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09-01-07 03:06刘丽娟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应用文设计课堂教学

刘丽娟

【摘 要】 塞缪尔·约翰逊说:“最明亮的欢乐火焰大概都是由意外的火花点燃的。人生道路上不时散发出芳香的花朵,也是从偶然落下的种子自然生长起来的。”作为一名普通的中职语文教师,也许不能做到每堂课都靓丽精彩,让学生过目不忘。但可以努力做到每一堂课的设计都有一个亮点,让这个小小的亮点,这个看似意外的小火花燃起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星星之火。

【关键字】 中职语文 课堂教学 亮点设计

课堂教学的亮点设计,就是教师要快速有效地整合当下的教学资源,用一根火柴的光亮燃起一片熊熊的天光。这颗偶尔从天际掉落的种子,有时来自学生的非规则出牌,有时则需要教师心思缜密地埋下等待萌发的幼芽。这颗等待萌发的种子,可在课堂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作为教师,只要捕捉到让种子萌芽的阳光雨露,学生学习语文的星星之火必可形成燎原之势。

亮点设计一:课堂导入

06年,我参加市“教学新秀”评选活动。按照比赛规则,我去外校借班上课。当我默默记着事先设计好的导入语走进授课班级时,却遭遇一个意外。教室里几个学生正在面红耳赤地争吵,原先设计的导语与课堂的气氛明显不和谐,看着那几个愤愤地在座位上拿书出气的学生,我想,安抚和调整他们的情绪是我首先要做的。

于是我笑眯眯地开口:为了今天的比赛,我专门穿了一件红色的衣服(我故意把大衣拎起来),这件衣服有点大,我想正好可以掩饰我微胖的身躯,而且也是为了讨个吉利。

(班上同学笑了,那几个学生也开始把注意力转过来)。我今天给大家上的是荀子的《劝学》,目的是想让大家都努力学习做一名谦谦君子,刚才我可是看了一场精彩的表演哦(那几个学生的脸有些泛红)。

同学们,能告诉我你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吗?

(我转换了话题,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开始说了:挣多多的钱、有一个好工作,还有人大叫找个好对象……)这时我抛出一个填空:目好()、耳好()、口好()、心好()

(此时班上同学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我吸引,我开始按原计划进行授课,后面的教学很顺畅,甚至比我预期的更好。)

这个小小的意外,让我顿悟:注意力是可以调度和转移的。在参加市教学能手评选时,我故伎重演,那次我给学生们来了个意外:一上课,我先给学生讲故事(那天上《孙膑减灶》,我讲的是孙膑和庞涓的故事,但是隐去了主人公的名姓。),知道的学生自然很兴奋地爆出故事主人公的名字,我抛出课题。一看又是古文,学生颇有些失望,这时我抛出一个问题:《孙子兵法》是谁写的?(很多学生只知孙子,不知孙膑。听到问题,学生们愣住了,接着开始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课堂气氛甚是活跃,学生们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在我的引导下顺利完成了课文的诵读和翻译,并且还认真地讨论了拓展话题:技巧和品德哪个更重要。

课堂教学中导入的设计,就像是一堂课的灵魂,开头的基调定准了,这个亮点将会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课堂会变成温暖的海洋。

亮点设计二:活动设计

应用文教学历来是不讨好学生的教学内容之一,但是从实用性和生活化的角度看,学习规范的应用文写作对学生却很有意义。07高技班学生有些淘气,经常不按常规出牌。一次上应用文,他们就给了我一次意外的惊吓和惊喜。一开课,在简单复习了条据的写法之后,我询问道:同学们还希望了解和学习哪些常用应用文呢?学生们一看主动权再次在手,就开始积极地发表自己的“高见”了,我则是保持微笑和沉默,把他们抛给我的每一个“球”都接过来,等到汇总的时候,全班哗然,黑板上赫然写着他们需要了解和学习的应用文:诏书、休书、卖身契,甚至还出现了粉条、锯条。这个“仙人球”怎么抛出去呢?是不是该批评他们太没规矩呢?联想到教室里充斥的网络武侠小说,我心里有数了。我定了定神,很平静地说:我想大家之所以想了解这些文体的写法,是因为在看课外书的时候只能意会,不明究竟吧,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这些文体的写作,班上顿时异常安静。在简要地介绍了各种文体的特点和要求后,我请学生上黑板自己现场写,班上顿时热闹非凡,很快黑板上出现了花样百出的文案模板,下课我布置的作业就是:评价同学们自己写的作品(可通过网络和图书室查询相关资料)。那次的作业交得很快很齐很整洁。

当汶川地震的消息传到学校的时候,很多学生被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孤儿的故事所震撼和触动,恰逢口语教学,在多方思量之后,一堂口语训练课应运而生:如何同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亲人的人交流?整个设计分两步,第一步,不做任何的解说和暗示,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言。第二步,在学生对自己的答案颇为得意的时候,我开始解说失去亲人时人们的正常心理反应,可能会出现哪些暂时失常的状态,而这些是人们在说话时所必须要注意的。学生一下子都安静了,意识到原来说好一句话并不简单。这次口语课后,学生们说话风格和方式改变了不少。

语文活动课是当前语文课改的一个热点,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动作操作与一定范围内的客观环境(包括人和物)进行交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以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将活动设计成一个亮点,学生在交互的活动中,思维会激发成一束火光。

亮点设计三: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作品,学生感觉较难,甚至有些排斥。如果按常规授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难以保证,因此我给学生一节课时间自读,目的是要找到学生关注的切入点。结果学生给的答案让我意外,他们更在乎刘和珍她们的案发现场的情景。为此我重新设计了课堂教学的程序,先讲授案发现场,突出反动政府的“罗网”和“虐杀”,引出作者对刘和珍形象的介绍,突出反衬反动政府、反动文人的凶残和下劣,继而说明此次事件的教训,最后点明事件的意义。授课结束,学生们饶有兴趣地继续上网查找与本课相关的信息资料。

《阿Q正传》也是鲁迅的作品,对学生而言理解有相当难度,因此在完成基本内容的讲解之后,通过放映电影(节选),学生演小剧本,上网查阅对阿Q形象的评价等一系列工作之后,似乎可以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了。这时,我把自己做了充分调查后得出的一个问题抛出,作为本课的拓展思考:精神胜利法是不是可以等同现代心理学的自我调节方法,它们之间有区别吗,区别的关键是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大为意外,经过讨论和引导,学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明确精神胜利法是畸形社会的畸形产品,属于病态,不能等同于现代心理学的自我调节方法。自此之后,班上的同学没人再自嘲是阿Q了。

课堂切入点的亮点设计,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绚烂火花。通过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程序设计,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缜密,引导学生运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学习。

叶澜说:“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以及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需要教师积淀专业知识,强化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更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掌控和调度的水平。展望未来,路漫漫,我记住叶澜的话:“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应用文设计课堂教学
BUBA台灯设计
构建有效的应用文教学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创设写作趣味张扬学生个性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有种设计叫而专
高校大学生应用文写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