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口语交际训练 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2009-01-07 03:06曹宽荣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润色表达能力听力

曹宽荣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训练,即口语交际教学是一项古老而又崭新的事业。科学、活泼、规范、有序地对中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新课标已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提出了非常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我们没有理由不加以重视。

一、听力训练

听,是指敏捷接受并正确理解信息的能力。新课标在“听”的方面提出的要求是“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语言、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说话观点和意图”。因此教师要采取一切积极手段,吸引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进行积极的思考。

听力训练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在听力训练的准确度、清晰度、辨析度、灵敏度等方面提出要求。例如,在听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要求学生复述文中“美女蛇”的故事并总结此故事的教训。

2.听力训练不仅要培养学生善于接受信息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分析信息的能力。一个善于听辨的人,通常具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对接受的信息能够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教师应要求学生在接受听力训练时,要能抓住重点,把握主题,理出层次,辨清脉络,从而也就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听《变色龙》录音后,让学生从奥楚蔑洛夫的语气猜度其人,把握文章脉络,大多数学生能大致说出:主人公是一个狡猾善变、趋炎附势的人,警官在街头处理一只狗咬伤一个人的手指的案件是故事的脉络。

3.一个听力素养好的人,还应具有丰富的联想能力,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听力训练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把握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是风景诗的佳作,夜晚静寂美的境界只有通过听读,展开联想才可体会到,才可听到这自然美的声响。

4.听力的训练还要包括记忆能力的训练。听而不记等于没听,至少不是积极意义的听。我们要训练的是积极地听,因此在进行听力训练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边听、边记、边理解。朗读精彩段落时,可以分成几个组,交换听、读、评点,效果定然会事半功倍。

听力训练持久有序,可使学生养成事事关心、事事用心、事事细心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的全面发展。

二、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说,是根据具体情况表达意愿的一种最直接的交际手段。《语文新课标》对“说”的要求是“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根据上述要求,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必须按照普通话的语音标准进行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平时说话,特别是正式场合中的说话,要做到发音准确,吐词清晰,讲究抑扬顿挫,善于运用重音、语调、语速等技巧恰如其分地表达各种复杂的感情。这个基本功训练,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养成自我训练的良好习惯。比如,茅盾《白杨礼赞》一文,课文要求背诵的第七段,其中的四个“难道”构成的一组排比句,层层深入地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朗读时要处理好重音、语调、语速,注意抑扬顿挫地把握,读出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才能把对中国共产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崇敬、赞美之情充分地表达出来。

2.叙、议、辨,三者都要讲究词语的锤炼,要把说的事理尽可能用简明的话语准确地表达出来。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说话之前打好腹稿,即是一个整理思想的过程。即使是即兴发言,也应边说边想。边说边想时,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思维处在积极活动之中。常言道:“明快的言语来自敏锐的思维”,也就是这个道理。古今中外,都有人在研究“雄辩术”、“口才”之类,这些有关遣词造句、锤炼语言等加强表达效果的基本功训练,归根到底在于智力的培养和开发。

3.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应综合进行。一要与教学内容结合,二要与作文教学结合,三要与课外活动结合。具体讲,一是深入其境。二是以听促说;听朗读,说内容;听录音,讲要点;听同学答问,评说正误与优劣。三是以读助说;读小说,讲梗概;读报纸,转述新闻。四是以说代写;最有效的办法是坚持先口头作文,然后再转到书面写作。此外,还可以采用看图说话、课堂讨论、问题抢答、问题评论、小品表演、演讲比赛等多种方式来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与应用。

4.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语言美。美的语言是规范的语言、润色的语言和礼貌的语言。其中润色的语言又包括语音的润色、语汇的润色和语法的润色。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品味名家名篇,进行仿句练习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运用美的语言的能力。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中写春天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写春天的细雨“像牛毛,像细丝,像花针”等就是润色的语言的典范,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富有表现力和音韵美的叠词,表现出小草的勃勃生机、春雨的细密闪烁,让人从美的语言中联想出美的图景,充分领略到作者对春天无比喜爱的感情,产生模仿的欲望,从而有意识地规范自己要学习和运用美的语言,表达美好的情感,思想情操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润色表达能力听力
图说
删繁就简更向好 润色增彩方显美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诗歌阅读在写作中的润色作用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