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操作策略

2009-01-07 03:06吴金华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单导学活动单导学全体学生

吴金华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是以“活动单”为载体的新型教学改革尝试。教师在创设“活动单”时要将教学目的与要求及联旧引新、重难点突破、实验实践等教学活动全部以“活动”的形式安排在“活动单”上。这一模式所采取的主要策略是:

一、注重预习导学,安排好“活动单导学”

(一)目标引领活动,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其核心词在于“活动”和“导学”。活动设计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意图要明确,教师备课时充分挖掘活动素材,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把教学目标分解细化为一个个“活动”的形式,将问题细化并梯度化,让学生有“习”可“预”,有“动”可“活”,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从根本改变学生的学习状况,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愉快学习、高效学习,使先进教育理念得到有效落实,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

(二)活动启迪导学,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双赢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其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为导学服务。“活动单”是学生的学案,不是教师的教案,在“活动单”设计时要注意问题的导向性,问题为“导学”服务,注意问题设计的技巧、时机、难度、梯度和灵活多样的提问方法,要在活动、问题的连接处和关键处下工夫,使自己设计的“活动单”成为从教学预案中抽取出的、针对学生的、主要的可操作活动文本,真正体现活动服务导学,活动启迪导学。

二、鼓励参与合作,创设“活动单导学”教学氛围

(一)激励生生合作,构建自主探究平台

“活动单导学模式”就是由事先建立的学习小组按照“活动单”上预设的各项学习内容,合作讨论,展开课堂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课堂学习及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分组时要公平合理,注意弱势群体,要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喜好、性格、心理素质及性别等情况给学生进行分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二)鼓励师生合作,升华自主探究理念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关注生生合作的同时,也应注意师生合作,尤其不能放弃强调教师的“导”。教师可主动地与学生合作,同时也鼓励学生主动与教师合作。教师要时刻关注课堂中学生的一言一行,不仅要关心优等生,更要关注弱势群体,维护他们的“自信心”,给予其更多的帮助。如在课堂中各小组讨论时,教师可注意小组中被遗忘的学生,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也可以参与某个小组的讨论。教师要和学生一道将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尤其在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疑难时,教师更要相机“导”,使学生的学习活动顺利开展。

三、关注个性,丰富“活动单导学”教学内容

(一)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活动氛围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解放思想,转换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要做到“四让、三注重”,即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表述和让学生总结,注重自己动手、注重自己体验和注重自己感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自主寻求解决策略,听的时候应边听边想、边听边记。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对学生的错误也要鼓励性地批评,帮助其找出差距,激励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让全体学生均能获得成功学习的愉悦。

(二)关注优势群体,升格活动氛围

“活动单导学模式”并不是一种僵化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地设计“活动单”。不同的学生由于存在着个性差异,其学习、合作和探究能力也存在差别。设计活动应照顾弱势群体和一般学生,使其成功学习,同时更应关注优等生,尽量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因为他们是小组活动的领头羊,有可能左右整个活动的进程,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

(责编 周侯辰)

猜你喜欢
单导学活动单导学全体学生
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活动单导学”模式
关于“活动单导学”模式的事件与思考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活动单导学在中职英语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
高中英语阅读“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探索
立足活动单导学课堂 切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