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确定医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997-02-05 01:14聂素滨金祥雷李玉林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7年2期
关键词:医学课程体系人才

聂素滨 金祥雷 李玉林

目前,国家教委正在实施“面向21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白求恩医科大学为适应这一发展要求,以本科教育为出发点,提出了“以更新教育教学思想为先导,以通才教育和素质教育为目标,以优化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建立科学的、充满活力的教学激励机制”的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一、现代科技和医学发展与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纵观科技和医学发展的变化以及21世纪的发展趋势,作为高等医学教育中主体的本科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将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

1.从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知识储备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转变。

21世纪将是信息化、学习化的社会。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所呈现出加速发展与急剧变革的特点,知识更新加快,知识陈旧的周期越来越短,整个社会的知识总量在日益增长。在生命科学领域,20世纪中叶“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以及随后“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与“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使生命科学的面貌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分子生物学取得突破进展,生物技术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相继发明,使原子深入到分子水平,分子生物学成为带头学科,生物工程成为主导技术,从而带动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学校教育所面临的有限的学习时间与知识增长的无限性的矛盾将更为明显,学生掌握所有知识已不可能。因此,在医学教学中只向学生传授知识是不能达到社会发展要求的,医学教育的重点应当转变为着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发展知识的求实、创新能力,即从培养知识型人才转变为能力型人才。

2.从培养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家型人才向强调基础宽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转变。

传统的以学科理论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较多注重医学每一学科专家的塑造,注重本学科的完整、较深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缺乏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因此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加强通才教育和素质教育培养的要求。

一是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以学科高度综合为主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化的趋势。20世纪初科学技术发展就是来源于物理学、化学、数学的进步。现代医学,从分子生物学发展到生物技术,再发展到生物工程,技术成果大多来源于对原子、分子结构的认识。可见,加强自然科学基础是发展学生潜力的重要知识保证。

二是学科之间的融合化,各学科相互渗透,促使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大量涌现。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环境科学、优生学、儿童医学、老年医学、医学心理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和医学社会学等。这些学科的出现一方面是医学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间的相互融合。着眼于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结构的复合型。要具备比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精湛的专业知识,既掌握理论又联系实际,既懂医学又有广阔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是能力结构的复合型。医学领域的社会化,人才市场择业竞争的变化,要求医学人才具备适应未来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能力,人际交流和组织管理的能力,运用外语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统一。

3.从培养单纯医生向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为一体的新型医生转变。

当前传统的医学模式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健康概念的理解已不再单单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人们对生命的要求也不仅是维持生存,而是如何保证质量的长寿。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医学科学正面临挑战,保护环境、维护健康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任务。

医学模式作为医学发展的理论概念和指导思想,在发展的每一阶段,都要求有与此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及其课程体系。目前的医生只掌握处理手段及疾病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而不善于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综合角度看待疾病。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新型医生应当是具备广泛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术和较强的预防战略观念,同时应当具备高尚的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富于交流和合作精神,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运用医疗手段、心理疗法及人文知识来维护人类的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二、面向21世纪进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培养造就未来合格的医学人才,要求医学教育必须适应未来,预示未来,在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应未来的变革。

1.更新教育、教学思想,把握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教学思想决定培养人才的模式、目标以及培养的方式方法。目前制约教学改革最主要的因素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因此要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实现教育观、教学观和人才观的转变,才能科学地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创造培养21世纪人才的全新的教育教学体系。

进行医学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明确21世纪所需人才的素质和培养模式,研究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在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下,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培养目标是一种窄深的专家型。随着社会发展,医学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体现出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双重性。医学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过程,高等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当然包含着培养造就一批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流医学专家的长远目标。但这一目标不可能靠5年的学校教育来完成,本科教育只是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教育,近期目标应是培养医学领域的通才,即“多潜能的个体”,使之既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为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从终身教育的高度来看待人才培养。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和成人教育,将不同类别和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从一次设计转变为终身教育的设计,从而进一步进行本科专业设置的调整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由于专业的方向不同,医学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从总体上应当是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宽厚的基础知识、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社会和职业适应能力及竞争意识的医学专门人才。各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也应当针对于总体目标进行深入的领会。

2.以医学通才教育为目标,高起点推进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

所谓通才是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和适应迁移能力强的人才,即“多潜能的个体”。实现通才教育目标的基本思路是:

(1)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适当开发、创建和增设一些现代化的新课程。

当前进行教学内容改革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充实;加强学科间横向联系,解决学科间重复的问题;加强学科纵向的整体联系,适当创建综合性课程或讲座。在医学基础教学阶段,要加强和增设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等内容,同时谋求在各教学阶段创建综合性的课程,解决知识重复和学科过细过窄的问题。在临床医学专业的临床教学阶段现有的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等课程基础上,充实和加强医学社

会学、康复医学、医学伦理学等边缘学科。对于其它专业,针对专业目标,也要重视增设现代化的、富于专业特色的、体现专业前沿知识的新课程。在教学内容的改革过程中,要努力处理好几种关系,如学科发展与课程设置的关系,课程内容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课程设置、内容深度和广度与专业目标的关系,体现专业要求和专业特色。

(2)着眼于加强基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强化“两个基础”,提高“两项水平”。

强化“两个基础”,即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首先要加大自然科学教学的力度。由于学时矛盾,以及突出专业课的倾向,近几年许多医学院校将自然科学基础课学时进行了削减。自然科学在于为后续课程打好坚实的基础,为未来的发展储备知识,培养潜力。因此,从长远的人才培养出发,自然科学内容不能削弱。当然在现有条件下,加大自然科学教学的力度,不能单纯理解为课程门数和学时的增加,而重点在于改变原有知识体系的内涵,更新充实最新科技成果,把新的科学内容渗透进来,剔出陈旧过时的理论,搞好与中学课程内容的衔接,减少课程间的不必要重复,研究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在深度和广度方面与医学人才知识结构的相关性,提高教学效益。其次要加大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力度,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具有社会、人文、心理等广泛的知识领域,有较宽的专业口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加强一方面要改革思想教育和哲学基础理论课的内容和方法,同时适当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内容比重,增设社会科学、行为医学、医学心理学、康复医学等课程,实现文理交融。

提高“两项水平”,即提高学生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实际水平。外语教学在基础教学阶段,目前基本上是一种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较低。要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达到较高水平,还需下大气力改革外语教学,同时强化专业外语,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计算机教学在我校比较薄弱,理论学习、上机实践机会少,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计算机教学力度,改善教学条件,根据各专业的培养要求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水平。

(3)针对不同专业目标,构建稳定并富于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课程体系及合理的课程组合方式。

课程体系由专业目标所决定,目前的课程体系基本包括普通基础、医学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四个组成部分。在加强基础、培养能力的共同前提下,要以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主体,以人文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知识为外延构成核心稳定、富于专业特色的综合化课程体系。在此思想指导下,要进一步研究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按专业目标确定不同课程的内容要求和课程体系结构,全面修订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合并一些划分过细的专业课程,根据专业精选课程门类。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将逐步加强基础、临床、实习三者之间的知识渗透,各学科依据自身特点以及与之联系的学科的相关程度,适当进行一定程度的课程综合,提供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机会,强化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的内容,注重人文、社科和交叉学科的渗透。对信息学、放射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在进行专业调整的基础上,搞好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建设,力争办出特色。在课程组合方式上,可以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自由选修课以及隐性课程(讨论、专题讲座等)四种形式。要加大选修课的比重,使教学安排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灵活性和专业特色,在保证学生掌握所学专业必要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和不同要求形成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3.以强化素质教育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大学是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建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养成的重要阶段。一个人整体素质一般包括政治思想与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四个方面。但是目前的高等医学教育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思想、心理素质的熏陶;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授,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重视有形课程的作用,忽视育人环境的优化。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应将全面素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要改革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方法的可接受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医学职业道德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加强医生职业态度、伦理道德、职业行为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人格品质和为医之道。

要突出文化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的医学特色,广泛开设人文教育的选修课,使学生了解医学发展史、医学社会学、医学行为学与医学伦理学问题,能够从社会学、哲学的角度看待医学和处理医学问题,同时要加强医学生广泛的历史、文学和艺术修养。

要培养学生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心理上的良好品质及健全的人格,既富于进取心又能够正视现实,既参与竞争又善于共同合作,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面向21世纪建立科学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激励机制。

教学激励对象包括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在教师方面,重点要放在提高学校的教学气氛和教师的教学意识上,通过开展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奖励,优秀教师、优秀课程、优秀教研室等评选,创造一种人人热爱教学、关心教学的氛围,使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和教学研究。在学生方面,将进一步完善选优制、淘汰制、奖学金制、主辅修制,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完善我校的学年学时学分制,从而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的灵活而科学的教学激励机制。

作者单位: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130021)

责任编辑:袁海军

猜你喜欢
医学课程体系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