当前该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需要不断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究造成教学改革无法有效开展的主要因素,并且制定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改革中的具体策略。以此保证能够通过应用传统文化,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养生学专业人才。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医养生学教学改革意义(一)能够提升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感在当前相对比较浮躁的社会风气中,自私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在人群中

    科学咨询 2021年18期2021-12-31

  • “大健康”时代背景下中医饮食养生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应用
    ]  中医饮食养生学是中医养生专业主干课,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强身、预防疾病、促进机体康复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饮食调摄是“大健康”理念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将“大健康”战略与中医饮食养生学课程内涵和结构相结合,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为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中医养生专业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关    键   词]  中医饮食养生学;大健康;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50期2021-12-15

  • 中医养生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0200)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体生命活动变化规律,研究调摄身心、养护生命,祛病延年的理论和方法的中医分支学科[1]。中医养生注重个体、个体与自然以及个体与社会的统一性和整体性,重在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预防,契合当下社会对健康的需求,符合“健康中国”国策的目标和要求[2]。《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提出医学模式要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中医养生的治未病思想与之不谋而合。中医养生学课程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12-01

  • 大健康时代背景下应用型中医养生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为我国中医养生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其中,科学合理的大健康中医养生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质量中医养生学专业人才、提供中医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医养服务的有力保障。在当前社会发展及人类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5-6]。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为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念[7],充分发挥中医药的养生保健作用,全国部分中医院校陆续开展中医养生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中医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11-30

  • 健身气功养生文化旅游的价值阐述
    文化组成,也是养生学当中的分支,能够在呼吸锻炼、姿势调整以及意念控制影响下,将身心融为一体,进而使人体中各项潜能得到有效激发,实现治病、防病、延年以及益智。健身气功能够使人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通过生理活动、控制心理防治疾病。旅游产业中健身气功养生的融合能够使人们多样性旅游需求得到满足,促进健身气功方面文化普及,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关键词:健身气功  文化旅游  养生学  身心一体中图分类号:G852.6                       

    科技资讯 2021年15期2021-09-16

  • 浅谈高校体育养生教育进展探究
    主要核心是中医养生学与体育养生学的结合,重在依靠体育精神与肢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渗透的特殊功能实现对参与者机体的调形、调息、调心。体育养生学理论与思想在高校的发展,也是对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一个很好的补充和拓展。1 高校开展体育养生教育进展现状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全国上下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对体育养生学的广泛认识不断提高,群众对传统体育养生一定的信任度也进一步提高。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参与體育养生活动的人数超过500万,其

    当代体育 2021年13期2021-09-10

  •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医养生学课程教学路径研究
    继承发展。中医养生学既是中医学宝藏中的璀璨明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为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助推中医课程教学并丰富中医教育教学实践,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中医养生专业人才,笔者以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中医养生学的教学实践为视角,积极探索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医学核心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限于条件及能力,本文仅以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在高职高专层次中医学相关专业开展研究。1 核心概念界定1.1 文化文化是指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4期2020-12-29

  • 中医养生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培养质量。中医养生学作为中医药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从探索人体生命起源到日常身体调护,从理论原则到技能方法,都有所涉及,可谓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同时,作为交叉学科,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治未病思想、预防保健、防病抗衰等多个知识领域相互依托,并且与生理学、心理学、营养学、社会环境学、气象学、性医学、运动医学等多门现代学科相互渗透,是实用性较强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课程[1]。这决定了中医养生学课程具备多学科交叉、多领域涵盖、多理论多技法相结合等特点,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24期2020-12-29

  • 基于移动学习App 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中医养生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唯有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1]。”从古至今,中医养生学为保障人类的生命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医养生学》具有一定的学科特色,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怎样在有限的学时内,让更多的学生系统地学习本门课程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将以长春中医药大学为例,介绍“基于移动学习App 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中医养生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情况。1 《中医养生学》课程简介1.1 《中医养生学》课程性质、授课对象及授课学时中医养生学的疾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9期2020-12-25

  • 养生在中医教育中的战略地位分析
    发展历史,中医养生学是中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医养生教育的内容较为全面,其教学、科研较为深入,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健康与养生,学习养生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养生教育是要教会人们学会养生、善于养生,只有“修养己身”才能提高自身的养生知识和技能,中医养生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1 中医教育发展的战略重心在养生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生活环境不断变化,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活压力增大,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知识文库 2020年15期2020-08-14

  • 贵州省大学生对中医养生教育需求现状的调查研究
    知,其中的中医养生学对促进人体健康有极重要的价值。为增强大学生健康管理意识,提升中医养生学观念,我们对贵阳市花溪大学城不同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开展了中医养生学讲座。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随机抽样法,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大学城多所高校(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轻工学院和贵州财经大学)本科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进行关于对中医养生知识认知和接受度的问卷调查,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自愿参与调查,共收集调查问卷1100份,其中,大一学生的问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3期2020-08-12

  • 从成仙到养老 ——隋唐时期养生学的世俗化转变❋
    环。然而,这是养生学经过漫长发展不断世俗化的结果。养生学兴自晚周的求仙活动,其主旨是长生不死、飞升成仙。魏晋以降,养生学中修仙的内容虽仍在发展,但其中健体延年的现实功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隋唐时期,养生学开始与医学体系相融合,成仙思想被逐渐淡化,其理论开始向世俗与务实方面转化。宋元以后,医学视野下世俗性的养生学已然繁盛。至此,养生学实现了一个由出世到入世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隋唐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隋唐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个发展高峰,伴随着政治的强盛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6期2020-01-13

  • 中医养生学:与我共赴养生大道
    彤自从学了中医养生学这个专业,很多亲戚朋友都以为我天天跑到公园里和老大爷们练太极,是一位真正的“佛系青年”了,但其实并没有这么夸张。中医养生学学子的主要任务除了学习中医的治病方法,还学习中医养生方面的相关内容。下面我就来聊聊这个专业,满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吧!中西结合:“可乐杯里泡枸杞”我们的专业课程有理论也有实践,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思想,也就是以五行、阴阳、六气为基础。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同时结合西医的人体解剖学,了解各个脏器的功能,为日后学习打好基本

    求学·文科版 2019年9期2019-09-28

  • 传统养生视域下医养结合型人才培养分析
    摘要:基于传统养生学与医学结合领域,结合当下社会“医养结合”生活模式的社会现象,对当下社会医疗、养生、康复、养老等环境对医养结合型人才的不同需求进行简析,并对如今高校对此类人才的培养进行总结与借鉴,发现:医养结合型人才培养是传承中国传统医学与养生学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更是证明二者社会价值和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关键词:传统养生学 医养结合人才培养1 传统养生学与医养结合的关系无论是从东汉时期的华佗论医“治未病”开始,还是现代人们的“防治结合”观念形成,人们

    武术研究 2019年7期2019-09-09

  • 中医养生学花开中原
    立医院发展中医养生学,是为现在民间良莠不齐的养生乱象注入的一股正气和清流,也是通过中医实现“健康梦,中国梦”的重要一步。魏文王问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魏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扁鹊说:“我是治病于严重之时,一般人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使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我二哥治病,是治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小病。而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

    中国医院院长 2019年9期2019-06-22

  • 心自闲:养生高境界
    形层次更高中医养生学的内涵像一座宝塔,其基础塔底是“养形”,系保养身体;第二层是“养心”,系调控稳定情绪;第三层是“养性”,系优化个性,使好行为习以为俗;第四层是“养神”“养德”,是最高层次的养生,是人生价值观提升,道德品行的最优化。可见,在中医养生学中“养神”比“养形”层次更高。《黄帝内经》中指出“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所谓“静以养之”主要是指“静神不思”,即使用神,也要防止用神太过。《黄帝内经》中又说“静则藏神,躁则消亡。”安静则精神内藏,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9年8期2019-03-08

  • BOPPPS模式引入《中医养生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619)《中医养生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中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中国古代的天、地、生、文、史、哲为深厚底蕴,以中医理论为坚实基础,集各族人民的养生智慧为一体,融汇道、儒、释及历代养生以及医学家的养生体验和研究成果,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健康事业做出卓越贡献,尤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为健康中国的建设提出了行动纲领,《纲要》指出要引导合理膳食、促进心理健康、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5期2019-02-12

  • 新形势下中医养生学本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思考
    0355)中医养生学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学科,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优势,中医养生学已经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中医养生思想,以及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如食疗、针灸、推拿、刮痧、气功、太极拳、导引等。但是在当下大健康战略、新旧动能转换、医养结合背景下,中医养生学需要与时俱进,它的内涵和外延也应当被重新审视和定义。中医养生学是一门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突出“天人相应、医养一体”的优势,结合预防医学、健康管理学、营养学等相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期2019-01-29

  • 中医养生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关注,并且中医养生学也逐渐成为中医院校最具特色的课程之一。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系统地讲授本门课程,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关键词】中医养生学;教学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对自身健康的更加重视,人们对中医养生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中医养生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中医养生学也逐渐成为中医院校最具特色的课程之一。本课程包含了古代哲学思想、现代科学思想、各种学术流派的基础理论、养生技术方法,以及各种疾病的预防和康复,具有覆盖面广、信息量大、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3期2018-08-11

  • 中医养生学科建设模式的思考※
    ,换句话说中医养生学是智慧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及生活实践中不断沉淀、完善、丰富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我们需要的不单单只是生存下来,而是如何能更有质量地生存,所以今天的我们仍在说“养生”,并且给了中医养生学一个完整的定义: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到了上世纪的80年代,国家专门设立了中医养生学课程,经过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5期2018-02-09

  • 养生贵有道
    息等意思。中医养生学源远流长,萌芽于先秦时期,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了以道家、儒家为特色的养生观点。《黄帝内经》将养生学上升到理论高度,为传统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养生学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养生不是“高深”的学问。所谓养生,国医大师张琪认为,养生就是保护生命、延年益寿。以养身为生命基础,以身心共养为基本原则。养生存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和衣食住行中,存在于那些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中。正因为养生方法过于“日常”,所以坚持养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易被忽

    中医健康养生 2018年3期2018-01-29

  • 论“养生学”学科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目的:分析“养生学”学科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倡导建立“养生学”学科。方法:文章运用文献法、分析法、比较法等,从我国传统观念对生命与健康的认识谈起。结果:中国传统身体观念不只是追求身体外在形态的健硕,更要求对“生命进行养护”;“养生学”学科建设是关于中华文化复兴与认同的时代重大问题,有利于建立全面的健康观念,修正全民“体育”健身理念,树立全民养生观,塑造中华文明的普世价值,改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人类发展模式。结论与建议:养生绝对不是体育养生、武术养生就能够说

    武术研究 2018年10期2018-01-04

  • 论深入研究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必要性
    是研究传统体育养生学这一课程,下面文章就具体分析探讨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必要性。关键词:研究;传统体育;养生学必要性常规的体育养生是有关领域学科的一部分,经过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科学引导,调节人们身体的姿态和想法并锻炼形体和呼吸,以及让身体和心灵结合,实现形、气、神三者的统一来使身体的建康程度提高以及寿命延长,它是促进生命聪慧的养生的学术及技法系统。一、 传统体育养生学相关概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其所关注的重点就是理论性的研究、操作的具体方式以及一般性的原则等。应该

    考试周刊 2017年28期2017-12-09

  • 顺应自然话养生
    外邪侵袭。中医养生学中这种“天人相应”观,体现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环境观念和生态观念思想。《灵枢·玉版》指出:“人者,天地之镇也”。就是说在自然界的万物之中,人是最为宝贵的,只有人类能够征服自然,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思想文化环境为养生学的实践提供了认识方法和思想基础。例如《太平经》反复论及重命养身、乐生恶死的主张。指出:“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并且提出了“自爱自好”的养生观点,指出:“人欲去凶而远害,得长寿者,本当保知自爱自好自亲,以此自养,乃可无凶

    养生保健指南 2017年6期2017-06-29

  • 我命在我不在天
    识和体会,后世养生学都曾予以借鉴,如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此句话在道教中原指通过修炼而达到极高的境界后,人可以“羽化成仙”,从而“长生久视”,生命不再受天地的约束。这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和幻想色彩,但从养生角度来看,“我命在我不在天”有其科学之处,可谓养生箴言。中医养生学认为,人在母体中孕育之时,胎儿得自父母的先天之精,其数量和质量决定了生命个体一生的生命延续方向,新生命在母体中只有被动接受,无从干预。而出生之

    饮食保健 2017年20期2017-03-07

  • 论《太一生水》的“生命生成论图式”特征
    释。而道家哲学养生学如何开出中医学脉亦在此篇章中找到承启的枢机。关键词:《太一生水》;生命生成论;《黄帝内经》;养生学/中医学转向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6)12-0101-06一、“太一生水”作为一种宇宙生成论的论调及矛盾《太一生水》是1993年于湖北荆门沙洋郭店战国楚墓发掘出来的道家文献,该篇章紧随著名的《老子》(丙)其后,仅有存简14枚。根据整理,其内容如下:大(太)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

    中州学刊 2016年12期2017-01-17

  • 养生学视角看传统养生功法对塑造健康心理的作用
    00姚冰珂从养生学视角看传统养生功法对塑造健康心理的作用前言养生,即保养生命,是指通过自我调养的方式进行生命的保养,让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从而益寿延年。在养生的众多渠道中,体育养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途径之一,传统功法养生即为此列。通过传统功法的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够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心理。鉴于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存在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从养生学视角研究传统养生功法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促进高校学生形成健康心理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1传统养生功法的特征传统养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4期2016-11-28

  • 中医养生学简史:推开历史那道门
    茹晓中医养生学,一门神奇的学科,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具有丰富的内涵。今天,就让我们推开历史之门,见证它的奇迹。远古时期:先民的世界 你不懂在人类还是猴的年代,“活着”就是最重要的命题。生活在华夏大地的猿猴们,在与大自然和平相处的过程中,逐渐摸索了不少祛病延年的方法。首先要解决“吃”这一基本而伟大的需求。先民在觅食的过程中,发现有些食物不仅能填饱肚子,还可以增强体质,减少疾病,于是纷纷发表权威宣言,号召众人都来摄取。这就是食养的起源。其次,为了选

    养生大世界 2016年9期2016-09-19

  • 春季该有怎么样的夫妻生活
    中医养生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春为四季之首,万物复苏,气象更新,充满蓬勃生机。在这种“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的季节里,人的思想意识及身体活动应顺其自然的变化。此时性生活较冬季应有所增加,至少不能对其加以过分地制约。适度增加性生活有助于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有利身体健康。专家建议:在中医里,春季主

    现代家庭 2016年6期2016-06-14

  • 中医养生学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0006)中医养生学教学改革思路探讨曲卫玲 刘焕兰 陈 炜(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教学思想观念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只有科学的教学思想观念才能带动各项工作向正确方向发展。结合中医养生学教育背景及我校中医养生教研室的实际情况,从课程设置、教学定位、教学手段、培养目标等多个角度,进一步探讨中医养生学教育改革思路,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确保中医养生学科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医养生学;教学改革;背景;思路我校开展《中医养生学》的教学工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3-23

  • 形成性评价在中医养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成性评价在中医养生学教学中的应用徐亚静,牛淑平(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中医养生学;考核;形成性评价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养生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对中医养生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中医养生学也逐渐成为中医院校最具特色的重要课程和必选课程之一。本课程包含了古代哲学思想、现代科学思想、各种学术流派的基础理论、养生技术方法,以及各种疾病的预防和康复,具有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课时数有限等特点[1],给课程考核增加了难度。现阶段高校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4期2016-03-09

  • 中医养生学教学方法初探※
    0038)中医养生学教学方法初探※徐亚静 牛淑平 王 欣 吴劲松 张 雷(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合肥230038)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养生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中医养生学也逐渐成为中医院校最具特色的重要课程和必选课程之一。笔者根据中医养生学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做如下探讨。中医养生学;教学方法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养生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对中医养生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5期2015-01-31

  • 中医养生学教学方法初探※
    0046)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秉承了从分散到系统、从简一到多样的发展规律,并汇集了各种防病治病、健身运动方法于一体,以中国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吸纳了儒、道、佛、医、武术的思想精华,不仅具有延年益寿的实用价值,而且反应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的特色[1]。我校中医养生学在1998年作为一门任选课程开始设立。近两年中医本科教学中设立中医养生学为限选课[2],它是一门很有特色的课程,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8期2014-08-15

  • 儒家养生学与道家养生学的比较分析
    带来了各家对于养生学的不同关注,贡献较大的两家当属儒家和道家。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儒学家和道学家著书立说,都对中医养生带来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分析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思想的发展及其内涵,进一步对二者在养生学上的不同观点方法进行比较,其目的绝不在于分出孰优孰劣,更是旨在加深对养生学的多方面理解,以期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一、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发展1.对中国养生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儒家文化儒家崇四书五经,学六术,究其源,实始于周代,即以学习“礼、乐、射、御、术、数

    大众文艺 2014年13期2014-01-28

  • 探讨藏医养生学理论内涵△
    无病延年是藏医养生学的主要内涵。藏医养生学是藏医学数千年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它是藏医药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养生学(Nadmed Tsesang Rikpa)以人类身心合一的生命为出发点,特别讲究天地人和,辩证而又科学地阐释了人体各个系统在客观环境中所处的功能,从人体的整体性及其同外界环境的辩证关系出发,阐述了人体生命活动和外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讲述如何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健康养生知识。为人们保护身体、养生、防病治病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藏医养生学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3年8期2013-11-29

  • 谈传统体育养生学与中医学的融合教学
    )1 传统体育养生学与中医学的渊源关系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在发展史上具有同源性和互补性的特点,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发展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医学养生理论。中国古代医学在医学上从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展开,预防主要是养生修心和饮食结构,治疗主要是针灸和中草药医治。这两个方面发展的基础都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中国古代的《易经》、《尚书》、《吕氏春秋》、《史记》 等等都有记载传统体育养生学与中医学的渊源关系。同时,将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中医传统理论

    科技视界 2013年33期2013-08-15

  • 构建中医思维模式,完善中医养生学教育
    这些主张对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经成为中医养生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国文化和中医理论博大精深,要掌握并向世界推广中医理论,就要不断培养中医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从哲学的高度确立平衡自我、顺应自然、协调内外环境机制的养生理念。古代的医家皆为养生家,他们以中国古代文化哲学为理论基础,结合自身的养生和医疗实践来理解和阐述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和规律。因此只有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才能尽可能准确地解读中医理论,引导学生掌握中医理论的精髓,否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33期2013-08-15

  • 中医养生学的外延裁别*
    0006)中医养生学的外延裁别*★ 叶明花 蒋力生**(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 330006)中医养生学外延广泛,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康复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治未病”学以及预防医学、体育健身学、气功学等中西医学科有着某种亲缘关系。但由于各自的内涵不同,或邻近,或从属,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性特征。本文就此进行了简要探析。中医养生学;学缘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维护健康。中医养生就是在尊重生命规律、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前提下,遵循中医理论指导、倡导正确的养生理念和健康的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5期2013-02-19

  • 中医养生的发展概况
    和方法,丰富了养生学的内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如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例如,饮食养生强调食养、食节、食忌、食禁等;药物保健则注意药养、药治、药忌、药禁等;传统的运动养生更是功种繁多,如动功有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保健功等,静功有放松功、内养功、强壮功、意气功、真气运行法等,动静结合功有空劲功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9期2013-01-27

  • 宋金元时期中医养生学发展特点分析
    容。宋金元时期养生学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理学思想被宋以后医家普遍接受,对中医养生学渗透和影响较大。医学整体水平的提高直接带动了中医养生学迅速发展,养生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完善。养生学术特点一脉相承的养生家逐渐形成风格相似或相近的养生流派,成为中医养生学发展的坚实力量。1 宋明理学影响中医养生学发展方向1.1 理学肇兴隋唐时期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北宋的儒家学者掀起了抨击佛道、复兴儒学的思潮,这场复兴儒学的文化运动冲破汉唐儒学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8期2013-01-25

  • 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必要性研①
    设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必要性研①彭迪 连洪业(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有中医理论作为基础,理应成为人们修身、养生的第一选择,但是,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在我国开展的并不尽如人意,针对此现象,对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学做全面分析,找出其在高校开设的必要性,使它进入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中,使青年一代更懂得科学的健康自己,增强体育养生与保健意识,在高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生学体系,从而开设养生学课程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3期2012-08-15

  • 养 生
    ealth.“养生学”,英语可以译为science of health preservation;study of health maintenance。例如:3. 这位老中医一生研究养生学,造诣颇深。This old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studied the science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ll his life, with high academic a

    环球时报 2012-02-062012-02-06

  • 试论中医传统养生学在当代的战略价值
    *试论中医传统养生学在当代的战略价值熊常初1邱明义2*(1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养生康复教研室,武汉430061;2 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61)中医养生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在增进人类健康、延年益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别从中医传统养生学的概念、医学观念的演变、21世纪保证健康的新资源和在疾病预防领域的应用价值四个方面,简要论述了中医传统养生学在当代的战略价值。中医养生学;传统;现代;价值;学术探讨大量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6期2012-01-28

  • 中医养生学的现代应用
    江 魏战庆中医养生学的现代应用黑龙江 魏战庆现代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了物质、精神生活的享受,但也不得不面临伴随而来的弊端。人们没法回避现代化的高科技与自然的健康生活之间的矛盾,必须寻求解决的方法。笔者希望通过开展养生学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阐明传统养生学教育的现实意义,探求传统养生学的当代价值,寻找现代社会中自然的生活方式。以体现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在现代化进程中,各个领域现代化的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了纷繁多样、丰富多彩的物质、精神生活享受,但另一方面,人

    职业技术 2011年5期2011-08-15

  • 中医养生学教学方法初探
    0102)中医养生学教学方法初探尹德辉 郭教礼 杨世忠(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养生教研室,海南 海口 570102)中医养生学既具有基础理论性质,又具有实践技能特征,教师宜将它们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用和阐述,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树立整体观念,全面掌握,不可偏废,加强学生对中医养生思想的理解。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着眼点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提高健康水平,因此教师授课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经过反复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深入理解、掌握本门课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8期2011-02-10

  • 曲黎敏:爱情和婚姻里的“养生学
    姻里最宝贵的“养生学”啊!只要是近年稍稍关注个人养生和健康的,就一定绕不开她的名字:曲黎敏。她在中药和养生的氛围里浸淫了20余载,在“名家讲坛”中将《黄帝内经》讲解得火爆全国,而其去年的力作《从头到脚说健康》成为无数读者力捧的养生枕边书,“曲丝”遍布大江南北。“哎呀,其实真不用采访我,我个人也没有特别之处,大家若有时间对我个人好奇,还真不如好好读读《黄帝内经》呢!”中式风格的会所里,阳光满室。眼前的曲黎敏,黑色丝麻的套装,衬上宝蓝色的大朵胸花,既大气又妩媚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09年8期2009-09-22

  • 晋代葛洪的养生观
    黎 加我国的养生学发展到东晋,已经比较成熟,并包含在儒、道、释三教的文化体系之中。葛洪是道教的养生家,由于道教重生恶死,以延年益寿作为修炼的目标,因此养生学就更为发达。葛洪养生的原则是,不伤不损。他在《抱朴子内篇》一书里,列举出10多项伤损之事。其中包括:用脑过度、体力消耗过度、情绪调节失常、过喜过悲、生活没规律、饮食不节、性生活不和谐,等等。怎样才能避免伤损呢?葛洪又列举出许多饮食起居的注意事项,其中包括:唾不及远;行不疾步;耳不及听:目不久视;坐不及久

    祝您健康 2008年9期200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