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2009-01-07 03:06沈纪芬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表现欲闪光点学习成绩

沈纪芬

“后进生”,日常行为出轨,学习成绩蹩脚,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被教师视为“包袱”,被同学看作“异类”,甚至被家长当作“家门不幸”。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帮助他们成为老师的骄傲,同学的知己,家长眼中的“王子”、“公主”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呵护“后进生”,肯定他们的闪光点

长期被视为“后进生”的学生,他们其实“外强中干”有极强的表现欲。作为班主任,我创造一切机会,在集体活动中摄下他们的闪光镜头:如学校运动会,爱心俱乐部,庆国庆60周年演讲比赛,贺卡制作大赛等,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他们凭着意想不到的干劲,非凡的想象力,极强的集体荣誉感,以突出的表现和骄人的成绩,给老师、同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以图片的形式在班级墙报上展示他们的风采,使他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中。我还以此为契机,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中,去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肯定他们的闪光点,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二、关爱“后进生”,营造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

“后进生”学习成绩之所以蹩脚,主要是从学习无兴趣开始的,然后对学习渐渐失去信心。从而导致成绩一落千丈。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差,而过剩的精力又得不到正常的利用,所以难免惹是生非,有越轨的行为。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定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学习靠自觉,要使“后进生”做到“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在转化工作中,我编排六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将每位“后进生”分配到一个小组中,实行组员们帮扶,组长引导,督促相结合的“一帮一”、“多帮一”的活动,给“后进生”创造了一个温暖的集体氛围。在教育过程中,要求他们正视自己,放下面子,不耻相问。在课堂上,当“后进生”举手发言时,我优先让他们表现,尽量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并充分利用他们的成功感和积极性,给帮助他们的那一组同学加分,激发他们急起直追的信心。当他们在学习上取得点滴进步时,我马上在班上表扬他们、鼓励他们;现在,上课铃声一响,我班的“后进生”就积极投入到课程学习中来,他们在学习上乐此不疲,因为他们有那么多的帮手,他们成了组里的“香饽饽”,他们真正体会到先进不是天生的,后进当然不会生根。

三、宽容“后进生”,培养他们的感情

作为班主任,特别要以一颗宽容之心对待“后进生”,当他们在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取得一点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当他们“旧病复发”时,应该友善地进行提醒,而不是大呼小叫,更不能讽刺挖苦,不然就会使转化中的“后进生”失去信心,再次将他们推向“后进生”行列,这样他们会比以前变本加厉地与你对抗,令你头疼。因此,重视“后进生”点滴进步的同时还要观察他们的小动作,以眼神暗示,说悄悄话提醒,或轻抚他们的头,均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课后,在他们去运动场的路上,在他们从食堂出来的时候,作为班主任,可以问一问:“你对什么运动项目最感兴趣?你觉得伙食怎么样?”通过细致的交谈,拉近师生的距离,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使他们感觉备受关爱,也可以常对他们说:“我相信你也一定能和其他同学做得一样好”、“你的本质很善良,只要稍微控制点儿自己”、“努力地表现自己,你也很聪明”等。

四、运用“家校通”,加强家、校教育的紧密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家校通”的逐渐完善与普及,班主任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与学生家长沟通,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的影响是明显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主动请家长介绍“后进生”在家的生活方式、学习习惯以及兴趣爱好等的同时,要帮助“后进生”屏弃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弃恶扬善,势在必行。通过“家校通”,了解到“后进生”在家的情况,并且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们。

五、着力情感投入,充分发挥“师爱”的教育作用

班主任,作为班级之魂,其爱是无声的,也是最有效的。班主任的爱要做到一视同仁,对先进生有爱,对“后进生”更要有爱。爱是教育之本,无爱何谈教育?例如,小张同学聪明,但不良习惯多,上课精神不集中,搞小动作,说脏话,同学关系不好,在班里没有一个人愿意和他同桌。经过几次说教、谈心之后,效果仍不明显。最后我决定用情感来感化他。一次,他上课时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我赶紧带他到医院,帮他抓药,陪他输液,他康复回到学校后,我又请老师帮他补课。在以后的几天里,我发现他比以前“老实”了,接下来他的脏话越来越少,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雨露滋润每一个心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班主任工作的实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让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探索,有效施教,既为良师,又做益友,定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责编黄晓)

猜你喜欢
表现欲闪光点学习成绩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兄弟让举
合理对待小学生的表现欲
名落孙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
浅析青少年手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欲的作用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
刺激表现欲,多途径高效促进朗读审美
掐断欲望的引线
马老师的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