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意识

2009-01-07 03:06樊年升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虎门销烟历史课堂教学

樊年升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课堂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学习,使情感得到自我升华。下面结合我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就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来,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 营造积极的学习历史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和愉快地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哲理性的语句无不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兴趣不是天生的,是人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的。实践证明,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民主教育”、“和谐教育”,才能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和饱满的学习情绪,主动、积极地从历史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铸造人格,提高素质。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个体。在教学中,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氛围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在学习《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课时我在课前作了一次简单调查,从中得知学生对“虎门销烟”及当今毒品泛滥已成为全球公害等问题已有所了解。基于这一学情,我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并做了如下尝试:

第一,布置学生查资料,寻找与本课相关的内容,然后用讲故事或人物介绍、角色扮演、诗歌散文等自己较为喜欢的形式表现对本课学习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并强调要自主学习,在占有资料的前提下完成自己的创作。

第二,课堂上,我按照教学内容和学生交上来的作品编好上台展示学习成果的次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的同学上台富有表情地朗诵《炮子谣》和《口子谣》;有的用数据图表的形式对我国近几年吸毒人员数量作了大致的统计,并指出吸毒高危人群有哪一些,结合“虎门销烟”的壮举,就“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提出了不少可行性的建议;有的扮演林则徐向道光帝上了奏折,痛陈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所带来的巨大危害,表达了自己的禁烟决心,并拿出具体的禁烟措施;有的扮演身临“虎门销烟”现场的一名记者,对“虎门销烟”这一壮举作了现场报道。学生的热情很高,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第三,用多种多样的课后作业形式将学习活动引向课外,让思维不停止,学习不间断,兴趣不减退。或写学习心得,或写历史小论文,或编写练习题,其中有个学生还用漫画的形式告诫青少年要远离毒品,很有创意。

二、创设良好的历史学习情境,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参与的主动性

动机是激励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因和力量,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营造引人入胜的历史情境,设计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节,是历史课堂教学诱导学生学习,主动参与探究的动机的手段之一。教学实践表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要注重自身情绪的调整。巴班斯基在《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中所说:“显而易见,不能只凭历史、文学和艺术的材料本身,而且还要教师在讲述这些材料时带有强烈的情感,才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强烈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调整自己的教学情绪,让教学活动在精神饱满,情绪振奋的状态下进行, 师生在教学中形成了良好的情感心理场,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由于历史本身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往往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 种距离感,教师可以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新闻时事、社会现实结合到历史教学中来,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学到英国侵占我国香港的内容时,让学生搜集有关“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成功实现的事例;在学习《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时联系到当今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学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内容时,让学生联系胡锦涛书记到西柏坡考察时的讲话内容;在学到“1929—1933年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时联系到当今的金融危机等,以此来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参与的主动性。

第三,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师要尽可能地改变“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落后教学模式,而应依照学生能力水平、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如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多开展一些以合作、探究、体验等为主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重视乡土历史活动课的开展等。还可以开展演讲会、故事会、知识抢答、辩论、让学生当一次“老师”等寓教于乐的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录像机、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来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让学生真切地感知遥远的史事。

第四,注重历史作业的创新。作业是巩固和检验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许多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课前设计、双边活动、启发提问、导语结语等环节的创新,而忽视了作业这一重要环节。其实,科学而有效的习题,特别是认知性习题、开放性习题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媒介,也是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如在学习“新航路开辟”时让学生用电脑制作新航路开辟过程中主要航线动漫图;在学习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时让学生分组制作活字和雕版印刷的模板,进行排版、印刷,再在原版中改几个字分别让活字组和雕版组重新印刷一次,体会活字印刷术的优越性;或者让学生搞些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等方式,让他们的才华在活动中得以展现,在参与中得到认可。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虎门销烟历史课堂教学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原创音乐剧《虎门销烟》的人物造型创作
运用多媒体课件感知《虎门销烟》
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对我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研究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