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个性化教学中的作用

2009-01-07 03:06刘艳双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雪景练习题个性化

刘艳双

当今是一个“读图”的时代,借助多媒体,人们可以避开那些枯燥的文字符号,轻而易举地就可以获得来自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的愉悦。然而,这是一种“快餐”文化,尽管使用便捷,但吸收到的营养不一定均衡。因此,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很有必要,这也体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一、关于个性化知识的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能力层次,都潜藏着许多“闪光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去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桥的知识。有的学生找到桥的发展史;有的学生查出许多种桥的结构:有钢铁结构的大桥,有悬跨山崖的木质结构的大桥,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桥,有石料结构的大桥……有的学生找到多种桥的造型等。虽然,老师只给了他们几分钟的时间,可是关于桥的知识给学生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他们所关注的都是自己最感兴趣的知识。我则从网上下载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把它们制成课件,上课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些桥的图片。特别是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画面,更是让学生兴趣大增,一目了然。教师朗读有关卢沟桥桥头狮子的那段描写,学生观看大屏幕上狮子的各种形态,学生们的兴趣极其浓厚,对文章中这段描写的作用一下子就心领神会了。

二、做个性化的练习

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练习内容。利用多媒体上课,容量比较大,可以为学生准备有梯度的练习题。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写好基础题的基础上,完成难度较大的题;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出现错误时,则根据其错误原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计算机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不同针对性的判断。比如: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我设计一些难度较低的练习题,如概括描写北方雪景的句子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上阕的统领词是“望”,望到的内容有“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我也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题给语文成绩优异的学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北方雪景的图片,让他们在观看图片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把北方雪景写成小作文。这样,既让学习较差的学生有成就感,也能使成绩较好的学生的语文水平得以提高。

三、做个性化的评价

评价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掌握教学评价的类型和方法,对于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非常有益。计算机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不同的评价,而且计算机的评价是客观的、平等的、公正的。就像网络游戏能够吸引学生一样,在网络中任何一个人只要他能不断努力,都能够得到认可。这样的评价方式给学生自信与兴趣。这样的评价体系中,学生的比较对象是自己,是和自己的过去比,不断看见自己的进步。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更多的是和其他孩子比,从而无形中给孩子们造成了压力,使部分学生对学习没兴趣,缺乏学习信心。比如:我班的刘振波同学,由于以前考试成绩一直在全班最后一名,我就把上学期的所有单元考试成绩,月考成绩,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以及试卷一起给他存入电脑中,从整体上看他的成绩呈上升趋势,我顺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他进行循循善诱的教导,他的信心大增,这学期语文课上的反映明显好转,并时常做一些题、写几篇作文,主动找老师批改,很明显他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我相信经过他的努力语文成绩一定会上升的。

当然,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方法都有一个“度”,老师要处理好基本层面与个性化层面之间的关系,多媒体技术的充分利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还需要继续探索研究。

(责编 李 晔)

猜你喜欢
雪景练习题个性化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寻找中国最美雪景
《大坂山雪景》《高原平湖》
山中雪后
一道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
雪夜遇熊
同桌宝贝
条形磁体附近磁通量的最大值分析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暑假趣味练习题(三年级)