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2009-01-05 02:26崔俊芝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崔俊芝

摘要: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我们的基础教学,各个学科都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重视情感的培养和意志的磨练,通过联想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在教学中抓好“三基”。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一、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起点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心理趋势。对于中学生来说,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对什么问题都好奇,对什么问题都爱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候会提出一些让教师也可能没有思想准备的问题。比如,学了正负数以后。学生就会问为什么要把数分为整数、分数,为什么它们叫有理数和无理数'过圆心的弦,把弦二等分,就会把所对的弧二等分,那么把弦三等分。是否能把所对的弧也三等分?用圆规直尺,通过等分圆周法,很容易把圆分成2n,以及还可以分成3n,那么能否把圆七等分、九等分或更多等分?有的学生平时喜欢把计算器、复读机、手表、收音机等东西拆开来看看。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样子。这种好奇心和探求的欲望,正是探求精神的萌芽,也是发明创造的前期准备。教师要通过积极的引导,呵护他们的好奇心。要铭记陶行知说过的那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二、抓好“三基”教学,注重学生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学生创造性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用已有数学知识去发现、概括或创造性地运用。其实。新知识的学习和新技术的发明,都是在已有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就一般而论。知识面越广越深,其创造性的可能就越大。就学生的创造性而言,更是以已有的知识为新的生长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扎实重视“三基”教学,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明确基础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教学任务。特别应注意概念教学的任务和意义。结合基础教学和其他教研活动,扎实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使学生在学会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学习,使他们在学习中把摸索、体会到的观念、方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更本质性的基础。

三、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再创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的活动,教学中给出一些常用的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过分强调解题的模式,就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从而会抑制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作为教师,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和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再创造,积极地为学生创造各种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在总结出解决一类问题的思想方法后,应该给学生留出一些“空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猜想,突破自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再创造意识。教师不要向学生奉送真理,而是要努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思考,把一些孤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让学生自己去积极思考、探索真理、发现规律,从而使他们的能力有所提高。

四、培养学生冲破思维定势,大胆质疑,独立判断思考,突破从众心里,敢于面对失败,用于探索新知。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善环境、改变思维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创新的第一要求就是善于提出别人没有想出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与创造都是从质疑开始的。我们现在的数学教学模式重视“讲清基本概念,抓住知识重点,培养解题技巧,解答学生疑问”,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育,造成学生长于求同思维,而短于求异思维,使学生只会“做题”而不会做“学问”。一个学习不主动、没有求知欲、不愿意思考的人也就没有创新可言,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明白其重要性,并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和怀疑。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适当的评价。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一旦他们提出问题。应及时称赞他们的勇气,然后再帮助他们进行分析;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学生,要进行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应鼓励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创新。

五、重视情感培养和意志磨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特殊“武器”

创新能力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当然以一定的知识和智慧为基础,但是也绝不能低估情感因素和意志的作用。心理学家提出了“情商”的概念,认为一个人的成功,除他本人的天赋、机遇外。情感因素也很重要。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如果吃不起苦,没有克服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最后可能一事无成;如果一个人智商很一般,但他“勤能补拙”,克服困难,并能很好地与人合作。是可以取得成功的。我们现行的数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的个性和情感,使数学变得枯燥无味,从而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所以我们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让学生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