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语言决定角色定位

2009-01-07 03:06曹殿军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单导学语言思维

曹殿军

课堂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有力武器,正如枪炮是战士的锐利武器一样,武器愈精良,战士就愈有战斗力。很难想象,一个语言贫乏的教师能够表达出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能够创造出充满激情的课堂气氛,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学习的激情。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中,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的行为由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所谓“言为心声”,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教师在组织教学、具体应用活动时不能只偏重于形式,而应该通过自身语言的表达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达到活动单导学的预期效果,也实现自身的角色转换。在教学中教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变命令与服从为尊重与主动,用真情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前进的动力

以往物理课堂教学中,往往过于强调以知识为本的课程目标,教师对学生直接灌输一些最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课堂语言往往表现为“应该……”、“必须……”,教师命令多、指示多、训斥多,迫于教师的威信,学生只能是服从,讨论的机会少,思考的时间少。活动单导学模式更加强调“三维”课标的实施,由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关注学生参与、思考、探究、获得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每一个学生活动中,教师应更多的出现“你认为有什么不对”、“不要怕,慢慢来”、“再试试看”、“这个回答真精彩”等等,这些贴近学生心灵的话语能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与积极进取的意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一位数学教师在一堂课的结语中说道:两百多年来,多少数学家企图证明它,都没有成功。同学们,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黄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黄冠上的明珠!你们——你们中间,有没有谁,敢来摘取这颗璀璨的明珠?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同学中会有,一定会有。这饱蘸情感的诗一般的结语就是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中学时的老师所说。据陈景润后来回忆说,这段话多少年来使他魂牵梦绕,使他立志成才,使他艰苦拼搏,是他头顶上一盏不灭的明灯!可见,这些带有情感的语言,不仅能感染学生,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更使学生一踏进物理课堂,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让学生产生由对教师的爱转移到对物理课程的热爱上,甚至能让学生把对物理的爱变成自己终生追求的事业。

二、变传递与记忆为合作与交流,用睿智的语言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调动合作探究的热情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活动单导学模式中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它的核心是学生人格发展,在当今的社会里,单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固然不容忽视,但一滴水永远不能称其为河流,一棵树也构不成整片绿色的森林,一个人的能力再大,充其量也不过是“1”,而我们更需要的是“1+1〉2”的效果。以前的教学中,教师是二传手,将课本公式、定理、规律一一传递给学生,学生只能像容器一样一味地接受,没有了思维,失去了主观能动性。这种只重视结果不重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方式就别说合作与交流了,而活动单导学模式中要求作为引领者的教师应更多地从语言表达上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比如在猜想浮力大小与六个因素(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物体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没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有关,要逐个进行研究需要很长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根本无法完成上述任务,教师此时就提出:同学们,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没有三头六臂,但集体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想出好办法来。老师把人与人的和谐发展观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这是心与心的交流与期盼。于是小组长就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有重点地落实以上其中的某两项任务,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最后由各小组归纳结论。在小组合作的进程中,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科学设想能力、在猜想与实证间建立联系的思维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变统一式语言为开放式语言,用多彩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的佳境和知识的殿堂

比如在实验课上,老师说:“用你自己的方式来证明!”“你觉得怎样设计更好?”“别想了,不妨动手试试看!”于是,课堂上出现了丰富多彩的生动局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如在讲“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时巧设导语:“耳朵的功能是能够听到各种声音,那么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传到我们的耳中的呢?”寥寥数语,就将学生引入了知识的殿堂。再如,讲述“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时,在学生了解了摩擦有时是有益的,有时是有害的后,问:如何增大有益的摩擦,减小有害的摩擦呢?让学生思考。教师再举例启发:鞋底为可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要使自行车尽快停下来,应该怎么办?就这样,教师的话语轻松的敲开了疑惑之门,引出了思维之路,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

“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掌握好课堂语言艺术,高效地发挥它“粘”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涌出知识的溪流。”在当前的活动单导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进行重新角色定位,研讨课堂语言而这条流淌不息的“知识之流”,不但不会过时,反而更有魅力,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再三回味。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单导学语言思维
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活动单导学”模式
关于“活动单导学”模式的事件与思考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我有我语言
立足活动单导学课堂 切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