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方法之我见

2009-01-07 03:06张贤淦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组内交流探究

张贤淦

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要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能共同灵活运用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它们融会贯通起来,为我所用。

一、探究式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分析

1.小组合作从形式到内容都要求有新的突破和拓展

从组织形式和方式看,探究式学习的合作小组则由研究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组际差异较大。小组学习活动根据研究课题需要,可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时间安排上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从学习内容和结果看,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各小组研究学习的内容不一定相同,可以自行制订研究方案和活动措施。

从人际交往和互动方式看,探究式学习,既要与组内同学交往,还要与同伴一起同其他人员交往,交流也不限于认知领域,还有情感、态度、技能的沟通。教师不再是交际的发动者、调控者,而是学生的伙伴和交往的对象,主要提供咨询和建议。

2.实施是组内交流和组际竞争

要想实现"有效合作",组内经常开展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小组合作如果缺乏交流或交流不畅,合作过程中就容易产生问题,甚至合作难以维系。合作小组内的交流形式多种多样,有座谈、交谈、商讨、成果展示或相互交换等。通过交流能增进理解,联络感情,达到心理共融和默契。通过交流可以及时了解同伴的学习(工作)情况,从而进行自我调整或相互调整,使合作得以滋润和优化。通过交流,还可以提高交际能力,推动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在提倡组内交流的同时,还可以积极开展组际竞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组内合作的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团队竞争能避免个人竞争因失败而产生的自我贬低、自我拒绝的情感,同时会进一步发挥团队成员的潜能,促进群体积极向上,成为小组有效合作和全组争优达标的强大动力。

3.要运用多维评价机制

能否用好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成效高低的关键。在探究式学习中,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生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一是概括、总结问题,认识事物本质;二是讲方法、体验、疑惑;三是评价他人的思维闪光点,同时自我欣赏。四是展示新思维、新方法和运用于实践的新思考。评价可按小组进行,也可按大组进行。可以灵活多变,切忌机械、呆板。

二、网络教育与探究式学习整合

网络技术与探究式学习整合的本质是,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一起,全面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1.创设师生交往互动的教学关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亲自参加各种讨论,尽管在班级之间会有交流,但在一个课堂上,只有不到10%的交流机会。网络的发展为交互式教学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环境。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教师可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BBS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学生交流学习中的收获,讨论学习过程中尚存在的疑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足不出户,在互联网上查阅世界各国电子图书馆的有关资料,查找有关主题的相关信息,对主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然后,与老师和同学相互交流收获和体会,共同探讨问题。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可以使差异得到互补,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使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得以真正地实现,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和了解主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2.创设自主探究的情境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个人而言具有意义的或容易引发其体验和联想的问题。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直接面对各种与他们有关的现实问题或经历可能会遇到的真正问题的情境。互联网上图文并茂、丰富多样的信息,给学习者以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不仅有利于学习者更多更好地获取和保持知识,而且能够为他们创设逼真的情境。

探究应该是人的一种天生的本能,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同时也是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所以探究式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理所当然的。而自主、合作与探究又是一种逻辑辩证的关系,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要想充分灵活地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就必须处理好三者的关系。

(责编 李 晔)

猜你喜欢
组内交流探究
如此交流,太暖!
设问引导探究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