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较成功的合作学习

2004-06-12 09:29吴文献
人民教育 2004年5期
关键词:恒等式代数乘法

吴文献

这节课我先从学生身边的情景出发.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探素问题3时,学生一时难以列举出类似的例子,这时我适当加以引导、点拨,学生终于打开思路。课后我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教室周围和熟悉的建筑.学生又列举出了很多类似的例子。由此我体会到,教师应善于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而创设的问题情景应是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太难。

在组织学生活动时,由于先要求每个学生独立设计,因而每个学生都真正动了起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小组合作方式多样化,有的小组同学在介绍各自的成果时,其他同学都在认真倾听;有的小组同学互相验证所得的代数恒等式是否正确:有的小组同学围绕同一问题展开讨论、辩论;有的组与组之间也在合作交流。可以说合作是有效的,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有的同学在探究时勇于创新,如第九小组有一位基础较差的同学在硬纸片上标出a、b,他觉得这样比较容易得出代数恒等式,其他同学也纷纷效仿。遗憾的是。这位同学的做法我是课后才知道的,没有及时捕捉到并在全班推广。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恰当的运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在学生发表意见时,老师耐心倾听,在学生产生困惑时,老师适时点拨、指导,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对比以前组织的合作学习,本节课使我有更深的体会:为了使合作有效,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适合于探讨,而且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每一个学生都要有独立的思考,分工要明确,使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合作,而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参与指导,善于捕捉课堂资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課后,我觉得有几个环节的组织考虑不周,比如,整节课把重点放在数形结合思想的探索上,而忽视了另一重点即复习整式乘法。明显地表现在,由拼图得出的代数恒等式没有让学生利用整式乘法有关法则加以验证:还有,活动三出示的例子比较突然,且难度较大,如果先对前面学生展示的成果进行分析,再探索代数恒等式与图形的关系,可能效果会更好。

从下节课的学生反馈来看,由于有了本节课的探索,学生活动起来显得轻车熟路。学生在写代数恒等式时,我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利用幂的运算性质、整式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计算得到。学生通过拼图不仅验证了它的正确性,而且纠正了平时计算的错误。通过两节课的探究活动,学生惊讶地发现代数与图形的联系竟如此密切。也进一步认识到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恒等式代数乘法
活跃在高考中的一个恒等式
一个特殊四维左对称代数上的Rota睟axter算子
3-李-Rinehart代数的结构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极化恒等式在解题中的妙用
关于线性变换乘法与矩阵乘法
一个新发现的优美代数不等式及其若干推论
乘法猪
与两个正切、余切恒等式相关的锐角三角形等效条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